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心靈

要是在古代把中國人和歐洲人換個地方(讓中國人住歐洲,歐洲人住中原),那現在世界會是什麽樣?

2015-02-16心靈

先破題:什麽是「中國人」?什麽是「歐洲人」?既然把兩者地理互換,那必須找到與地理無關的異同點。農作方式(畜耕還是人耕,主要作物與種極幾季)、運輸方式(驛站、漕運還是海運)、建築技術(石砌還是木造)等等均受限於地理,這幾方面,可說是中國入歐洲則歐洲,歐洲入中國則中國。拋開這些,有什麽更本征特質來定義這兩群人?

一個思路是:中國人是(準)單一民族,擁有占人口絕對優勢的主體民族,他們傾向於消弭民族間的區別而不是制造新民族,他們有追求統一政權的偏好,在大一統政權下,他們樂意擔當同質的草(公、國)民,而不喜歡「羅馬人」與「非羅馬人」(「旗人」與「非旗人」,「蒙、色目、漢、南人」)的血統劃分。而「歐洲人」則是他們的反面:多民族。

這樣,題目就成了:如果一個人口眾多的單一民族占據歐洲(核心地區)會怎樣?

從地圖上看,歐洲地理環境對於單一民族不太友善。。。整個歐洲被比利牛斯、阿爾卑斯、喀爾巴阡山脈割裂成地中海圈與北海圈。歷史上,羅馬帝國曾突破這兩圈隔閡,征服高盧與不列顛。然而地理隔閡使得帝國面對蠻族侵擾時首尾不相顧,中央政體反應遲鈍,故主動選擇了兩位奧古斯都各營東西的體制。因而,選擇放棄不列顛、高盧,築長城補齊歐洲山脈,安守地中海圈對單一民族帝國來說是最劃算的選擇。

帝國南方有撒哈拉沙漠阻隔,沒有威脅。東方安那托利亞高原土地貧瘠,不會有土生的強悍部族。新月地以南的阿拉伯半島亦不會有太強大的沙漠牧族。值得註意的是新月地,那裏土地肥沃,征服該地的民族會是帝國東面的重大威脅。地理環境決定了(地中海)帝國不可能長久地保有新月地,因為一旦將之征服,帝國將直面伊朗高原上另一帝國的威脅。羅馬歷史也證明了征服東方往往難得善果。故設安東督護府,分散各東方民族,確保東面無大國。中亞草原沒有勁風吹來時,讓他們內鬥,而一旦有強大的遊牧民族襲來,則組織東方部落共同對敵,作為帝國的緩沖帶。

帝國東段鎖死博斯布魯斯海峽。多瑙河入海口北面可建河北衛,擴張期時屯田,收縮期是縮回長城內。法國西南面也可作相同處理。

帝國主要產糧地在多瑙河中段的巴爾幹北部,以及尼羅河口的埃及。

==========================================================

再看一下長城北面的情勢。

山北衛與河北衛附近是非常優質的農墾區,步入此兩區域的塞北民族會向農耕轉型,並成為內附的塞北族。太平年景也許會成為守戍北邊的異族戰士吧。但歷史經驗是,在保有長城的前提下,內附的胡族是帝國最大的潛在威脅。晉之五胡鹹為內附異族。與荒寒的蒙古高原不同,山北衛與河北衛對關內夏族的吸重力是很大的。在中國國政糜爛時,不少漢人北亡胡地,為少數民族帶去漢地的技術。可以想見,當夏族移到歐洲,北亡的夏族會更多,使得山北衛、河北衛附近出現組織度很高的塞北政權。這兩個政權所轄諸民中,亦會有不少夏民。這就要求帝國有更高的統治技巧減少夏民北亡,以及更高的軍事技巧應對、平衡山北衛、河北衛的軍事威脅。在千年歷程中,必然會出現源自這兩地的胡人統治帝國的朝代。但由於人口劣勢,以及這兩地本就會有不少夏族移民,所以與中國一樣,少數民族政權會自承夏統,文化不會受太大影響。

北長城以北應為森林狩獵民族。在鋼制農具出現前,森林民族發育不會太好,故構不成威脅。

山北衛、河北衛再往北,是南俄羅斯大平原,有非常好的遊牧條件。帝國會與這些部族交好,行封賞通婚,用來用來鉗制山北衛、河北衛附近的塞北國家。

一系列由近及遠的朝貢系統會在歐洲建立。不列顛與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民族與地中海圈最遠,不朝貢。他們可能會像日本一樣,派個鑒真和尚來帝國學習各種知識,然後發展出一套獨立的文明體系。也可能會類似台灣的生番,始終處於蠻荒狀態。帝國東面的朝貢國因為出於歐洲、西亞文化交疊區,可能有些會不來朝,引發驕主東征。

=======================================================

這種長城內外的分隔可能會固定化,持續千年。帝國出於自身安全,會有意識地維持北疆部族的分裂,延緩其文明行程。工業化可能因此延期。

原因在這幅圖:

帝國只產褐煤,而工業化早期需要白(紅)煤,玩過文明的都知道掐死在煤上對工業化行程多重要。。。歷史上,英國率先工業化,與其煤產地與人口稠密區的高度吻合相關。工業化並不是單純的科學、技術積累,而是需要市場激勵的。如果新技術的成本比舊技術更高,那必會遭淘汰,尤其在自發而非靠國家推進技術的地方。而缺乏煤炭,或煤場遠離人口稠密區,將會使新技術的運用成本高過人力成本(中世紀的人力成本低,尤其對多人口而言更是如此)。

在工業革命之初,英國勞動力比較昂貴,而以煤炭形式存在的能源卻比較廉價。歐洲大陸與此稍有不同,中國和印度則正好相反:勞動力比較廉價,能源較貴。由於大英貿易帝國的成功,當時英國薪金水平較高。中國的發明家們想方設法節約能源,英國的發明家們則千方百計要節約勞動力,因此在英國用蒸汽動力代替人力比較劃算。
根據艾倫的計算,在1780年,即使一個法國企業家有機會學到組裝珍納紡紗機的簡易方法,基本上也不具有生產價值。在印度,這麽做絕對會虧損。但在英國,其年均回報率卻接近40%。這就在很大程度上解釋了英國在工程領域的超凡之處:不是因為別的國家無法發明可以節約勞動力的機器,而是因為他們沒有這種需要。

缺煤的帝國自發工業化的行程很難被看好,尤其在早期工業化不具備軍事價值的時候,成本核算更是唯一準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