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心靈

因為自卑而防禦性太強,乃至體現出攻擊性,甚至影響到人際關系,怎麽解決?

2017-12-18心靈

題主你好,你的情況,也許是一種「回避型人格」的表現。

什麽是「回避型人格」?它是怎麽形成的,又如何判斷和應對呢?

人格是由不同成分組成,由遺傳與環境因素的互動作用以及孩子與父母(依戀物件)最早的互動體驗,這些形成凝聚的、持續的結構。每一個人的人格都有一段歷史,也就是有過去、現在和未來。

而人格障礙是在個體發育成長過程中,因遺傳、先天以及後天不良環境因素造成的個體心理與行為的永續性的固定行為模式,這種行為模式偏離社會文化背景,並給個體自身帶來痛苦,並影響周圍。

在個體發育過程中對我們的人格影響相對較大的,是我們的父母。

與其說父母做了什麽,不如說父母是怎樣的一個人影響了孩子的人格成長。如果父母有穩定的自信,能夠理解自己的情緒生活變化,就能夠接納回應孩子漸漸萌發的表現癖,也更有能力回應孩子情緒狀態的變化。

當父母抱著哭鬧不止的孩子時,平靜穩定的父母與孩子相融合,父母散發出的安全感會透過他們平靜又放松的撫慰留存在孩子的內心, 成為引導孩子成長的力量和安全感的內核

就像我們個人的生理存活需要氧氣,而心理存活需要他人的回應,需要他人的關系和連線。在嬰幼兒及孩童時期,與重要他人的關系構成持續一生心理生活本質。

一、什麽是「回避型人格」?

回避型人格主要外在表現為

一貫感到緊張、提心吊膽、不安全和自卑、總是需要被人喜歡和接納、對拒絕批評處境的過分敏感,因習慣性地誇大日常處境的潛在危險,所以有回避某些活動、他人和關系的傾向。

而這些表現實際上是為了保護自己,免於再次重復過去和父母(依戀物件)相處時那些最痛苦的體驗—— 懼怕再次被創傷

這種恐懼的失敗的體驗通常是兩個階段依序發生:

在第一個階段,孩子情緒上(心理)的需要被父母回絕後導致的痛苦的情緒反應;

緊接著第二個階段,孩子渴望父母的回應,以減輕受到挫敗的痛苦反應。

可是,父母(或重要養育者)常常斷然拒絕孩子的這種需要。

當孩子認為父母應該對他(她)的焦慮、抑郁狀態負有責任時,卻被父母斷然拒絕,頻繁重復這些令人失望的互動的結果就是:孩子認知到自己抑郁、焦慮的情緒狀態是不受父母歡迎的。

在這樣的認知下,孩子常常否認、隔離、回避這些痛苦感受,這樣就不至於危及自己與父母的聯結,逐漸就發展形成為回避型人格

二、如何應對「回避型人格」?

我的一個個案A依靠回避來保護自己遠離焦慮、羞恥以及在關系中可能被拒絕和感到失望。她無法允許自己有依賴的需要,在渴望親密關系的同時又恐懼親密關系的危險。

咨詢初期,她彌漫性地使用回避非常突出。例如:如果「依賴、脆弱、需要」這樣的詞語會激起她強烈的不適感,她常常直接以回避處理:「我不想談論這個,不是這樣的。」

這對她的生活造成嚴重的困擾,她感到生活沒有任何意義。她的回避也會讓她感到被孤立,使她陷入孤獨、抑郁。

對此,我通常的回應是表明我尊重她不去談論任何她不想談論的事情的權利,但我會指出: 如果她能說說她不想談論的原因會對她有幫助 。我慢慢認識到她廣泛地使用回避,特別是回避有關於男性的關系以及與權威的關系的兩個主題。

我接納她的回避,並努力地理解她在回避背後的恐懼中體驗到了什麽,然後把我的理解傳達給她。運用我們之間的工作、我和她的關系,向她傳達我的理解、接納、共情,為她創造一種安全感,這促使她慢慢覺察到她的回避並最終不再需要僵硬地使用它們。當然,這個工作是漫長持久的。

當一種體驗慢慢地形成,頻繁地一次一次被驗證,新的認知也在慢慢地形成,轉換矯正了她/他原來固有的體驗帶來的內在組織模式 ——比如,回避型人格,她/他的內在組織是:當我感到抑郁、焦慮時,我不會得到照顧,沒有人願意與這樣的我在一起。

當她/他感受到被接納、被理解,一個安全的場被建立起來,她/他將了解到有人願意在她/他抑郁、難過時陪著她/他,並且不會被她/他的焦慮、抑郁危害到,依然對她/他感興趣。她/他原先的厚厚的壁壘會一點又一點地被軟化,她/他的生命活力會慢慢綻放。

文 | 李瑩(簡單心理認證·心理咨詢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