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說明: 來自中國的奶茶店在日本也推出了積分卡。
本報駐日本特約記者 潘小多
如果你在日本購物,碰巧又懂日語,就會發現幾乎每個收銀員都會問「需不需要累計積分」。日本Acom公司連續3年釋出「新一年想要開始的事情排行榜」,「積分活動」位列2023年和2024年榜首。受訪物件共2000人,年齡跨度從10歲至69歲。除了60歲以上的受訪者外,其他年齡段最想做的事就是「積分活動」。積分到底有什麽魅力,讓日本人如此癡迷?
小巧思漸成大市場
別看日本社會「唯分論」,其實積分制起源於美國。據說在1850年前後,美國一家零售店操作失誤,進了超量貨品。如果按傳統銷售模式,恐怕要賣到猴年馬月。店家無奈之下想出一個妙招,在商品包裝上貼貼紙,顧客集滿若幹貼紙可以換取畫片。這就是積分制的最初形態。
20世紀初,日本出現了類似機制。據說最早的積碎形式出現在1916年,是位於福岡縣北九州市的久我和服店推出的顧客獎勵機制。盡管這種早期形式的具體運作方式已不可考,但它確實為後來的積分系統奠定了基礎。日本現代積分制度的真正起飛是在1989年。日本著名的家電量販店友都八喜首次引入磁條式積分卡,顧客購買商品時可累積積分,並在未來購物時使用積分抵扣部份金額。這一舉措迅速在全國推廣開來,不僅提升了顧客的購物體驗,也增強了顧客的忠誠度。可以說,這標誌著日本現代積分制度的真正起源。
2022年度的積分發行規模遠超以往水平,主要原因是個人編號卡專案的推行。根據野村綜合研究所的估測,該專案共發行約9500億日元積分。矢野經濟研究所推算,2022年度積分的發行額約為2.48萬億日元,與近年來的1.2萬億至1.4萬億區間相比,增加1.5倍以上。2024年,積分市場達到2.63萬億日元。到2026年,這一數碼或將提升到3.13萬億日元。
如今,積分制在日本幾乎覆蓋了所有商業領域。從大型連鎖超市、百貨公司到小型便利店、麪包房,幾乎所有零售商都提供某種形式的積分計劃。2016年,大約七成日本人在使用共通積分。2022年,使用共通積分的人已經超過九成,甚至有將近三成日本人同時使用五大共通積分。這一龐大的市場規模證明了積分制在日本社會中的重要地位。
各種組合令人眼花繚亂
在日本攢積分容易,但想要玩轉積分也不簡單,所以才會有那麽多人要把積分活動當成最想做的事。簡單來說,日本積分分兩大類——共通積分和獨立積分。共通積分就是有眾多企業共同參與的積分系統。消費者能在不同商家累積積分,商家之間可以通用積分,這就顯著提升了積分的靈活性和實用性。比較著名的共通積分有d積分、T積分、Ponta積分和樂天積分。以d積分為例,電信公司NTT DOCOMO的使用者可以透過在便利店、超市、餐飲店等合作商戶消費累積積分,並在這些商戶中使用,非常方便。獨立積分則是由個別企業或商店發行的積分,僅限於在自家或指定商店使用。這種積分的使用範圍較窄,但企業可以靈活制定規則來激勵消費。例如,一些商店會為常客提供更高的積分回饋率,從而鼓勵顧客更多地光顧。
現在,越來越多的商鋪可以進行多次累積,一次購物,既賺了共通積分,又賺了獨立積分,甚至還有其他的疊加方式。記者經常在亞馬遜網站購物,起初對網站給的0.5%至1%的積分沒太在意。但因為購物次數多,累積金額也不少,就在半年前辦了一張亞馬遜信用卡。辦卡後立即得到相當於3000日元的獎勵積分,購物的積分比例也提升到2%,有時在促銷活動期間最高能達到10%以上。朋友建議再辦一個d積分會員,這樣超過5000日元的購物還能增加1%的獎勵積分。和半年前沒有辦卡時相比,如今賬戶內的積分肉眼可見地快速增加,隔一段時間就能直接用積分完成一筆金額不大的購物。果然被動接受積分和主動參與積分活動效果大不相同。
積土成山、積分成財
積分制能夠在日本如此普及,主要原因在於它為消費者和商家雙方帶來多重利益。透過獨立積分,商家能有效增加顧客忠誠度。每次購物獲得積分,讓消費者願意在未來繼續選擇同一商家。此外,商家會設定一個積分階梯,累積到一定數量的積分就能享受更高折扣,或用積分兌換禮品。為了進一步刺激消費者的購買欲望,商家還會設定所謂「積分倍增日」。消費者通常會在這一天集中購物,以獲取更多積分。這不僅提升了他們的購物體驗,還增加了商家的銷售額。特別是在當前物價上漲的環境下,消費者透過積分能夠在日常開支中獲得實實在在的優惠,從而感受到額外的滿足感。這種透過積少成多帶來的「隱藏財富」,使積分制成為許多日本家庭預算管理的一部份。
由於積分具有一定時效性,往往促使消費者在積分過期前再次消費,從而提高商家的復購率。例如,某些商家提供的「積分獎勵計劃」要求顧客在一定期限內多次購物,以便獲得額外的積分獎勵。此外,積分制為企業提供了豐富的數據收集平台。透過積分系統,商家能詳細記錄顧客的消費習慣、偏好和購物頻率。
都說買的沒有賣的精。商家心機滿滿的積分制促使消費者苦練「得分技巧」,做出極其有效的攢分攻略。每個家庭必須支出的固定費用,如房租、水電費、電話費等,當然可以透過銀行自動轉賬或在便利店支付。但如果將支付方式更改為積分卡支付,則每月能輕松積累大量積分。此外,一些公司還推出帶有積分獎勵的支付計劃。例如,一些電力公司與通訊公司合作推出的支付計劃,能讓消費者在繳納電費的同時積累積分或裏程。
同時,日本人對積分實行了專一加多情的原則。專一是指選擇集中光顧某一家超市或便利店,可以專註於在該店鋪累積積分,能夠更快地達到積分兌換的標準,避免積分分散。多情是指透過一次消費同時獲得兩種或以上的積分。例如,在接受T積分或d積分的商戶購物時,透過使用信用卡支付,消費者能同時獲得商戶的積分和信用卡的積分。這種方式能夠在每次消費中使積分收益最大化,是一種非常實用的積分積累策略。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服務提供商允許使用者將積分用於投資或捐贈。透過這些服務,消費者不僅能讓積分增值,還能以更低的風險嘗試投資。例如,T積分可以用於購買股票或基金,而d積分可以參與一些積分投資計劃。對於那些希望為社會做出貢獻的人,一些積分計劃還允許將積分捐贈給慈善機構,如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或日本紅十字會。
積分制已經成為日本社會不可或缺的一部份,幾乎覆蓋了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無論是透過日常購物積累積分,還是在支付固定費用、投資、捐贈時使用積分,積分都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多的選擇和可能性。▲#百家快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