謝邀。不考慮以假冒的贗品替代正品銷售的部份,眼鏡的價格高低與下列因數有關:
1、品牌:目前最昂貴的經營費用就是推廣,一個品牌被廣泛認知需要很多的金錢投入到廣告中,慢慢積累才能實作,這部份的投入必將會轉化為價格的一部份。比如:暴龍眼鏡。
國外的服飾品牌的眼鏡,是以授權費用的形式支付給品牌方的,也都會轉化成價格的一部份。這類品牌國內也有,比如:PORTS(寶姿)眼鏡
2、設計:獨立設計師品牌的產品,設計師的心血與創意不僅僅只是美化了眼鏡的裝飾性,也改善了佩戴的舒適性和便利性。國外優秀的眼鏡品牌在這方面的投入都非常巨大,比如:OAKLEY,這些也將會在價格中占據較大的份額。
3、材質:材質上的差異決定了眼鏡的質感、舒適性和耐用性,在方面偷工減料行業外人士看出來並不容易。
4、工藝:工藝不僅決定了眼鏡外觀上的精致程度,鏡架的加工工藝水平決定了配鏡的精準度。品質低劣的鏡架,無論再好的鏡片都無法保障眼鏡的參數準確,而且,鏡片的實際參數可能在鏡架產生的應力下逐漸變化。
5、銷售環節:銷售環節越長,售價越高。通常的模式是:工廠——品牌商——經銷售(批發商)——零售店,目前壓縮掉品牌商環節的越來越多(由工廠或者經銷商做庫存,印制上各自的品牌),而品牌商+零售商的實際不多。因為品牌商需要對產品設計以及生產環節的深度了解,還需要承擔庫存風險。
6、驗光及配鏡加工技術:再好的鏡架和鏡片,沒有準確的驗光參數與精準地加工技術,做出來的眼鏡仍然是不合格的。目前為止,驗光的準確性除了必要的儀器器材外,優秀的驗光師必不可少,並非電腦能勝任的。優秀的師傅自然要匹配對應的收入,如果是以銷售提成為主要收入的話,再好的技術也不會花費太多時間驗光的。配鏡加工同理。
在完全開放的市場上,除了少數的黑店外,幾百塊錢的鏡架和幾十塊的鏡架不具有可比性。僅僅從健康角度,可以忽略大品牌眼鏡架,尤其是廣告泛濫的品牌。但選擇品牌鏡片還是很必要的,僅憑肉眼判斷鏡片的品質好壞不現實,價格上的差異也不大。
提醒您註意:
1、沒有一家零售企業有能力研發獨立品牌的鏡片。所以,專業的鏡片工廠的品牌比較靠譜。
2、批發檔口和零售店的成本結構也沒什麽實質上的差異。
3、眼鏡是非標準化產品,足夠的經驗積累必不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