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心靈

瞭望|漳州突破

2024-12-25心靈
沿海利用先發優勢快馬加鞭,山區吸引產業轉移加力追趕。山海協作、全域競秀的產業發展協奏曲正在奏響
文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項開來 吳劍鋒
2024年11月18日,漳州古雷煉化一體化工程二期專案正式開工。該專案由中國石化、福建煉化和沙特阿美合作建設,總投資711億元,是福建省迄今投資規模最大的產業專案。
漳州市地處「閩南金三角」,近年來,這裏呈現投資蜂擁、專案聚集、產業向新的良好態勢,發展速度躍進全省前列,躋身全國城市GDP50強。2024年前三季度,全市地區生產總值4222.95億元,同比增長6.3%,增幅在全省繼續保持領先勢頭。
擁有全省最大的九龍江平原,海岸線曲折蜿蜒,漳州的發展條件得天獨厚,但也曾一度憾失先機。
從2002年首提「工業立市」,到今天明晰「突出工業、突破工業」的發展思路,多年來,漳州市科學審視區位特點,全面梳理資源優勢,搶抓「新福建」建設重大機遇,一任接著一任幹,奮力打造福建新的經濟增長極。
從「躬耕一隅」到「向海而歌」
在「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福建,漳州海域遼闊、沃野連片,孕育了農耕時代的富足生活。面對「新福建」建設機遇,漳州選擇在更廣闊的座標系中重新審視自己,找準定位,蓄勢突破。
地處「海絲」要地,面向台灣海峽,毗鄰大灣區,715公裏的海岸線上港口綿延,漳州的優勢在海,潛力在海。近年來,漳州立足海灣、海港、海岸、海島、海產、海砂、海景等「七個海」資源,研究編制【漳州市「十四五」海洋強市建設專項規劃】【「海上漳州」發展戰略規劃(2022-2035)】等,明確海洋經濟發展路線圖、時間表。
依托深水良港,建設世界級石化園區。古雷半島位於漳州南部,三面臨海,北聯長三角,南接粵港澳。港口水位最深可達38米,年吞吐能力可達2億噸。然而數百年來,人們養殖捕撈、浮舟泛海,寶貴的深水岸線並未得到高效利用。
2014年,古雷開發區被國務院列為全國七大石化產業基地之一。十年來多個龍頭專案落地,一批配套專案跟進,石化產業在這裏集聚壯大。目前,古雷專案總投資超2700億元,預計達產後年產值可超3400億元。
「隨著共建‘一帶一路’深入推進,位於古代海上絲綢之路南洋航線和東洋航線交匯處的古雷半島迎來了新的歷史機遇,吸引了中沙古雷乙烯、古雷煉化一體化二期等多個百億元級專案,產業合作跨越海峽兩岸,串聯起了古雷港和波斯灣。」漳州市委常委、副市長,古雷開發區黨工委書記鄭立敏說。
開發海洋資源,規劃清潔能源樞紐。2024年11月28日,距離古雷半島30公裏的雲霄縣,「華龍一號」核電基地——福建漳州核電1號機組首次並網成功,開始向電網送電。
雲霄縣以農業見長,如今,伴隨核電專案,光伏風電、儲能電站、能源電子等專案陸續落地,預計到2025年底,雲霄縣清潔能源單條產業鏈產值可達100億元以上。
漳州外海淺灘水深淺、風速高,年日照時長超2000小時,2024年以來,包括東山杏陳180MW海上光伏電站、漳浦六鰲海上風電場二期等一批清潔能源專案並網投產,清潔能源樞紐的藍圖躍然眼前。
漳州市發改委副主任湯誌遠表示,目前漳州市合計清潔能源規劃裝機超7000萬千瓦,全部投產後可年產清潔電力3000億度,隨著閩粵聯網、北電南送特高壓輸變電工程等電力外送通道基本打通,漳州具備同時向華東、華南、華中輸送電力的條件。
立足「海絲」起點,打造開放平台。2023年1月,國務院批復同意在漳州市設立中國—菲律賓經貿創新發展示範園區。
過去5年,漳州與菲律賓進出口總額超100億元,在菲律賓對福建的投資中,有55%流入漳州。
「漳州地理區位優越,是資源富集的寶地、對外開放的高地。」漳州市委書記王進足說,以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中沙(福建)產業合作區、中菲經貿創新發展示範園區等為契機,漳州市積極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大格局,不斷深化改革創新,持續最佳化營商環境,加快開放合作步伐。
從「沿海先發」到「全域競秀」
改革開放以來,漳州沿海地區先行先試,民營經濟萌發壯大。走進位於漳州龍海區的多麥(福建)食品有限公司的會議室,一張世界地圖映入眼簾。
「過去我們依賴國內市場,這兩年東南亞市場開拓形勢喜人,每年訂單近8000萬元。」多麥食品董事長邱藝超說,企業不斷嘗試直播電商和影視IP聯名等「新玩法」,每年研發投入占銷售收入比重超10%。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仍保持15%左右的年增長率。
20世紀80年代起,龍海率先發展食品工業。如今,這裏聚集了800多家食品企業,產值規模突破500億元,是「中國休閑食品名城」。
「食品占據了龍海工業的半壁江山。」龍海區工信局局長郭明強表示,得益於傳統產業的厚實底子,龍海歷經多次行政區劃調整後,依然能進入「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區」序列。
沿海利用先發優勢快馬加鞭,山區吸引產業轉移加力追趕。高速貫通,高鐵聯通,如今山海距離拉近,山海協作、全域競秀的產業發展協奏曲正在奏響。
夜幕降臨,位於山城長泰區的立達信集團燈火通明。結束一天工作的職工登上公司接送大巴,半小時後,他們就能回到廈門與家人共進晚餐。
「目前有1萬多名職工在長泰,每天有38輛大巴在廈門和長泰間往返。」立達信集團黨委副書記楊藝敏介紹,2001年,企業在長泰建立首個小型節能燈代工廠,此後一路增資擴產,2023年營收達66億元。2022年,企業把營運總部從廈門遷至長泰。
「長泰雖處山區,但位於閩南金三角接合部,區位條件獨特。」長泰區工信局局長王誌忠說,長泰抓住沿海產業轉移機遇,從「撿到籃子裏就是菜」到「精挑細選」,引入一批優質制造業專案。
總部位於廈門的宏晟光電是一家從事通用繼電器、微型開關等電子產品研發、生產和銷售的企業。「選擇漳州、青睞長泰,還是因‘鏈’而來,完善的上下遊企業配套,能最大限度降低企業成本。」漳州宏發電聲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肖明星說。
一花引得百花開。眼下,長泰100多家上下遊企業已構成了電子元器件產業「雨林」,2023年總產值234.44億元。2024年9月,該產業集群入選工業和資訊化部2024年度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名單。
一縣一品,各展其長。龍文區與「時」俱進,打造全球最大的石英鐘表生產基地;薌城區依托三寶鋼鐵,深耕千億鋼鐵產業集群;漳浦縣借助聯盛紙業、三峽風電等大型專案,發展紙制品制造、再生能源等重點產業鏈;南靖縣發揮對台優勢,與台商攜手建設精密機械產業園……
機不可失,你追我趕。在2024年度福建省縣域經濟發展「十佳」縣(市)和城市發展「十優」區中,漳州有五地入選。
近年來,漳州全面梳理工業優勢產業,大力推動「9+5」產業體系培育和「三頭六臂」支柱產業發展,透過建「油頭」,延補烯烴-塑膠、芳烴-聚酯產業鏈;建「糧頭」,延補大宗食品、高端食品產業鏈;建「鋼頭」,延補精鋼、特鋼產業鏈,引導各縣區融入產業體系,食品、石化兩大產業產值超千億元。
建設中的漳州核電站(2024年9月27日攝) 林善傳攝 / 本刊
從「歡喜就好」到「愛拼敢贏」
「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拼……」一首【愛拼才會贏】唱盡了泉州人的拼勁;在漳州,一向流行的閩南語歌曲是【歡喜就好】。采訪中,常有人提到,「漳州的經濟體量相比泉州還有差距,要大膽學習‘晉江經驗’。」
2023年底,多麥食品攜手江南大學共建的「數碼創新烘焙聯合研發實驗室」正式揭牌。與食品行業領軍院校的攜手,讓邱藝超倍感振奮:「不爭先就落後,做企業不僅要‘歡喜就好’,更要一路拼搏。」
為了引導「食二代」們勇闖新天地,2023年,龍海區啟動服務民營經濟高質素發展——漳州月港啟航混沌創新班。
「這次我們把創新班辦在家門口,讓食品大咖學、食品二代學。」龍海區工信局副局長洪春蘭介紹,此次創新班為期10個月,課程貼近龍海企業實際需求,培育「懂經濟、會經營、敢創新」的企業家隊伍。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有的老一輩漳州企業家有‘小富即安、小進則滿’的觀念,現在越來越多企業家走出舒適圈,像當年月港時期的海商一樣,走四方,闖世界。」漳州市工信局副局長嚴凱勇說。
幹群同向發力,政企雙向奔赴。漳州產業突進、企業家向上的背後,離不開政府服務能力、幹部工作作風的持續提升。
采訪中,受訪幹部反復提到一件「新」事,過去機關單位上午開會一般是八點半,現在提前到八點。漳州市委組織部份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長劉躍光說,搶跑半小時在於激發幹部「只爭朝夕、時不我待」的工作狀態。
此外,漳州開發「千名幹部掛千企」管理系統,點對點助企紓困解難,同時倡導幹部踐行「媽媽式服務」,每年至少為掛鉤企業辦一件實事或解決一個問題。2024年前三季度,全市2160名幹部(不含市領導)掛鉤企業3160家,入企走訪服務12159家次,協調解決問題606個。
「以實績論英雄、以實效選幹部」。漳州市還註重一線考察辨識幹部,透過開展「一線看作風、多維識幹部」專項行動,建立領導幹部業績檔案,鮮明樹立選人用人正確導向;推行幹部作風「五不」問題專項整治工作、創新「三比、三評、三看」等機制,讓有為者「有位」、無為者「讓位」、吃苦者「吃香」。2023年以來,已有153名幹部在一線獲得市委提拔使用,21名市管幹部因能力不適應、工作不積極受到調整。
政商環境最佳化為企業帶來紅利。近日,位於長泰的安泰新能源獲得1650萬元的「兩新」政策補貼,為眾多企業註入發展信心。據了解,長泰區企業每年向上級爭取5000多萬元資金,對於各項惠企政策,該區申報數量占全市三成左右,遠超其人口和GDP體量。得益於政策扶持,當地孵化了102家高新技術企業,蹚出一條「小縣大工業」的道路。
「面對企業訴求不能說‘不’,能辦的辦,不能辦的研究辦,研究後還不行的,向企業作出合理的解釋。」長泰經濟開發區聚集了全區大部份工業企業,開發區黨工委書記戴聰華說,除了幫助企業爭取優惠政策、降本增效,開發區近年投入近10億元做產業社區配套,從幼稚園到小學,從人才公寓到道路基礎設施,全方位為企業賦能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