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山聯合復旦大學、同濟大學、上海海洋大學、上海海事大學共同推出的【江畔弦歌——寶山「百年教育」史料展】目前正在上海淞滬抗戰紀念館火熱展出中。今天就讓我們透過寶山文史研究者張明是的文章,深入了解愛國實業家、教育家張謇與寶山等地近代教育事業發展的淵源。
百年教育方興始
——張謇與上海寶山等地的教育
作者:張明是
1903年4月27日,經過一年多籌建,張謇在創設中國第一所民辦通州師範學校開學典禮上,提出「實業教育,富強之大本也。教育所以開民智」,開宗明義闡述辦學三大理由:一、辦學是為了雪國恥;二、辦學是為了普及國民教育;三、立學須從小學開始,尤須從師範開始。
張謇(1853—1926年),字季直,江蘇南通人,中國近代著名實業家、政治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
張謇在南通陸續獨自創辦或參與創辦小學370余所,師範、醫學、紡織、農業等高等學校3所、職業專科中等學校6所。至今,南通仍遺有中國第一所紡織高校、第一所戲曲學校、第一座公共博物館、第一個農業氣象台……透過改進鄉村社會風氣、繁榮鄉村文化的「南通模式」,為中國歷史上前所未有,「富有之謂大業,日新之謂盛德」,永不停歇的創新精神,使到訪的美國教育家杜威感慨「南通者,教育之源泉,吾尤望其成為世界教育之中心也」。
1905年10月,張謇在上海老西門外方斜路上創辦中國最早、影響最大的省教育團體江蘇學務總會(江蘇省教育會),並任會長,聚集、培養了許多精英,其教育實踐和探索推進了近代上海乃至中國教育的發展,也吸引了很多人才和地方名流,包括袁希濤(寶山人,曾任教育部司長、副部長並一度代理部長)、黃炎培、章太炎、於右任等。
【吳淞鄉圖】,出自【寶山縣續誌】
隨著吳淞成為水陸交通樞紐,工業興起,商鋪薈萃,具有獨到眼光的張謇認準遠離上海租界的吳淞地理區位優勢有利於發展文化教育,提高人的素質,孕育吳淞、乃至上海特有的「文化教育地標」,在吳淞創辦和參與建立了一批大學,為上海在全國高等教育領域領先地位的確立以及近代上海社會的發展作出了貢獻。
創辦吳淞商船專科學校
(大連海事大學、上海海事大學前身)
吳淞商船學校校舍
中國高等航海教育的發祥地。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張謇在遊歷日本之後,深感漁業和航政的重要,當年7月創辦通州呂四漁業公司,他認為,漁業與航政的範圍到哪裏,國家的領海主權就在哪裏。1907年7月,張謇比較了國內外水產、商船教育後指出「中國創辦商輪局已數十年,而管駕、管機悉委權於異族,非特利權損失,且無以造就本國人才。際此商戰競存之世,欲借以保主權而輔海軍,非創設商船學校不可。」「維護領海主權,先造就航政人才,大則可以建設海軍,小則可以駕駛商船」,而且要「移緩就急」,先辦商船學校,選址依據是「吳淞江面開闊,各國商船絡繹往來,地居南北之中,交通之便,毗連濬浦局船澳,建築船校為天然適當之區」,於1911年籌辦「郵傳部高等商船學堂」,時載「翰林院修撰張謇願將上海吳淞口漁業公司的炮台灣瀕江空地百余畝地基並所領官款六萬元呈送」作為學校校址(今塘後路以東唯一保存至今的「小白橋」為當年淞滬鐵路終點站「炮台灣站」通往吳淞商船專科學校、水產學校等校的必經之路,現為區文物保護單位,見「備註」),並籌集巨款,甚至動用了部份已經到位的籌建水產學校的經費打造校舍。這所民國第一所商船學校在1912年物色了「於航政一門學術最優、經驗尤富」的「航海專家」薩鎮冰擔任校長。
創辦江蘇省立水產學校
(上海海洋大學前身)
江蘇省立水產學校校門
開啟中國水產及海事的裏程碑。鴉片戰爭和中日兩次戰爭後,中國海軍及要塞幾乎全部被毀,列強漁輪不斷侵犯我沿海地區,為了加強海防,維護漁權,興辦水產教育,「籌設本校,用意為吾國既無海軍與要塞而不得不訓練海事人才……而抵禦帝國主義之侵略也。故本校之創設不僅求漁業及船業之發展,實具有反抗帝國主義侵略中國沿海之重要性焉」,張謇1905年會同蘇松滬道選定吳淞炮台灣公地4公頃,憑籍官費和江浙漁業公司的資助籌辦江蘇省立水產學校,「先借上海老西門江蘇省教育會作臨時校舍,以該會三樓(三樓系大會堂)辟作教室,招收預科學生,於民國二年(1912年)1月15日開學。1913年12月,吳淞炮台灣首期校舍「設炮台灣海軍公所……註重理化、水產諸科(以原有炮台基地建設)落成,……學校規模初具,乃全部遷入新校舍上課」,因校址位於吳淞常熟路(今水產路、塘後路),故又稱吳淞水產學校,俗稱「吳淞水產」,常熟路也因此改名為水產路。初建時設四年制漁撈、制造兩科,各招30名學生,中國共產黨早期著名的領導人張聞天於1915年8月至1917年7月曾在此就讀。「吳淞水產」培養中國漁業、航海早期的骨幹,在國內外頗著聲譽。
參與創辦震旦學院和復旦公學
(復旦大學前身)
復旦大學吳淞時期校舍復原圖
1903年3月,張謇支持馬相伯「毀家興學」,由馬相伯發起創辦震旦學院,馬相伯任總教習,張謇為校董之一。1905年2月因內部紛爭停辦,張謇、李平書等積極倡議恢復震旦,並組成校董事會。馬相伯在吳淞創辦復旦公學,並於1905年9月開學,張謇也參與其中,助成其事。
親任中國公學第一任董事長
(中國最早的大學之一)
中國公學教學樓
支持中國公學復學。中國公學是近兩千名留日學生被迫退學回國後得到資助在上海北四川路(今四川北路)成立的學校。後由於經費困難陷於絕境。張謇和鄭孝胥等促成當時政府提供吳淞地區百余畝公地為校址及官費資助,使中國公學得以復學。派專輪接應留日學生回國的張謇親自首任董事長。中國公學雲集一大批革命誌士,是同盟會的一個重要據點,孫中山、黃興、宋教仁親任校董。以後的蔡元培、胡適分別擔任董事長和校長,邵力子、梁實秋、馬君武、沈從文、鄭振鐸等大批學者任教。
支持同濟醫工學堂
(同濟大學的前身)復學
1933年同濟大學吳淞校舍全景
同濟醫工學堂原為德國人在上海辦的學校,1917年世界大戰時為法租界當局關閉,師生被迫離校。在張謇的支持下,學校遷往吳淞,借用中國公學和海軍學校的校舍復學。同濟路由此得名。
南通紡織專門學校
(今東華大學前身)創辦人
東華大學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12年,實業家張謇創辦紡織染傳習所、南通紡織專門學校(今東華大學前身),為中國最早獨立設定紡織專業教育的高等學府。
吳淞開埠時期設立國立自治學院
(國立政治大學)
國立政治大學吳淞校舍
1923年,國立自治學院於第二次吳淞開埠期間在吳淞商埠局辦公處(今吳淞中學)開辦,1925年改名國立政治大學。
助成三江師範
(南京高等師範學堂)
設立上海商科大學:1903年,張謇應張之洞之邀助成籌辦三江師範,後改名南京高等師範學堂(現南京大學、東南大學、南京師範大學、南京農業大學前身);1921年國立東南大學成立後,又與蔡元培等動議,將南京高等師範學堂並入東南大學;在張謇的倡議下,東南大學在上海設有分校上海商科大學(上海財經大學前身)。
創辦河海工程專門學校
(今河海大學前身)
創辦中國第一所水利高等學校—河海工程專門學校(今河海大學前身)。1915年,為培養治理長江、淮河的水利人才,張謇在南京創辦中國第一所水利高等學校—河海工程專門學校(今河海大學前身)。張聞天亦在該校學習過。
備註:小白橋建於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位於寶山區淞寶路485號部隊營區內,原跨隨塘河,南北走向,水泥磚石結構,欄柱上刻有花紋。此橋曾是淞滬鐵路炮台灣站附近的唯一橋梁,也是當年車站通向原商船學校、水產學校等處的必經之路。現橋下河床已填沒,橋身基本保持原狀。橋西側欄桿被砌在部隊營房的圍墻內,圍墻外即海江新村喬土小區(居民住宅區)。現橋長11.3米,寬5.5米。2017年4月6日被公布為寶山區文物保護點。
張明是,上海市寶山區規劃資源局副研究員,曾任上海市城市規劃行業協會副秘書長、寶山區規劃協會會長等。主持「上海市寶山區地下空間總體規劃」、「上海市城中村改造的途徑和辦法研究」等多項科研課題;主持編撰【上海市寶山區地名誌】及地名圖錄、【寶山——江海航標】;著作【上海世博人文叢書——吳淞文化之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