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心靈

「知乎知識庫」— 巴納姆效應

2018-10-29心靈

概述

一種心理現象,指人們會覺得一些人格描述非常精準地描述了自己的性格特點,但實際上這些描述往往非常模糊籠統,以致普遍適用[1]。巴納姆效應(Barnum effect)又被稱為福勒效應或弗拉效應(Forer effect)。

關於命名

「巴納姆效應」這一術語由美國心理學家保羅·米爾(Paul Meehl)於1956年在其文章「Wanted—A Good Cookbook」中提出,取自一位美國著名雜技演員的名字,菲尼亞斯·泰勒·巴納姆(P.T. Barnum)[2]。這位雜技演員能夠洞察並巧妙操控觀眾心理,並被很多人認為是「每分鐘都有一個傻瓜誕生」這一格言的創造者,不過目前並沒有證據可以證明這一點[3]。

產生「巴納姆效應」的原因

福勒認為產生「巴納姆效應」的原因是輕信(gullibility)[4]。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很多時候都得借助外界資訊來認識自己,也正因如此,在認識自我時很容易受外界資訊的暗示,並把他人的言行作為自己行動的參照。「巴納姆效應」指的就是這樣一種心理傾向,即人很容易受到來自外界資訊的暗示,從而出現自我知覺的偏差,認為一種籠統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準確地揭示了自己的特點。

如何避免「巴納姆效應」

第一,要學會面對自己。要認識自己,首先必須要面對自己。

第二,培養一種收集資訊的能力和敏銳的判斷力。很少有人天生就擁有明智和審慎的判斷力,實際上,判斷力是一種在收集資訊的基礎上進行決策的能力,資訊對於判斷的支持作用不容忽視,沒有相當的資訊收集,很難做出明智的決斷。

第三,以人為鏡,透過與自己身邊的人在各方面的比較來認識自己。在比較的時候,物件的選擇至關重要。找不如自己的人作比較,或者拿自己的缺陷與別人的優點比,都會失之偏頗。因此,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條件相當的人作比較,找出自己在群體中的合適位置,這樣認識自己,才比較客觀。

第四,透過對重大事件,特別是重大的成功和失敗認識自己。重大事件中獲得的經驗和教訓可以提供了解自己的個性、能力的資訊,從中發現自己的長處和不足。越是在成功的巔峰和失敗的低谷,就越能反映一個人的真實性格。

第五,避免第一印象的心理定勢。

第六,避免情緒判斷;任何的判斷和選擇,都需要評估收益和風險,這種評估的正確需要理性作為主導,而不是單純「好壞」的感受[5]。

相關經典實驗

實驗一:

1947年,美國心理學家羅斯·斯塔格納(Ross Stagner)對一些人事經理進行了人格測試。測試完成之後,斯塔格納沒有根據經理們的實際個人答案回復反饋,而是回復了與他們測試答案無關的一些籠統概括的反饋,然後詢問每位經理測試對其評估是否準確。超過一半的人認為評估準確無誤,幾乎沒有人將評估描述為錯誤[6]。

實驗二:

1948年,美國心理學家伯特倫·福勒(Bertram R. Forer)對39名學生進行了心理測試,學生們被告知他們會根據自己的測試結果收到一份性格測評報告。一周之後,福勒給每個學生反饋了報告,並要求他們對其準確程度進行評分。實際上,每個學生拿到的報告都是一樣的,包括以下十三條陳述:

1. 你非常需要其他人喜歡和欣賞你。

2. 你傾向於批評自己。

3. 你有大量尚未發揮的、可轉化成自身優勢的能力。

4. 你雖然有一些性格上的缺點,但通常能夠彌補它們。

5. 你的性調節給你帶來了一些問題。

6. 你通常對外表現為自律且自控的,但在內心卻往往感到擔憂並缺乏安全感。

7. 你有時會懷疑自己是否做了正確的決定和事情。

8. 你更喜歡有一定程度的變化,不滿於受到限制。

9. 你認為自己是一個獨立的思考者,不會接受缺乏充分論據的他人陳述。

10. 你認為對他人過分坦誠是不明智的。

11. 你有時外向、和善、善於交際,有時又內向、謹慎、保守。

12. 你的一些願望往往是不切實際的。

13. 你生活的主要目標之一是安全。

評分為0(準確度非常差)至5(準確度很高),學生給出的平均評分為4.26。

評分送出後,福勒才告訴學生,他們拿到的報告完全一致,內容是他在某報攤占星術書中摘錄下來的。

拓展

一個與巴納姆效應相關的而且更普遍的現象是「主觀驗證」[7]。當兩個不相關或隨機事件被認為是相關時,主觀驗證發生,因為人們一開始就持有這二者相關的信念、期望或假設。例如,在閱讀星座書時,人們會積極地尋求其內容與自身個性感知之間的對應關系。

參考文獻

[1] "Barnum Effect | psychology".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 Retrieved 2018-02-14.

[2] Meehl, Paul E. (1956). "Wanted—A Good Cookbook" (PDF) . American Psychologist. 11 (6): 263–272. doi:10.1037/h0044164.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2013-07-17.

[3] P. T. Barnum. Wikipedia. https://en.wikipedia.org/wiki/P._T._Barnum

[4] Forer, B.R. (1949). "The fallacy of personal validation: A classroom demonstration of gullibility" (PDF). 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44 (1): 118–123. doi:10.1037/h0059240. PMID 18110193.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2016-03-05.

[5] 巴納姆效應. https://wiki.mbalib.com/wiki/巴纳姆效应

[6] Stagner, Ross (1958-09-01). "The Gullibility of Personnel Managers". Personnel Psychology . 11 (3): 347–352. doi:10.1111/j.1744-6570.1958.tb00022.x. ISSN 1744-6570.

[7] Marks, David F. (2000). The Psychology of the Psychic . Amherst, New York: Prometheus Books. p. 41. ISBN 1-57392-7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