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知識

童年的經歷對一個人性格可能造成怎樣的影響?

2021-06-17知識

今天從人格發展階段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回答有點長,你會在接下來的內容中,看到成年後的性格與親密關系中的表現是如何被童年經歷影響的。

兒童成長期分為三個時期,分別是:

依戀期(0-18個月)

探索期\分離期(18個月 - 3歲)

自我的確認和能力的形成期(3-7歲)

依戀期(0-18個月)

嬰兒出生前,母親的子宮為他提供了一個安全和舒適的生活世界,此時與母親是伴侶關係。嬰兒的出生是與母親的第一次分離,之後他將獨自面對一個陌生的世界,這一切都使他感到自己生存受到了挑戰。如果他在需要的時候立即能得到母親的奶頭和懷抱,他便感到回到了原來安全舒適的母體裏。

在這一階段,生存是嬰兒生命的全部目的,對母親的依戀也就成為他的最基本需要,如果這一需要不能得到滿足,即造成了嬰兒的心理傷害。 由於嬰兒對依戀的需要得不到滿足而造成的傷害程度不同,形成了不同的人格類別並伴隨他們終生。

人格1: 恐懼被遺棄的兒童-依戀型人格的成年人

兒童:一些母親對孩子依戀需要的反應不穩定:有時候能滿足孩子的需要,而有時候則不能。這樣的孩子 不能建立起一個穩定的安全感 ,他一方面使出全身解數,努力地用哭鬧吸引母親的註意,從而使自己的依戀需要得到滿足;另一方面卻又為自己受到冷遇而感到憤怒。

成年:如果依戀的處境不能在後來的成長階段中得到改變,在這一階段中沒有得到的需要將會成為他們的基本人格特征而伴隨終生。在成年之後他們對依戀的需要始終存在,當他們進入了一個親密關系時,這種依戀傾向就會突出地表現出來。他們在親密關系中的矛盾中心不滿就是:「當我需要你的時候,你總是不在。」他們對親密接觸的要求似乎永無止境。

他們總是在埋怨對方對自己不夠關心,辜負了自己的愛,並總是試圖用生氣,吵鬧,和威脅等手段來迫使對方來關心自己,滿足自己的心理需要,這和他們在嬰兒時期用哭鬧的方式來獲得母親的關心是一樣的。

人格2: 恐懼被拒絕的兒童-孤獨型人格的成年人

兒童:有一種母親是持續的情感冷漠,出於種種原因不喜歡孩子,甚至很少願意去抱一抱孩子,也常常打罵孩子。這種母親的孩子相對是比較孤獨的兒童,他們往往懼怕親密的接觸,雖然事實上他們也曾像其他兒童一樣需要媽媽的愛護,但是每次對母親依戀的渴望和要求都會導致心理上的痛苦。

因此他構造了一個不真實的自我, 他們看起來很獨立,實際上是否定自我的需要, 恐懼與他人接觸,其目的只是為了回避由此可能帶來的痛苦。

成年:如果孤獨兒童的生長環境不變,他在幼年時期的心理特點將隨著他的成長而成為他的人格中的基本特點,成為一種在人際關系中(特別是親密關系中)的回避型人格。

如同在幼年一樣,他否認自己的情感甚至物質需要。事實上他不是沒有親密的需要,而是在幼年時期把這種需要放棄了。他們的性格通常是冷漠甚至冷酷的,缺乏對生活興趣和追求。

因為總是回避過多的親密接觸,他們顯得似乎很獨立。他們在配偶的選擇上往往與依戀型的人有緣份,其中的原因很簡單:依戀型的人往往較為主動,從而縮短了由於他的冷漠和退縮造成的距離空間,使他們之間的親密關系得以建立。

探索期\分離期(18個月 - 3歲)

當孩子的生存環境穩定後,他們的興趣從如何吸引母親的註意力逐漸地轉向了周圍的世界,開始要離開母親的呵護去探索他的周圍空間了,這就是孩子的人生的探索階段。

這時候的孩子一方面需要嘗試著越來越多的離開母親身邊,從而證實自己日益增長的獨立性,另一方面,他們心中充滿了對於未知的恐懼和失去母親呵護的不安全,因此他們同時又要求不斷地得到安全感。

人格3:恐懼被控制的兒童-回避型人格的年輕人

兒童:有一些母親可能過分呵護孩子,生怕孩子出現意外而過多地限制孩子的行動。

孩子的反應可能有兩種:一種是孩子拒絕回到母親身邊,總是設法與母親保持一定的距離,逃離母親的控制。另一種則是雖然人回到媽媽身邊,但是情感卻對母親關閉了,即在情感上保持距離。

成人:這種兒童長大以後成為回避型人格,他們的人際關系是疏遠的。

回避型人格需要自己的空間,配偶的親密表示往往使他們渾身不自在。「你總是在控制我」,「你太粘人了」,「我需要一點自己的天地」,是他們經常發出的抱怨。

回避型人格與孤立型人格不同,孤立型人格否認自己對親密的需要,而回避型人格則會正面顯示他們對親密的需要。 但他們最喜歡那種來去自由的關系,當他們感受到了自己對親密的需要時,特別是當他們感到某種內疚或對遭到遺棄的恐懼時,便會從自己的小天地裏走出來,向自己的配偶頻頻示好,去取悅對方。而當他們的需要得到滿足後,特別是當他們感到了對方企圖保待這種親密狀態,或對自己有進一步需求時,他們便會立即退縮,甚至生氣:「你怎麽沒完沒了?你的要求得太多了。」迫使對方離開自己。

人格4:恐懼失去的兒童-追求型人格的成年人

兒童:如果父母缺乏耐心,總是鼓勵甚至是強迫孩子過早地開始探索和獨立,則會破壞孩子的安全感。

他們常對孩子說:「去,自己一邊玩去!」「沒看見我正忙著嗎?」「你是個大孩子了,別老纏著我」結果造成孩子對獨立的恐懼,害怕離開媽媽,這些孩子需要不斷反復地確證父母是否隨時都在關心著他、愛他,他們總是眼睛盯著父母,唯恐自己稍有疏忽,父母就會消失。

成年:這樣的兒童到成年後即形成追求型人格,他們總是想出各種方法去保持與配偶的親密關系。與依戀型人格一樣,追求型人格也懼怕被拋棄。他為了能夠保持與配偶的親密關系,總是力圖取悅對方,伺候對方,為對方做一切力所能及的事情。他們總是壓抑自己的需要,將對方放在首要的位置,總是努力抑制自己的不快,習慣於看著別人的眼色,生怕對方不高興。

自我的確認和能力的形成期(3-7歲)

這時的孩子開始體驗到了一個新的現實世界,他想要知道自己作為一個獨立的人與周圍世界的關系究竟是怎樣的。他開始了自我形成的生命歷程。為此,他必須完成兩件事情,這些都會在一生中影響到他與自我的關系和與他人的關系,這就是:

1.他必須在自己的內心裏建立起一個穩定和持續的自我形象,以及一個穩定,持續的他人(主要指親人)形象。

2.確定對自己的能力的自我評價,從而確立自己的自信心。

【自我的確認】

在三歲前,當父母不在自己身邊時,孩子會立即感到焦慮和被遺棄的恐懼。而三、四歲左右的時候,孩子開始將父母的形象裝進自己的頭腦裏,以使自己在離開父母時仍然能保持與他們的精神聯系與心理上的安全感。

由於孩子開始把自己從精神上與父母開始區分開來,換句話說,孩子開始獨立了,他面臨的一個任務就是需要逐步建立起一個關於自己的內心形象,孩子是透過遊戲來完成這一任務的。他們裝扮成各種動物、人物、 卡通角色,等等,將特定的角色特點經過自己的認同後組合成一個獨特的個性特點固定下來。

孩子在扮演各種角色中尋找自我,形成自我。 這時的孩子表現為非常地註意父母對自己所扮演的各種遊戲角色的反應,希望得到父母的認同,並強烈地希望和要求自己的父母與自己一起來玩遊戲。

人格5:恐懼被羞辱的兒童-古板人格的成年人

兒童:很多父母對孩子表現出來的不符合自己期待的行為、性格特點,給予批評、拒絕、壓制或懲罰,如「不要這麽鬧,靜靜地坐在那兒才是好孩子,」好孩子應該這樣,好孩子應該那樣……

於是,孩子的人格就分裂成了兩部份:一個是受到父母和社會贊同和強化的部份,所謂光明面的部份,另一個是受到父母和社會否定因而被壓抑下去的部份,所謂「陰暗面」的部份。

孩子會本能地對自己的「陰暗面」感到羞恥,甚至否定它的存在。孩子將自己分裂成了「好的」和「壞的」, 他會努力地壓抑自己的所謂「壞的」一面,表現自己的所謂「好的」一面,並將它作為自己唯一的自我形象固定下來。他總是在努力地控制自己,控制他的自然的人性中被否定和壓抑下去的部份不要「露」出來,以免受到羞辱。

成年:這樣的兒童到了成年之後即可能形成古板的人格,這種人性格固執,通常自我中心,缺乏靈活性,較少有感情的自然流露和缺乏同情心。他以自己的「精確的計算能力」和「邏輯性思維」以及高度的理智為驕傲,而以流露內心情感為恥。這種人顯得比較冷靜、理智、工作認真、一絲不茍、計劃性強,在社會的競爭中具有很強的競爭力。

他們害怕丟臉,過分強調自我控制,認為做人不要隨心所欲,要有理性。在戀愛婚姻中他們控制欲很強,固執己見,並喜歡用冷漠來懲罰對方。

人格6:恐懼被忽視的兒童-順從型人格的成年人

兒童:一些父母完全忽視了孩子的自我確認這一重要心理過程,完全不在意孩子在玩一些什麽遊戲,認為孩子幼稚可笑,也不會對孩子在遊戲中扮演的角色給與積極的反應。如果父母從不參與孩子的遊戲,不給予肯定,會導致孩子缺乏自我認識,缺乏個性,他們總是表現出多重人格的特點,並在自己的不同人格特征中間徘徊不定。他們害怕被別人忽視,最受不了別人沒有把自己放在眼裏,因為這樣會為使他們不能感到自己的存在。

成年:不被重視的兒童在成人後常常會抱怨:「我不知道我是誰」,「我不知道我需要什麽」,「你無視我的存在」。他們總是附和別人的想法和情感,總是在察言觀色,看著別人的臉色行事,總是過分地在意別人對自己的評價和看法,對自我的認識依賴於別人的反應,他們的精力總是集中在如何能夠吸引別人的註意力和關註。他們最怕被忽視,不被關心和關註。

【能力的確定】

孩子在確定自我的同時,通常從四歲開始,試圖確定自己對外界世界的影響,看看自己的能力所能達到的範圍和極限。在這個過程中,他們獲得成功的程度取決於他們的自我評價。他們開始與同伴甚至父母競爭(如爭奪關註),炫耀自己的能力。他們嘗試做各種惡作劇,並註意觀察父母的反應。如果得到父母的贊許,他們就會進行更進一步的嘗試,直到受到父母的禁止或責罵,他們才會停止。

人格7:恐懼失敗的兒童-強迫性競爭型人格的成年人

兒童:有些父母對孩子的嘗試努力不是給與持續的鼓勵和強化,他們生怕孩子會由於得到過多的獎勵而「驕傲自滿」。比如當孩子考試拿了95分而開心地回到家,向父母報喜時,他們會說:「這有什麽值得驕傲的,你怎麽不跟人家得100分的比?」由於父母的鼓勵和贊揚是如此難以得到,孩子感到自己永遠不夠好,於是永遠在追求成功和贊揚。而且無論多麽成功,他們都不能享受自己的人生,因為他們會認為自己還沒有足夠的成功。

成年:這樣的孩子長大成人後,會成為一個狂熱的競爭者。他們往往事業成功,蔑視道德,缺乏同情心。他們總是指責別人不努力,太笨。他們生活的一切目的就是競爭。只有在不斷的競爭中不斷獲勝,才能維持他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因此不能容忍和承受任何失敗。

他們做人的標準是不要失敗,不要犯錯誤,永遠在追求完美。因為他們深信:「如果我是最優秀的,就會得到愛。」

人格8:恐懼競爭的兒童-妥協型人格的成年人

兒童:有些父母從不給與孩子鼓勵,總是在批評和指責。他們總是對孩子說:「你看人家xxx多聰明,xxx多優秀」「這孩子好不了」「這孩子將來怎麽辦?」這樣的教育使孩子不知如何表現自己的能力,即使表現出自己的能力也往往不被父母認可;「學習不好,歌唱的再好也沒用」「這都是些歪門邪道的玩意兒」。導致孩子常常產生強烈的無助感和敵意,他們也從不公開與他人競爭。

成年:這些孩子長大後,如同他們小時候一樣,不喜歡參與具有競爭性的遊戲和運動。他們通常從事低於自己能力的工作。從不公開與看起來比自己能力強的人競爭。而是表示無興趣參與競爭,說:「我從來不願出風頭」。

最後,想要分享一段來自心理咨詢師楊睿的觀點:

我們觀察到一個人早年的經歷,特別是原生家庭的影響對其人格的形成和發展具有重大的相關性,這種相關性可以在成人後的生活中被重復和解釋,但 並不意味著人格的塑造和發展只取決於這一單一的因素,也不意味著特定的養育方式會造成特定的確定性的結果, 因為人是極其復雜的系統,每個人在先天和後天的差異,經歷和選擇的差異,都會對今後的生活和體驗造成深遠的影響。

也就是說,我們一定程度上會被童年經歷影響,但並不代表我們的一生都被童年決定。

無論童年曾經歷什麽,請記得我們永遠有機會重新掌舵,乘風破浪。

原生家庭孕育了我們,也塑造了我們,而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終將學會一點點和父母告別,獨立勇敢前行。 知乎「吾輩問答」聯合簡單心理,邀請你一起聊聊原生家庭。

更多回答請戳 ➡ ️長大,就是一點點和父母告別嗎? - 知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