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知識

我該怎麽反駁那些說「諸葛亮是阻止全國統一的歷史罪人,對百姓來說,統一的魏國比分裂的三國更好」的人?

2020-06-18知識

其實我跟你嗦,不要認為古人就不在乎統一, 當時確實有不少士人和將領認為孫權在搞分裂,堅信控制朝廷中央的曹操代表了正統。 尤其是曹操平定河北之後,更是有無數人認為曹操平定天下已經是天命所歸。不然也不至於赤壁之戰前,江東除周瑜、魯肅外的幾乎所有集團大佬、諸將都主張至少是奉迎曹操。後來東吳政權也動不動就真的有人過江降曹降魏,以至於用詐降計屢試不爽等。

三國誌吳主傳:是時曹公新得表眾,形勢甚盛,諸議者皆望風畏懼,多勸權迎之。 惟瑜、肅執拒之議,意與權同。
三國誌周瑜傳:權延見群下,問以計策。議者鹹曰:"曹公豺虎也,然讬名漢相,挾天子以征四方,動以朝廷為辭,今日拒之,事更不順。且將軍大勢,可以拒操者,長江也。今操得荊州,奄有其地,劉表治水軍,蒙沖鬥艦,乃以千數,操悉浮以沿江,兼有步兵,水陸俱下,此為長江之險,已與我共之矣。而勢力眾寡,又不可論。愚謂大計不如迎之。"
三國誌魯肅傳:會權得曹公欲東之問, 與諸將議 ,皆勸權迎之,而肅獨不言。

這幾篇傳,說得很明確,當時孫權召見了幾乎所有的「群下」、「諸將」(而不光是演義裏面的儒士),結果除了周瑜魯肅之外,幾乎所有人都主降,甚至孫策兩大謀主張昭、秦松都不例外,孫權一意孤行,再有言降者殺,這才勉強打完了赤壁之戰。

此外,由於上述所說的原因,在那個特殊的時間段也出了不少丞相府的鐵粉,不惜排除萬難,也要歸順朝廷,比如王朗王司徒;比如很多人提到的劉巴,主動提出為曹操招撫荊南,失敗後逃到交趾、益州都要躲開劉備;比如桓階,就為了讓曹操避免兩線作戰,主動在荊南煽動張羨叛離劉表,張羨失敗後東躲西藏,一直撐到劉表死後自己背井離鄉(長沙)北上相府;比如在袁術死後,又是九死一生把傳國玉璽完璧歸曹的漢官徐繆:

獻帝遷許,以廷尉征,當詣京師,道為袁術所劫,授以上公之位。乃嘆曰:「龔勝、鮑宣,獨何人哉?守之必死!」術不敢逼。術死軍破,璆得其盜國璽,及還許,上之,並送前所假汝南、東海二郡印綬。司徒趙溫謂曰:「君遭大難,猶存此邪?」曰:「昔蘇武困於匈奴,不隊七尺之節,況此方寸印乎?」

蜀漢因為打出了漢朝IP,所以情況還好一點,尤其是失街亭之後,諸葛亮是很較真的處理了多名重臣重將(將劉備時期任命的太守馬謖、向朗一個處死、一個免職,將軍張休、李盛處死,諸葛亮自己和趙雲貶官),向全軍表明興復漢室、還於舊都的口號是認真的,這才統一了思想,逐漸扭轉了劉備死後人心不穩的局面。

孫權就無法打出這個旗號,因為他割據江東的動機無非就是自己想當皇帝,甚至自己都沒否認這一點,當然也有一些人是希望他稱帝(自己當開國元勛)的,比如說魯肅:

權大請諸將迎肅。肅將入閤拜,權起禮之,因謂曰:"子敬,孤持鞍下馬相迎,足以顯卿未?"肅趨進曰:"未也。"眾人聞之,無不愕然。就坐,徐舉鞭言曰:"願至尊威德加乎四海,總括九州,克成帝業,更以安車軟輪徵肅,始當顯耳。"權撫掌歡笑。

魯肅有一句名言,就是群下都可以降曹,唯獨主公不能,因為群下降曹都少不了官職富貴,主公降曹可就什麽都沒有了。這點其實也要順著孫權的心理來分析,群雄投降將要統一的勢力,其實歷史上並不罕見,比如說隋末割據江東的汪華率眾降唐,後來榮華富貴也沒少。劉琮投降曹操,據說也當過州刺史,並沒像演義中那樣被殺了。

所以,這個主公降曹了就一無所有,其實指的是孫權拼死一戰還有幾分希望打出個孫家王朝,如果降了稱帝的希望就徹底完了。你說孫權能不聽麽?其實就是順著他的意思說的。

那麽,孫權要是對臣下說,你們都給我拼死作戰,讓我好當皇帝。。。這樣人不跑光才怪呢。所以為了維持孫吳政權,孫權確實是給了一些實實在在的利益的,尤其是對於重將非常舍得封賞,幾乎是稍有戰功就給縣侯,其中不乏郡治級別的大城,例如陸遜封江陵侯、步騭封臨湘侯、呂岱封番禺侯、呂範封南昌侯、賀齊封山陰侯、全琮封錢唐侯等,用利益繫結的手法才勉強維持了第一代功臣的忠誠度穩定。

換句話說,赤壁之戰前曹操可謂人(士人)心所向,而孫權陣營則人心動蕩,連自己都是朝不保夕、心理動搖(217年四戰巢湖之後,孫權在重壓之下終於不得不向曹操請降從屬,開始當大魏吳王)。

那麽比起這類話題,我認為更有意思的問題是:曹操是怎麽做到把這麽一個局給玩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