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讓普通人覺得日本沒有整容行業,
這一點反而證明了日本整容行業的強大 。
因為高明的整容術,會讓患者變漂亮,
但卻看不出來整容的痕跡,
讓周圍人以為是「長開了」。
南韓的整容術,雖然也讓人變漂亮了,
但是明顯能看出整容的痕跡,
看出那麽多南韓人都經歷了整容,
這才有了南韓整容業發達的感覺。
下面是國際美容外科學會(ISAPS)的會員名單。
各國最頂尖的整形醫師都在裏面了。
從名單中可以明顯看出,歐美已開發國家的整容行業更為發達,
擁有更多頂級的整容醫師。
在亞洲,日本的頂級整容醫師比南韓多一倍還多。
除日本人外,其他亞洲人沒有做過國際美容外科學會主席。
日本的整容行業水平明顯高出南韓,
會在保留個人特色的前提下讓人變美,
因此會讓接受手術的人得到一人一面、千人千面的效果。
這種自然的效果很難讓人發現是整過容的。
比如新垣結衣的整容效果就極其拔群。
反觀南韓,很多都是照著一個樣版整出來的,千人一面,比如著名的連連看。
南韓整容業發達,只能說是發達在接受整容的人數量多,比例高。
這其實和南韓女人地位低關系密切。
南韓人的男尊女卑觀念比中國和日本嚴重多了。
南韓人對已婚職場婦女有著明顯的歧視,
很多女人不得不做全職太太,
沒有收入就喪失了經濟地位 ,
不得不靠取悅男人過活 。
這樣就得和其他女人競爭,
競爭得激烈了就得去整容來增加競爭力,
從而帶動了整容行業的發展。
雖然日本的全職太太也有很多,
但日本的全職太太和南韓大不一樣。
在日本,政府為了鼓勵女人在家帶孩子,
給全職太太專門發放主婦補貼,
還給她們繳納三金。
日本職場女性很少,當然有歧視的原因,
但更多的是經濟上算賬不劃算。
如果女性婚育後還去工作,
那她就得自己繳納三金,
還失去了主婦補貼和兒童疾病補貼。
夫妻兩人都工作,繳納的個稅也多很多。
因此,普通日本女人更喜歡做家庭主婦,
她們既能從政府拿到各種補貼和三金,
又能拿到丈夫的收入(日本是女人管家的),
經濟地位很高,不太擔心丈夫拋棄自己 。
如果被丈夫拋棄,她也能分走大半財產,
沒有後顧之憂,自然不需要向丈夫諂媚,
不大需要整容變美,去和年輕女人競爭 。
因此普通日本人不大需要去整容,
使得整容行業在日本沒有南韓那麽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