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知識

甲醛致白血病是不是商業騙局?

2020-05-24知識

其實人體在新陳代謝的過程中,自己就會產生甲醛。

只不過甲醛只是中間產物,體內的酶會把甲醛分解成甲酸,然後進一步分解成二氧化碳。

由於人類的活動,其實「正常」空氣中,也有一定的甲醛,不過通常低於百萬分之0.03(0.03ppm)的濃度。

  • 所謂0甲醛的商業產品,是絕對的智商稅。
  • 人體吸入(透過肺呼吸和皮膚吸收)極少量的外界甲醛,也是沒事兒的。絕大部份的甲醛會被細胞分解,大約不到三分之一的甲醛會進入血液。

    人們總是註意到居家裝修產生的甲醛,但很少人知道, 香煙中同樣含有較高水平的甲醛。

  • 吸煙者白細胞中與DNA結合的甲醛含量,比普通人高很多。
  • 除此之外,一些乳液、洗發水、護發素、沐浴露,以及指甲油中都含有甲醛。但這些洗護用品的甲醛含量,通常達不到威脅健康的水平。

    一些工人、研究人員、衛生保健從業者,殯儀館從業者,都可能接觸更高含量的甲醛,暴露量大約是百萬分之0.45。3%以下的工人,接觸的甲醛含量超過百萬分之2。

    雖然已經有研究證明,實驗室中暴露在高濃度甲醛中的動物,會導致癌癥發生率的升高,但較低濃度的甲醛接觸危害並不大 [1]

    一些在醫療和職業環境中,暴露於相對較高甲醛環境中的人群,的確引起了某些癌癥的高發。但相關的研究結果,差異卻比較大。一些研究得到相關聯的結果,也有一些研究表明,甲醛和癌癥關系不大。

    的確有文獻資料,證明甲醛增加白血病的風險,尤其是髓系白血病 [2]

    也有研究表明,接觸甲醛的工人,骨髓中早期白細胞的染色體變化,高於正常水平。但同樣的,並非所有的研究,都能顯示更高風險。

    那麽,甲醛就是完全安全的嗎?

    當然不是。

    老生常談:「 拋開劑量談毒性,就是耍流氓 」。

    上文已經說了,無論你處在什麽樣的環境,只要你還活著,那麽就會隨時隨地接觸到微量的甲醛(不僅僅是環境中的,還有你體內自己產生的)。

    但甲醛濃度,高到一定地步,必然會影響健康。

    在實驗室中,大鼠透過肺吸入甲醛,導致鼻腔癌癥和白血病更易發生。如果飲水攝入甲醛,導致胃癌更易發生。10% 的甲醛溶液處理小鼠皮膚後,也會導致癌癥的易發。

  • 也就是說,低濃度的甲醛無法證明和癌癥的相關性,但較高濃度的甲醛,導致癌癥的風險就會迅速提高(血液中甲醛超標,會導致身體內形成炎癥環境,而炎癥環境可導致細胞過渡分裂,分裂次數多了,癌癥自然越容易發生)。
  • 那麽甲醛對人體的健康區間,究竟在哪裏呢?

    通常百萬分之0.1的甲醛,就會造成人體生理上不舒服的一些反映,例如:眼淚刺激、眼鼻喉灼燒感、咳嗽、喘息、惡心、皮膚刺激等等。一些化妝品、洗護品中的甲醛會導致過敏性皮炎,導致發癢、紅疹,乃至於水泡的發生。

    甲醛中毒的界限,大約是百萬分之1。

    吸入百萬分之1.9的甲醛,在40分鐘的時間內,人體都能足夠的代謝,並不會引起血液中甲醛含量的升高。

    達到百萬分之2,不高於3時,會引起較強烈的鼻咽喉刺激,但可以忍受。

    達到百萬分之5,強烈不適,常人忍受時間不超過半小時。

    超過百萬分之10,發生急性中毒事件。

    對老鼠進行試驗表明:

  • 400mg/立方米,小鼠2小時內半數死亡。
  • 1000mg/立方米,大鼠30分鐘內半數死亡。
  • 關於除甲醛,一些商家要麽不談劑量,要麽誇張地談劑量。

    室內裝修標準的甲醛濃度是0.08mg/立方米,相當於百萬分之0.06,大約只有甲醛長期暴露工作者(百萬分之0.45)的七八分之一。

    只要是符合國家標準的甲醛濃度,基本對健康不會有什麽影響。

    當然,也必須得註意一些違規裝修。

    如果甲醛超標上10倍,甚至100倍,還說甲醛不傷害健康,這恐怕比智商稅還可怕。

  • 違規裝修,導致甲醛中毒的新聞事件,頻頻發生。
  • 總的來說,當甲醛濃度低於0.1mg/立方米時,當然需要堤防智商稅。

    但如果濃度高於2mg/立方米時,你就需要警醒健康問題了。

  • 其實,只要你是正常的健康人,甲醛是否危害健康,身體的反應都會告訴你。
  • 參考

    1. ^ a b "Formaldehyde and Cancer Risk".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2011-06-10.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2019-01-23.
    2. ^ a b "Risk Factors for Nasopharyngeal Cancer". American Cancer Society. 24 September 2018. Retrieved 17 September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