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知識

哦豁,得了愛情的病

2021-12-26知識

坦白說,我就是那種愛情片的受眾。

我總是很愚蠢地去試圖理解愛情。

我曾執著於【蘇州河】裏那種癡狂的自我與破敗的廝守;也曾沈湎於【愛在】三部曲裏那種不期而遇、不求結果的瑣碎與纏綿。

愛情,

不論張揚的還是收斂的,不論是稍縱即逝的還是刻骨銘心的,這個議題都能讓我無限地被牽動,我試圖理解這件事背後的心理機制、生理機制以及社會機制。

在關於這個議題的思考裏,我依然盡可能地保持著嚴謹與理性。我非常清晰地明白,人們對於愛的追求,之所以永恒,背後是人們對於自身存在的訴求,與生俱來。但是!

我有時候也很介意這種清醒。

在一個明明可以很感性的討論區間裏保持理性,怎麽說呢,多少有些不解風情。

在感性的維度裏,我也無奈地認為:

愛情是一種病。

一種像流感一樣的,一開始免疫力不強,後來免疫力增強了之後,還會頗有些求之不得的病。

看完【愛情神話】,我確認了一遍,我不是唯一的病人。

1. 新概念文學

十幾年前,正是「新概念作文」大火的時候。

那年頭,說真的,甭管虛情還是假意,大家還是很在意文學這件事的。人們還是在變著法子詮釋和點亮心裏的燈塔。

有人的燈塔是自由,就有人的燈塔是愛情。

【愛情神話】的開頭,是李小姐(馬伊琍 飾演)看著話劇【人類要是沒有愛情就好了】,眼淚啪啪地掉。

儼然一副在愛情裏吃盡了苦頭的樣子。

陪同在一旁的追求者老白(徐崢 飾)雖然get不到李小姐的淚點,但是他吸引李小姐註意力的方法真是有夠 old fashion.

他...

寫了首詩發朋友圈。

這首詩是這麽寫的:

【糖】

長長的隊伍裏/等著領我的那把糖/排到我/發現這裏不賣糖

你要說新概念文學沒有「荼毒」過這倆人(以及導演),我打死也不信。但正是這種略顯矯情的、冒著傻氣的求偶方式,讓白老師和李小姐這一對各自離過婚的成熟人士,顯得生澀忸怩起來——

故事因而格外值得玩味。

我研究過所有種類所有形式的愛情,它們都逃脫不了一個最簡單的規律,那就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你得承認,愛情是這樣的, 「甘願」 就是它的種子。沒有這一點,它就無法萌芽。

而任何種子,只要有了養分,就能迅速生長起來。

在這種生長之初,所謂的「愛情」是模糊的、脆弱的、經不起風雨、沒有力量的。它或許都不見得可以被稱之為愛情。

但是,一旦兩個人都預設了這種生長,並且付出了時間和精力去灌溉這片土壤的時候,那麽「愛情」它就厲害了,它不僅能生長,它還能上頭:

李小姐離婚帶著孩子,在一個破樓裏跟媽媽住著,還一臉清高不好搞的樣子;

老白離婚之後無所事事,在家裏開了個成年人畫畫班,有一搭沒一搭地給人教著課,做著開畫展的不切實際的夢;

當你我作為旁觀者的時候,你我簡直無法相信,你覺得她們瘋球啦,他們怎麽會跟彼此是合適的呢,他們怎麽會愛上這樣一個人;

但是一旦當你作為當局者被卷入風暴的中央時,你只會咂咂嘴,輕飄飄地說,「你們不懂,你們不懂」。

現在人的愛情,

就像是我們這幾代人從來都沒有成功擺脫過「新概念文學」一樣,

少不了自欺欺人,少不了欲蓋彌彰。

2. 城市的影子

【愛情神話】這片子裏的女人都挺有說頭的。

她們都是特別典型的都市女性。

李小姐又現實又矯情但是功利心又不重,在「搏一把」和「算了吧」之間反復橫跳;

蓓蓓(吳越 飾)浪漫真實但是又是個務實的人,被夾在「過去」和「現在」、「守舊」和「前衛」之間,不好和解;

格洛瑞亞(倪虹潔 飾)浮誇喧鬧但是總透著一股悲傷,她有一顆放蕩不羈的心,也掛著一滴無人與說的淚,好像隨時就會耗盡最後一口氣。

她們是圍繞在主角老白身邊的三個無法回避的女性。

她們是你我生活中俯拾即是的的三名典型都市女性的矛盾集合體。

她們各有個性,但是又有共性,這共性一眼就能看到底,那就是——

她們無一例外地在上海這座歌舞升平但是又小富即安的城市裏,

被過剩的寂寞和失落的欲望包裹著,

透不過氣來。

這種寂寞我在過去的更新裏寫到過兩次,一次是在人人都稱蕭亞軒為戀愛小天才時(連結:),我並不認為「頻繁地更換男友」這事對於一顆真誠的心來說,是一種獎賞;

一次是一個讀者主動跟我分享了她的情感故事之後(隨訪:),我也默預設為是某種對於情感居所的失望,催生了她生活裏的性與兩性權力關系的變化。

我認為她們的兩性態度,都是無法釋然的寂寞與不肯將就的欲望做妥協的結果。

它裏面是有一份無奈的。

因此,我在看【愛情神話】的時候,甚至會想,格洛瑞亞是不是就有點像蕭亞軒;蓓蓓有點像我的那位讀者女士?

她們都是我們所生活的城市的影子下的生靈,不是嗎?

——【愛情神話】我最喜歡的地方,還真不是那些信手拈來的俏皮的台詞,而是創作者對上海這座城市的影子的捕捉。

修鞋鋪子:

小閣樓小弄堂:

小咖啡廳小酒吧:

男人與女人的影子:

上海的煙火氣,煙火氣中的男人女人,男人女人之間的愛恨與糾葛,

這些普通人的普通故事,在觀影的某些時刻,甚至讓我飛出了影院,飛到了巷尾街頭,

一坐一整天,一看一整天。

3. 反光的碎片

說了半天愛情,好像就是兩性的事?

不盡然。

愛情如果是種子,除了肥料,它真正需要的是土壤。

這土壤就是生活,是機遇。

論人物,【愛情神話】我印象最深的角色,並不是徐崢、馬伊琍、倪虹潔,而是周野芒飾演的老烏。

在電影裏,老烏講了一個自己與某女星在歐洲相遇相伴的故事。

這個故事,我不做劇透。

大家可以把它理解為一場艷遇,

但是也就是這個故事,讓老烏的整個人生,都有了不同——

因為一場無由來的相遇,

一個人的心裏產生了一份私藏的掛念,

那是一片隱蔽的天空。

是秘密,是私密,是人人心裏都使勁捂住了的、隱蔽的天空。

它讓我想到,原來我們的人生,真的可能因為一頓未知的午飯,一個無聊的路口,一縷明媚的笑容,而變得完全不同。

都市生活的逼逼賴賴,掩飾著這樣的一個又一個高光的瞬間。

因為很多「瞬間」在發生的時候,我們並不能立刻意識到它對我們人生的鏟動。

「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

人生,奇就奇在一個說不準上。

白老師說不準李小姐來的那天,格洛瑞亞和蓓蓓也接踵而至;

格洛瑞亞也說不準自己的老公,是死是活;

老烏說不準白老師還能去外灘辦畫展;

看畫展的遊客也想不到,自己走進畫廊還被「暗諷」了一番。

這種普通又不普通的敘事風格,讓我想起了很多電影。包括我最喜歡的導演之一伍迪艾倫的電影。

他幾乎是唯一一個在電影裏絮絮叨叨但是我會聽下去的人。

因為在他的絮叨之中,我最大的感受就是——

怎麽故事和生命就這樣流逝過去了?

我總是從他的平靜中,撿到很多反光的碎片——

逼逼賴賴的是他,不可自拔的是我。是為反光。

只言片語的是他,完整拼湊的是我。是為碎片。

老伍迪做喜劇出身的,但是我有時候看著他的電影,看著看著,就很傷心。因為他太聰明了。

他聰明得讓我傷心。

大道理全都看得透,有什麽意思呢?事情一件件都說穿了,又有什麽好驕傲呢?

看他的片子,我常常笑的點都跟別人不同,因為我知道他最喜歡調侃的還是自己,還是精英,還是虛與委蛇的上等人的體面。

【愛情神話】只是這種敘事方式的起點,但是它終歸是開始了。開始不以「奇觀」去拔得頭籌。

不知道這不是也是一種際遇。

如同——

李小姐最後給白老師發的微信。

幹什麽不重要,

重要的是,來感覺了。

—— 還是讓我感性地把這片子理解為一個浪漫的愛情故事吧,一場導演試圖與觀眾產生的調情。

甭管怎麽拍的,

重要的是,

感覺來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公眾號:宋雯婷(ID:swtstory)

搜尋公眾號名字即可關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