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神話】是今年跨年檔前上映的最後一部電影,昨天評分網站開分8.1分,今天漲到了8.3,可謂年末院線驚喜。
這是90後女生邵藝輝第一部擔任導演的作品。她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文學系,畢業後不願做影視工業流水線上的一顆螺絲釘,於是成為一名自由寫作者,在魔都過著安逸的「窮日子」。她的文筆灑脫、靈動、富有生活氣息,她在成為編劇導演之前,就已經是一名爆款文作者。
因此當她把【愛情神話】劇本帶到FIRST創投會時,幾乎立刻就收獲了評委和投資人的喜愛。馬伊琍是當時的終審評委之一,她非常喜歡這個劇本,後來她真的成為了故事中的李小姐。
【愛情神話】導演邵藝輝
【愛情神話】主演馬伊琍
【愛情神話】為中國電影市場帶來一股新鮮的風氣——它是一部非常規愛情片,片中充滿反套路的妙筆、充滿俏皮和哲思的金句,被喻為「海派伍迪·艾倫」;片中九成對白都是純正的上海話,別具一番風情;雖然主角有男有女,但通篇都是溫和的現代獨立女性視角,有對傳統觀念、現代思潮的批判性反思。
為何這個劇本能從創投中脫穎而出,業內看中它的是什麽?90後新女性導演,為國產愛情片註入怎樣的新思維? 娛理工作室 對話監制兼主演徐崢,導演邵藝輝,演員倪虹潔,揭開【愛情神話】背後的現實神話。
導演其人
邵藝輝說,【愛情神話】是2019年寫的本子,「我最初要寫這個劇本,就是為了我自己能拍的。」
從北電畢業這些年,身邊很多同學都去了影視公司。邵藝輝也參與過商業片的編劇工作,但是發現編劇的個人發揮空間很有限。她拒絕寫自己不感興趣的東西,畢業四年卡裏只剩下兩萬多塊錢,室友調侃她「因為肆意妄為而導致經濟窘困」。碰上影視寒冬後,為了討生活,邵藝輝還在朋友圈做過小買賣。
但邵藝輝「窮困潦倒」得很體面。
「我還是很安於這種貧窮的現狀的。因為我自己沒有什麽消費欲,不買車不買房,在上海可以生活得還不錯。上海是一座花5塊錢就能在街邊買一杯咖啡的城市,【愛情神話】裏的每一個場景都是我經常去的地方,賣臨期商品的雜貨鋪,很便宜的衣服攤兒……我原來愛跳探戈,片子裏的探戈俱樂部和圖書館都是我朋友開的。
我在上海生活了六七年,雖然時間上看不長,但可能‘濃度’要比別人高。其他人都要上班,有很多要忙的事,我不上班,所以每天都真的在生活。上海有很多適合走路的窄街道,你隨時都可以約人下午或晚上一起喝咖啡,在北京就很難這樣。」邵藝輝講道。
【愛情神話】監制+主演徐崢
以前邵藝輝經常寫一些「情侶約會地點推薦」之類的文章,但她的推薦跟一般人都不大一樣,比如她會推薦菜市場。
「我推薦的地方都是巨便宜的,其實是一種諷刺。我是消費主義的敵人,我覺得商家很難從我身上賺到一分錢。我不喜歡把消費主義和女性形象做捆綁,我理解白領出於工作需要,一定會跟奢侈品產生交集,但我希望大家能更理性地去看待這些事。
現在商家會各種行銷催眠,好像你不買這個東西,你就不是一個獨立女性一樣。事實上,我們買東西跟是不是獨立女性沒有任何關系。 」
【愛情神話】主演周野芒
放到上海這座紙醉金迷的國際大都市背景下,邵藝輝身上的這股「煙火氣」和對消費主義的對抗姿態就顯得格外有意思。
比如【愛情神話】裏有一個關鍵意象,是馬伊琍穿的Jimmy Choo高跟鞋。它在上海很常見,常見到連街邊修鞋的小皮匠都認得它。到了最後,徐崢依然搞不清它到底是一萬多的真品還是兩百塊的淘寶貨,但這已經不重要了。
就像片中馬伊琍的家,外表像個帶拱門的老洋房,進到裏面卻發現是個老破小。 【愛情神話】講的就是剝開這些光鮮外殼後,人和人之間純粹的靈魂對撞的故事。
【愛情神話】主演馬伊琍
新女性視角
【愛情神話】劇本從FIRST創投脫穎而出,主控方麥特找到徐崢一起來做這個專案。第一次看劇本時,徐崢就被其中新穎的現代女性視角所打動。
「這部電影的女性視角是非常重要的,是整個戲的靈魂所在」,徐崢說,「現在大部份電影都是以男性為第一主角的,就算強調是以女性為主角的電影,很多背後也仍然是男權的態度。
而這部電影完全不是,他們合在一起是真正的主角,三位女性都是完全獨立的,她們不依靠男人,只依靠自己。我演的雖然是一個直男,但不是一個大男子主義的人,他非常尊重女性。在情感上面,他們處在一個又很主動,又很自我,又非常有自己的見地的狀態,這也是這部電影當代性的表現之一。」徐崢說。
演員倪虹潔也說,「導演真的是一個現代女性,90後給我們好多新的思維邏輯,原來女生是可以這樣的嗎?有道理哎,我為什麽要秉承前面那些人走過的路,為什麽不能走我自己的路?」
作為監制,徐崢給了邵藝輝很大的自由創作空間,除共同探討表演之外,主要就是在剪輯和宣發環節給出一些方案建議。
剪片子的時候,有人跟邵藝輝說,這個老白(徐崢飾演的角色)怎麽像個女的?
她這才意識到,她是把自己融到老白這個人物身上了。
【愛情神話】監制+主演徐崢
「片中三個女生沒有什麽原型,兩個男性角色是把我幾個好朋友合到了一起。但我發現最像老白的其實是我自己,他的想法就是我的想法,我怎麽去看待女性,我怎麽去跟人交往……包括一些後來剪掉的戲,比如買菜、買衣服的時候都會跟人家聊聊家長裏短,我自己就是一個超八卦的人。
老白是一個有人情味的人,他能夠聆聽別人,然後順著別人的話去問。這也是很像女生的品質,女生都是很好的聆聽者。
老白也是一個實用主義者,追求一個人,絕不會像霸道總裁那樣給你花多少錢什麽的。他40多歲了,又有上海人的分寸感,時刻都在覺察和反省有沒有給對方帶來壓力。我認為如果現實中有人像霸道總裁一樣,不管你對我有沒有興趣,我都要黏著你、追求你,那是一種不禮貌的行為,是性騷擾,女生就不該喜歡這種東西。」
【愛情神話】導演邵藝輝
【愛情神話】並非講徐崢和三個美女的多角戀,徐崢反倒像一個底盤,襯托著三個女人各自的光鮮魅力。雖然三個女生都跟徐崢產生過情感關系,但她們都完全不依附於他,反而因為他結識彼此後,大家可以坦然快樂地坐在一起吃飯聊天。
邵藝輝說,以往很多影視作品中的愛情都是被現實物質條件打敗的。
「 這是一種很取巧的方法,兩個人感情走不下去了,就安排一個第三方勢力介入,要麽是第三者,要麽就是沒錢了。媒體和影視作品天天寫物質打敗愛情,潛移默化會影響大家的價值觀,讓男生以為女生都是這樣,讓女生覺得我應該這樣。
很多人都以為上海女孩拜金,其實我想讓大家知道大部份人不是這樣的,越來越多都是男生女生一起奮鬥。
我不會寫物質打敗愛情的故事。我覺得真正難的是,兩個都是很好的人,為什麽還是會走不下去呢?
我希望我塑造的人物談戀愛是因為被一個人的人格魅力所打動,不是因為他是一個高富帥,或者她是一個讓人一見鐘情的美女,就是完全平等的、有各自缺點的兩個人,彼此認同身上的一些品質,產生靈魂共振。
我不會把女性進行物化、貶低,但我也不會貶低男的。我不會去塑造一個渣男和一個聖女,來凸顯女性有多偉大。」
【愛情神話】導演邵藝輝
以往國產愛情片都是以年輕人為主,【愛情神話】中主角們的年齡定位都在40歲以上,都有過不太成功的婚姻經歷,對待婚戀兩性話題抱有比較成熟豁達的心態,不會輕易上演狗血抓馬橋段,這在國產院線片裏也是比較少見的。
監制徐崢表示,一開始他也想過是不是偏成熟的觀眾會更喜歡這部電影,沒想到試映過後,年輕觀眾給出的反饋也非常好。邵藝輝一方面做到了超越國產類別片的行程、展現出一定的作者性,另一方面又給電影註入了幽默有趣的靈魂,讓普通觀眾也能感受到電影的魅力。
【愛情神話】主演:徐崢、馬伊琍、吳越、倪虹潔、周野芒
上海「濃度」
「我們在市場上會看到很多類別片,愛情片,喜劇片,但是這麽生活質感、生活流的電影真的很少。我看劇本時以為邵藝輝在上海生活了很長時間,結果她只生活了六七年,不是上海人,我驚嘆於她的觀察能力,對生活、對人物、對情感的細膩捕捉,非常有才華。」徐崢說。
倪虹潔說這部電影充滿煙火氣和市井味,「你好像能從劇情裏聽到耳邊炒菜的聲音,弄堂裏飄出的飯菜的香味,叮叮當當的小單車的聲音……」
除上文提過的主要場景和人物之外,片中很多小配角、小細節都豐富了觀眾對上海的回憶和想象,魔都的精致、文藝、煙火氣、多元文化包容力被展現得淋漓盡致。
比如那個寄住在徐崢家裏的憨萌老外,馬伊琍人小鬼大的混血女兒,精通美妝的老白兒子,還有有固定coffee time、滿腹哲理的修鞋匠……
【愛情神話】演員:(從上至下)哈馬·穆罕默德·納吉莎拉米、馮瑪婭、黃明昊、寧理
【愛情神話】是非常少見的純滬語院線電影。片中除老白兒子和他的女朋友這兩個年輕孩子說普通話以外,幾乎全員都講地道的上海話,包括外國人。
邵藝輝在寫劇本時就寫了大量方言對白,她常年在上海生活,知道演員怎麽演最對味。而主演裏徐崢、馬伊琍、吳越、倪虹潔、周野芒全部都是在上海出生或長大,演員之間也會不斷磨合滬語表演的語氣、節奏、怎麽說更地道。前期宣傳時最出圈的那段飯桌聊天,就是演員們花了四天時間不斷磨合出來的效果。
監制兼領銜主演徐崢表示,他完全不擔心純滬語電影的市場接受度問題。
「現在大部份觀眾看國外的電影,看字幕已經不是問題了。國內我們也能看到各種方言的電影,有四川話的、武漢話的、東北話的,那為什麽不能有上海話的呢?
這應該成為電影的特色,而不是一個門檻,它需要有全國各地的人來感受這種文化的風貌,這是電影的一個靈魂。
以前一些小品和滑稽戲裏呈現出來的其實是相對老派的上海話,我們的下一代,很多年輕人講的都是普通話了,思維也是普通話的。每個時代的方言是不同的,我們這一輩就是處在這兩者之間,因為有很多新詞誕生,我們還會在上海話裏面夾雜一點普通話。」
寧理雖然不是上海人,但他精心揣摩了飾演的小皮匠角色,雖然戲份不多,但受到很多觀眾喜愛。
原劇本只寫了他是一個懂時尚品牌、儲備了很多哲理名言的有趣的人,寧理自己準備了咖啡和蛋糕帶到片場,表明了一個上海普通小人物的情趣和態度——他不是卑微的,是有尊嚴的,並且是享受工作的。雖然鏡頭沒拍到,但寧理真的做了滿滿一本的名人名言剪報,修鞋時放在旁邊,導演原本設想過讓他在葬禮上把它獻給老烏。
【愛情神話】,寧理、徐崢
【愛情神話】
【愛情神話】原本是費德裏科·費利尼1969年的一部電影。邵藝輝給自己的新片取了一樣的名字,片中還講到了涉及「佐菲雅·羅蘭」的秘密往事。一方面在致敬大師,一方面又在消解藝術,最後給出了一個令人意想不到、余韻悠長的結尾。
邵藝輝說,「我寫的故事主角都是普通人,他們不是電影研究者,也不是文藝青年。我個人是很不喜歡煽情和矯情的東西的,一旦有這些趨勢,我自己就會馬上停下。
但佐菲雅·羅蘭我是真的很喜歡,她是一個真正很成熟、很有智慧的女性形象。我最討厭那種白幼瘦審美,所以這部電影選的女演員也都是很成熟的。」
戲裏,老烏和佐菲雅·羅蘭上演了一段「愛情神話」,真偽難辨;
戲外,邵藝輝從一名一窮二白的文藝青年成為了一名電影導演,夢想是實實在在成真了。在她的一些小說「老粉」看來,這樣的經歷也像一個美妙的神話。
左:費德裏科·費利尼執導影片【愛情神話】海報
右:邵藝輝【愛情神話】中提到的佐菲雅·羅蘭主演影片【星期六,星期天和星期一】
【愛情神話】導演邵藝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