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心靈

「不相信他們的財務是真的」!魏建軍再談「唯銷量論」:長城哪怕跌落前十也不怕,行業內卷存在惡意競爭

2024-09-14心靈

「長城汽車不害怕銷量下滑,銷量前十名的車企大部份都虧錢了。」在9月12日的一場直播中,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認為,「長城汽車(銷量)哪怕跌落前十也不怕,因為要健康地發展,寧可少幹點,市占率少一點,也不去追求沒有意義的銷量。」

這並非魏建軍第一次抨擊「唯銷量論」。今年8月,魏建軍談及汽車行業銷量排行時說:「我們需要的是在一致環境下的排名,比如質素上的排名、消費者的口碑排名、企業的好感度、利潤、納稅,可以是多維度的全方位的排名,光排一個銷量,有什麽價值?」

央視新聞影片截圖

公開數據顯示,今年8月,長城汽車銷量為9.45萬輛,同比下降17.21%;前8個月,長城汽車累計銷量為74.54萬輛,同比微增0.4%。但從業績來看,長城汽車上半年實作營收914.28億元,同比增長30.6%;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70.8億元,同比增長419.9%。

「豐田一年利潤2400億,長城利潤一年600多億,為什麽捆起來才賣人家的零頭?」面對這一提問,魏建軍坦言,「這種情況的出現並非汽車產業不好、電動車不好,而是行業內部內卷、存在惡意競爭。」

自2023年以來,國內汽車市場的競爭日趨白熱化,行業內卷現象愈加突出。這種缺乏邊界、無休無止的「內卷式」競爭模式,正悄然滋生出一系列令人憂慮的惡性效應。魏建軍認為:「當前汽車產業的發展確實有點亂,不能做惡意的、弄虛作假的、欺騙使用者的事情,甚至透過造假走捷徑,利用不正當的手段來競爭欺騙消費者。」

事實上,汽車行業的無序內卷,已致多家車企業績出現虧損或大幅減少。多家汽車上市公司在2024半年報中披露,「新能源汽車市場價格戰擠壓利潤空間」。「過度的價格競爭只會導致惡性迴圈,讓整個行業失去健康的發展環境,企業如果不盈利,將難以長久維持。」魏建軍說。

此前,魏建軍就曾對部份車企的「燒錢」行為有過犀利的點評。「企業的長遠發展不能僅依賴外部輸血,更需具備強大的自我造血能力。企業要是沒有造血能力,不盈利是走不遠的,靠資本能走遠嗎?資本追求的不僅是故事與概念,更核心的是實實在在的盈利。」魏建軍表示。

針對車企財務真實性的問題,魏建軍直言,「根本不相信他們的財務是真實的」。今年8月,魏建軍也曾公開質疑稱,行業內有車企「出老千」,並表示願意承擔審計費為全行業車企做財務審計。

魏建軍在大談汽車行業亂象的同時,外界對長城汽車的質疑也頗多。智駕實力就是其中之一。對此,魏建軍回應:「早在十年前,長城在智能化技術上就榮獲獎項,而當時造車新勢力尚未成立。並非只有造車新勢力才更懂得智能化、數碼化,長城同樣能幹好。」

目前,長城汽車的最新智能化技術已發展到第三代,智能駕駛系統Coffee Pilot Ultra及智慧空間系統Coffee OS 3都正選搭載在魏牌全新藍山上。預計今年第四季度,全新藍山全場景NOA將實作全國開放。

此外,長城在新能源汽車上的「掉隊」也被外界多次提及。「說長城的電動車賣得比較少,發展得慢,實際上這都是一種誤區。」魏建軍表示,長城汽車沒把補貼看得那麽重,沒有快速做油改電的電動車,但投資了電池、電機、電控,也掌握了智能駕駛的核心技術。

長城汽車並不認為自己是產品、技術落後,而是將銷量上面臨的壓力歸因於「行銷不到位」。為此,魏建軍以身入局,親自做起了行銷,打造個人IP為長城增加曝光量,並推動長城行銷體系的轉變。

在談到親自參與直播,並在社交平台上發聲,魏建軍表示:「時代需要我們走出舒適圈,適應新時代,作為企業的領導者,與消費者互動、聆聽反饋和建議,是必修課,也是必然要做的事。」

魏建軍認為:「長城要的是有質素的流量,要的是被使用者認可和喜愛的流量。即使是吸引了大量流量,也絕不會是借助網紅效應打造出來的低質流量。」

在剛剛落幕的成都車展上,有影片博主在長城魏牌全新藍山釋出會後,提議讓360創始人、董事長周鴻祎來試駕一下,魏建軍直接拒絕:「不需要周鴻祎試駕,不能用流量代表一個產品的價值。」

「(長城汽車)要透過不斷的創新和優質的服務,獲得消費者的信任和支持。」魏建軍說。

記者 | 段思瑤 編輯 | 盧祥勇 孫磊 杜波 杜恒峰

校對| 何小桃

|每日經濟新聞 nbdnews 原創文章|

未經特許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映像等使用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