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惡意],是個體內部不良認知原型的呈現。
如有的人,會對鳥類動物格外的恐懼害怕,因為他們認為帶有羽毛,有喙的生物,具有強烈的攻擊性,會傷害自己。
這個認知,可能是小時候受到鳥類的傷害形成的,也有可能看了相關的書籍和影視節目,在內心留下了深刻的烙印,還有可能是被大家不斷的勸阻警告下,訓話出來的自然反應。
所以當他們看到大雁,鴿子,這些生物時會想逃離,但看到企鵝就不會,因為企鵝不符合他們心目中[鳥]的特征,但企鵝確確實實是鳥類的一種。
這就是認知心理學中重要的概念:
[原型理論]:
它是由Eleanor Rosch,在家族相似性的理論基礎上提出,它認為自然形成的心理概念,是圍繞最好或者最典型的原型,組織在一起的。回到剛剛舉的例子,[鳥],在Rosch的研究中,對於北美人而言,鳥類的原型是長有羽毛和翅膀,體型較小的動物,能在空中飛、會下蛋、會遷徙的鷦鷯。
對生活在南極的人而言,他們心目中鳥類的原型會是體型較小的動物,長有腳蹼、會遊泳、會下蛋的企鵝。
對於我,一個生長在中國大城市裏的人而言,有羽毛,會飛行,身材嬌小,圍成一群生活捕食的麻雀,是我心目中鳥類的原型。
從中可以發現,我們對待同一個事物,都會有自己不同的認知和理解,但其中有相似性也有差異性,這就是[原型]的三大特征:典型性,中心性,多樣性。
因此,我們在辨識某個人事物時,會有自己的參考原型,並基於此產生刻板印象與偏見。
比如:看到有人長的人高馬大,體型魁梧,就感覺對方會攻擊自己,變得突然聲音很大,暴怒,生氣,或者膽小怕事,很有可能這個個體生活環境中有這樣的角色存在。
所以回到提問中,那些突然開始破口大罵,對其他人散發著莫名其妙的惡意,極大可能是內在的某些負面情緒,憤怒,恐懼,驚嚇,害怕的參考原型被連線了起來,於是激發了他們內部澎湃的情緒感受。
說白了,他們攻擊的不是你,而是透過你看到的某個[人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