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私人陪遊」的合規性審視必不可少。
全文1157字,閱讀約需2分鐘
撰稿/蘇士儀(媒體人) 編輯/徐秋穎 校對/趙琳
▲資料圖:某地美麗的自然風光。圖/新華社
近年來,隨著旅遊業不斷發展,個人化和私密化成為遊客需求新的增長點,「私人陪遊」服務也隨之興起。據央廣中國之聲報道,許多遊客開始考慮這種私家導遊或伴遊服務,不僅有人陪玩陪聊陪拍照,還能「順便交個朋友」。
對此,有從業者介紹,「這種陪遊服務提供固定的路線,也支持私人客製,包括一名導遊,有時還有一名司機。其實也相當於旅遊團形式,但團裏只有你一個人」。
然而,這種形式雖然靈活,卻也存在無導遊資質、無安保措施、不專業等隱患。比如,有人在接受采訪時就表示,「地陪確實有魚龍混雜的情況,帶著全家出行,安全問題必須優先考慮」。此外,也有人擔心旅行途中被額外收費等問題。
作為一種新興的旅遊服務模式,「私人陪遊」的存在也說明,當前的旅遊市場中有著類似的現實需求。但是,這既然是一種明碼標價的收費服務,那便是一種經營活動,當這種經營活動越來越普遍,其是否規範也該得到重視。
從媒體報道看,目前的「私人陪遊」多少有點兒「打擦邊球」意味。畢竟,從事這一收費服務的不少人員,都是以兼職形式出現的。而中國旅遊法明確規定,導遊和領隊為旅遊者提供服務必須接受旅行社委派,不得私自承攬導遊和領隊業務。
【導遊人員管理條例】也有明確要求,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從事導遊活動,必須取得導遊證。在此背景下,諸如針對「私人陪遊」等的合規性審視就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針對兼職情況,是否具備相應的專業保障也需認真考量。
比如,在一些野外景區,一旦旅途中出現突發狀況,對於這些缺乏應急經驗的「私人陪遊」而言,自身如何進行有效處理是一方面,能否及時獲得專業力量及時介入也非常重要,這些都是需要各相關方正視的具體問題。
更需註意的是,從報道看,這種所謂的「私人陪遊」很少有簽訂正式的合約。那麽,一旦雙方發生糾紛,該如何依法維護各方的權益也是個難題,更別說這個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個人資訊泄露等潛在風險。
從這個角度看,無論個人化的「私人陪遊」有多火,諸如合規、安全等一些基本問題都要經得起審視,更須切實保障。消費者也需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謹慎選擇,並保留好相關證據,以備維權需要。
說到底,無論是可客製路線,還是可陪玩陪聊陪拍照,「私人陪遊」這種個人化服務形式,都不只是「交個朋友」這麽簡單。這其中的諸多問題,不僅要引起重視,也要有針對性規範措施,方能在服務多元化的同時,也促進旅遊業的更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