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報道 記者 夏溫新 徐嘉彤】今年已85歲高齡的馬古連(Colin Mackerras)是澳洲格裏菲斯大學的名譽教授,也是澳洲著名漢學家,曾出版【變化中的中國】。馬古連自上世紀50年代末開始學習中文,並於1964年首次到訪中國,長子出生於北京。他尤其對中國傳統文化、澳中關系、西方對華認知等話題感興趣。上世紀70年代,馬古連參與創立了格裏菲斯大學亞洲研究學系,此後忙碌於教學、著書和遊歷各國,尤其是中國,他50年裏共到訪中國80余次。2014年,他在人民大會堂榮獲中國政府友誼獎。近日,馬古連接受【環球時報】記者專訪時講述了他60年來看到的中國的變遷,以及為何中國能夠堅持走自己的現代化道路。
環球時報:
作為澳洲著名漢學家,您與中國和漢學的故事是如何開始的?
馬古連:
這一切開始於上世紀50年代末,當時我的母親在報紙上看到了一則亞洲研究課程的獎學金廣告,這門課程地點在澳洲首都坎培拉,尤其關註中國相關研究。我的母親當時就很明白亞洲對澳洲未來的重要性,我也一直對她的洞察力深懷感激。
後來我又去英國劍橋大學繼續我的學業,當時我完成了一篇關於中國唐朝歷史的畢業論文,隨後繼續研究中國傳統樂曲。1964年的夏天,我在劍橋偶遇了一位朋友,他告訴我他要去中國教書。後來在我的請求下,他向中國駐英國代辦處推薦了我。
不久之後,我也去了中國,在北京外國語學院(現北京外國語大學)教了兩年英語。當時,幾乎沒有澳洲人在那裏教書。這段經歷真的讓我的人生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了,我對中國及其文化有了初步了解,而這些了解是用其他方法無法獲得的。
環球時報:
您一直關註中國在西方人眼中的形象。您如何利用您在中國的所見所聞來消除外界的一些誤解?
馬古連:
當下的可悲現狀是,西方主串流媒體在對華認知問題上與政府密切合作,使得在美國等西方國家,人們對中國的印象受到一定的負面影響。但我屬於對中國持不同態度的群體。我盡可能地利用自己所擁有的影響力,去告訴人們中國有自己的觀點,並鼓勵人們親自去中國看看。我堅信,只有透過到訪中國,尤其是生活在中國,人們才能真正了解中國及其文化。最近,我自費帶了幾個孫子孫女和其他家庭成員一起去中國,因為我想讓他們了解中國。
環球時報:
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您幾乎每年都會存取中國。在您看來,這些年中國在哪個方面變化最大?
馬古連:
從1977年到2020年,這期間我基本每年都會到訪中國至少一次。新冠疫情結束後,我2023年又到訪中國。今年,我也已經在中國停留過7周了。
50年來,中國在很多方面都發生了變化。但在我看來,中國變化最大的是對外界的態度。我記得,當我第一次去中國時,我的學生和同事對外界並不感興趣。但後來,他們漸漸變得非常感興趣,他們不斷地出國遊歷,並對外界保持積極、明智的態度。雖然我談論的「外界」主要是指西方國家,但我也看到中國人的這種興趣同樣延伸到了中亞、拉丁美洲、非洲和世界上的其他地方。
我還要補充一點,美國過去幾年裏一直試圖與中國在科技、經濟等領域「脫鉤」,但我對於中國希望同美國保持聯系的程度感到驚訝。我認為,絕大多數中國人都意識到,「脫鉤」對各方都極其有害,不只是對中國。
環球時報:
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您認為,為什麽中國有勇氣和信心走自己的現代化道路?是什麽支撐著這種勇氣和信心?
馬古連:
是時候回顧中國在過去3/4個世紀的進步了。我認為,中國在經濟、社會等各方面的進步速度在世界歷史上都可以說是前所未有的。中國幅員遼闊,從富裕國家那裏獲得的幫助又相對較少,所以中國在很大程度上都依靠自己。
中國之所以有勇氣和信心采取自己的發展模式,我認為有以下幾個原因:首先,中國有著令人自豪的悠久歷史和文化成就;第二,中國遭受了一個多世紀來自西方殖民主義者和帝國主義者的指手畫腳、剝削和入侵,在我看來,中國認為這樣的經歷絕不能重演。尤其重要的是,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無疑給了中國人民勇氣和信心,為中國的獨立自主確立了目標、指明了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