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心靈

對話職業找布人:代找布料也能月入萬元

2025-01-03心靈

在紹興柯橋的中國輕紡城,職業找布人正在成為不可替代的關鍵角色。

作為全球紡織品集散中心,中國輕紡城的銷售網絡遍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2024年線上線下成交額合計或超4000億元。10多個市場、3萬多家鋪面、5萬多個品種……初來柯橋的布商,想在偌大的市場裏找到心儀的布料,絕非易事。

近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輕紡城走訪時了解到,近幾年,隨著互聯網電商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布商和服裝客戶選擇將找料任務交給對市場更熟悉的當地人。

每經記者黃海攝

「走進輕紡城市場,你能看到很多拎著袋子穿梭在店鋪之間的年輕人,時常會拿出一塊布來問一問,他們就是市場裏的‘找布小哥’。有時客戶來不了,就把布料寄過來,小哥幫忙找到(布料)後,還可以(順便)比價格、找優惠。這樣的需求多了,久而久之就有了新工種,這也是輕紡城叠代變化的體現之一。」2024年12月底,輕紡城市場一位工作人員向記者如此說。

下遊對效率的追求,成為職業找布人隊伍發展壯大的底層邏輯。當客戶親臨現場的場景逐步被互聯網和職業找布人替代,中國輕紡城內,新變化正在發生。

被重構的交易形態

在中國輕紡城生活了6年,潘虹(化名)講起市場裏的變化頭頭是道。自從4年前轉行做起職業找布人,她每年的收入要比之前在門市部打工多了不少。目前,在柯橋紡織市場內,代找布料的均價是100元一單,潘虹一天平均可以做八九單。一些熟練的職業找布人,月入萬元不成問題。

潘虹發現:「市場上客流確實比以前要少很多。但很多門市部你看著沒人,其實生意特別好,因為現在老客戶全在微信上下單。而且現在外地服裝廠都很少過來,每個服裝廠手上都有合作比較久的找布人,他們不需要自己過來,一年基本上過來兩趟就夠了,上半年一趟,下半年一趟,平時就(將布料樣本透過)快遞寄過來,我們找一下就行。」

潘虹手中有400多個服裝廠客戶,遍布全國各地,核心以溫州、嘉興、台州、湖州等浙江本土客戶為主。浙江紡織產業細分程度極高,每個城市都有獨特的產業集群,但無論是羽絨服、沖鋒衣、馬面裙,還是鞋、帽、箱包等品類需要的面料,都能在柯橋找到。

消費旺季,下遊需求對鏈條運作驅動力明顯。服裝行業,時尚流行的時間按天計,時間就是金錢。設計、找料、排產、上架、發貨……一套流程中,找料的時間正在被極大壓縮。布料晚半天送達,就意味著整個生產鏈條都要往後延。

對於職業找布人來說,留給他們找一款面料的時間往往僅有一天。絕大部份情況下,早上收到需求,當天晚上就要將指定的布料加急寄出。有些情況下,滴滴和貨拉拉跨城專送也是常態。

當然也有特殊情況。

「大眾貨我們基本上到市場問一兩家就知道了。比如普通的羽絨服面料,市場一條街家家戶戶都有。有些特殊的料子就要花很長時間。假如當天的布樣非常多,料子又比較特殊,我會跟客戶說今天沒找到或者樣有點多,樣衣留到明天再找,客戶也是允許的。不過,大部份情況下,我們都是當天收到快遞,當天找好,當天就把樣衣還給人家。」潘虹說。

總體來說,「對市場更熟悉、找布料更快」仍是職業找布人不可替代的優勢,也是生意的「護城河」。

職業找布人和普通客戶之間的效率差別究竟有多大?潘虹舉了個例子:「之前一個上海的客戶讓我找一個針織料子,我幫他找到了。第二天早上,他自己趕過來,想從其他家看看別的顏色。結果到了中午11點,他給我打電話求助,說他自己找了一上午還沒找到。我進去幫他5分鐘就找好了。」

圍繞著找布,在中國輕紡城內,也催生了不少獨特的業態。

比如,有客戶會花幾百元,聘請一位職業找布人帶著自己逛市場;有在市場「迷路」的客戶,臨時向職業找布人求助;也有經驗老到的滴滴司機在市場周邊等「大單」,幾乎每天都有找布人選擇滴滴或者貨拉拉,將布料送到周邊城市的客戶手中。

是晴雨表也是風向標

在中國輕紡城,平均每天有上萬件的布料從職業找布人手中寄出並行往全國各地。職業找布人眼中所見、心中所想,既是市場經營的晴雨表,也是市場趨勢的風向標。在紹興這樣一座建在「一塊布上的城市」的蘊養下,全球服裝市場裏,什麽流行、什麽好賣,有關布料的事情全都逃不過找布人的眼睛。

在一位服裝行業資深人士看來,當下職業找布人的走紅,與服裝行業近兩年的趨勢也有一定關聯:「這幾年,服裝行業對時尚元素的把握會更敏銳一點,對效率提升的需求會更明顯一點,大家追求效率的風氣也會更盛一點。」

以服裝行業流行數年的「快反」(即供應鏈的快速反應)為例,過去規模較大的服裝品牌往往提前6~9個月備貨。如今,不少品牌都選擇將部份需求盡可能後延,視市場反饋增減生產需求,留給供應鏈的時間可能會縮減到原來的二分之一甚至更短。

對於采用預售形式的服裝電商來說,時間則更緊。「比如對供應商沒有太多要求的淘寶品牌,現在流行什麽東西就馬上去找,透過這種模式賺到一波快錢。」上述業內人士說。

近幾年,消費者更加細分的審美需求,讓後整理市場變得更加多元。所謂後整理,主要包括練漂、染色、印花和整理四項工藝。用更通俗的話來解釋就是賦予布料獨特的審美特征或者功能性,比如燙金、繡花;或者賦予面料防水、防皺等效能。審美和功能,兩者是決定服裝是否流行的關鍵要素。

以2024年為例,不少職業找布人都提及幾個趨勢:上半年,具有獨特審美意趣的國風面料比較火;到了下半年,聚焦戶外的功能面料又成為主流。這也和整個服裝市場的表現相吻合。

服裝行業追求效率,疊加後整理市場需求多元化,這兩年,不少職業找布人都覺得找他們的客戶變多了,但與此同時,同行也變多了。據紹興本地媒體報道,目前「找布人」的職業群體已經突破3000人,而且數量還在增加,其中不乏原本在市場內經營的商戶。

對中國輕紡城內的商戶來說,職業找布人在帶來生意的同時,也在向市場傳遞出下遊的真實需求。因此不少原本在市場中有營業部的商戶,自發成為職業找布人——除了可以給自家招攬生意外,商戶還可以憑借多年經驗賺些外快,並根據掌握的下遊需求靈活調整經營內容。

暗流之下,中國輕紡城內商家的經營思路和房租定價邏輯也在變化。時裝面料聚集的東市場一樓、北市場一樓、老市場一樓、東市場的二樓及三樓是職業找布人常出沒的地點,同時也是中國輕紡城內租金最高的幾個區域。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