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知識

怎麽回答孩子「為什麽背會的古詩會忘記,但騎單車的方法卻不會」?

2021-12-03知識

既然孩子註意到了這個問題,那麽不妨引導孩子想一想,背詩和騎車有什麽不同呢?

孩子可能已經發現:

背詩是一項「腦力運動」,依靠思維能力,類似的還有解數學題、棋類遊戲;
騎車是一項「體力運動」,依靠肌肉記憶,類似的還有遊泳、彈琴。

沒錯,心理學上,前者被稱為「intellectual skills」( 認知技能 ),可以簡單地理解成「skills of mind」(大腦的技能);

後者被稱為「perceptual-motor skills」( 感知-動作技能 ),可以簡單地理解成「skills of eye, ear, and muscle」(眼睛、耳朵和肌肉的技能)。 [1]

一方面,認知技能是抽象的,而感知-動作技能是具體的。 背詩、寫作文、做數學題的思維過程都很抽象,看不見摸不著;而騎車、遊泳、彈琴的動作很具體,一舉一動都有切身體會。

另一方面,學習認知技能的過程很容易用語言描述,而學習感知-動作技能的過程則難以用語言描述 。解方程式有步驟,下圍棋有棋譜,照著一步步來就能學會,不過學會之後很容易忘記;騎車和遊泳沒有類似的說明書,想要學習並且掌握這些技能,唯一的方法就是大量反復的模仿和練習,不過一旦學會就很難忘記。

對個體來說,認知技能的發展晚於感知-動作技能;對於群體來說,高等生物比低等生物具備更多的認知技能。

然後,你可以再引導孩子想一想,這兩類技能看似完全不一樣,但事實果真如此嗎?

孩子可能會意識到:

不管是「高級」的認知技能還是「低階」的感知-動作技能,其實都有簡單和復雜之分:
解數學題雖然是認知技能,但1+1=2、九九乘法表一輩子都忘不了;
彈琴雖然是感知-動作技能,但如果太久不練琴也會手生。

沒錯,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 這兩類技能並沒有本質上的區別,只有復雜程度的差異 。比如,加減法是一項復雜程度較低的認知技能,而彈琴是一項復雜程度較高的感知-動作技能。

二者的關系本來就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認知技能基於感知-動作技能,而對感知-動作技能至關重要的協調能力,同樣與認知技能密不可分。

所以不管是哪種技能, 越簡單就越容易記住,越復雜就越容易忘記

參考

  1. ^ D. A. Rosenbaum, R. A. Carlson, R. O. Gilmore (2001). Acquisition of intellectual and perceptual-motor skills. Annu. Rev. Psychol. 52: 45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