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心靈

在成都建「圈」五年,鯤鵬讓智能化新風吹遍巴蜀大地

2024-09-28心靈

科技圈裏流行著「互聯網四大中心」的說法,即南邊的深圳、東邊的杭州、北邊的北京和西邊的成都。

深圳、杭州、北京幾乎沒有太大的爭議,這裏是國內著名的互聯網公司聚集地,有著國內排行前三的互聯網企業總部,單單一個北京西二旗就紮堆了數十家互聯網企業。

而成都憑什麽入選呢?

比較常見的解釋是成都的互聯網環境,騰訊、阿裏、字節跳動、京東、科大訊飛等都在成都設立了研發中心,特別是遊戲產業,在國內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其實還有另外一個視角:成都濃郁的開發者氛圍。

比如8月底舉辦的鯤鵬開發者創享日·成都站上,吸引了近1000位開發者線下參與,線上直播更是吸引了超過110萬開發者關註。不同於印象中的松弛和安逸,成都讓外界看到了開發者「用程式碼改變世界」的澎湃力量。

為什麽成都能夠成為科技創新人才、企業、要素集聚的新高地?也特許以從四川鯤鵬生態創新中心的發展中找到答案。

01 埋頭拉車,擡頭看路

每個區域的人都有著獨特的人文精神,四川人的特質恰恰可以歸結為兩個詞:既腳踏實地又開拓創新。

深耕當地的四川鯤鵬生態創新中心,不可避免地被四川的人文精神所影響。折射到生態中心的布局和區域產業使能上,四川鯤鵬生態創新中心在過去五年時間裏始終堅持「埋頭拉車,擡頭看路」。

「埋頭拉車」可以理解為生態構建的務實。

2019年8月7日,四川鯤鵬生態創新中心正式落地天府新區,首要任務就是尋找鯤鵬在當地的套用場景,錨定政務、公安、醫療、交通、園區、電力、金融、城管、教育9大領域進行套用示範。

2020年4月,成都市印發了【關於加快培育發展鯤鵬產業工作方案】,著重提到「將圍繞基於鯤鵬的硬件研制及產業化、軟件開發與套用推廣兩大主線啟動鯤鵬生態建設工作,到2022年實作300億元鯤鵬產業規模,到2025年實作500億元鯤鵬產業規模。」

2020年9月,成都鯤鵬計算產業聯盟成立,當天就為30多家鯤鵬產業的上下遊企業頒發了「四川鯤鵬生態夥伴證書」……當年全國24個創新中心的綜合營運指標中,四川鯤鵬生態創新中心排名第一,對接的合作夥伴數量增至556家,涵蓋套用軟件、中介軟體、大數據、作業系統等產業,「成都鯤鵬產業生態圈」初見雛形。

正是「埋頭拉車」的務實精神,四川鯤鵬生態創新中心短短一年時間就在當地紮下了根,並在接下來持續踐行「硬件開放、軟件開源、使能夥伴、發展人才」的生態策略,讓「產業生態圈」不斷做大、做深、做實。

「擡頭看路」對應的是產業創新的開拓精神。

時間來到2021年4月,經過超圖研究院與四川鯤鵬生態創新中心的通力合作, 「超圖雲GIS套用伺服器平台」率先完成鯤鵬的技術全棧適配,對比業界主流方案效能顯著提升,率先獲得鯤鵬Validated認證。

2023年11月2日,鯤鵬套用創新大賽2023全國總決賽在成都舉辦,來自全國各地的102個團隊參與了總決賽的角逐,包括國內50多所頂尖高校以及金融、營運商、政府等領域的優秀企業,代表著鯤鵬最前沿的創新套用。

把視角再放大一些的話,四川鯤鵬生態創新中心在過去五年裏多次協同企業赴深圳、東莞、重慶等地考察;開展了59場產業推介會,對接了212家企業,先後吸引電子資訊制造、智能檢測、雲服務等行業的19家企業落地成都。

誠如四川鯤鵬生態創新中心在落地時被賦予的使命:一邊扮演「加速器」的角色,幫助四川當地企業融入鯤鵬,建成全國鯤鵬生態策源地;一邊扮演「橋梁」的角色,推動當地產業的開放交流,吸引越來越多的優秀企業加入「成都鯤鵬產業生態圈」。

而開發者們在鯤鵬開發者創享日·成都站上表現出的熱情,就是最好的註腳。

02 陣陣新風,吹進蜀地

衡量一個「生態創新中心」的標準,除了入駐企業的數量、開發者的參與感,還在於能否為企業開啟「向上生長」的視窗。

在奔赴高質素發展高地、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積蓄發展新勢能的接力賽中,企業能否在數智化轉型中培植新優勢,不僅關系到企業的興衰,還涉及對區域產業轉型升級的成敗,重要性不言而喻。

沿循這樣的邏輯,擅長生態聯接、資源整合、使能服務的四川鯤鵬生態創新中心,無疑交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

曾在鯤鵬套用創新大賽全國總決賽斬獲金獎的雲和恩墨,就是一個典型案例。

多元數據庫時代,數據庫執行環境面臨三重挑戰,第一,數據庫種類多,執行與管理越來越復雜,第二,自主創新的軟硬件適配難、周期長,第三,國產數據庫試點走入深水區,核心業務系統對國產數據庫執行平台提出了高效能和高可靠的雙重要求。

成立於2011年的雲和恩墨,找到了相應的解決方案。為了抓住多元數據庫的時代浪潮,雲和恩墨在成都等地建立了研發中心,並推出了基於鯤鵬的自主創新數據庫一體化執行平台zData X,可以提供支持多元數據庫的高效能高可靠的執行平台。比如zData X透過BoostKit技術,在數據庫關鍵場景下的效能相比傳統架構提升25%以上;借助雲和恩墨多元數據庫管理平台的低程式碼能力,數小時便可完成數據庫運維能力的擴充套件。

目前zData X已經套用於多個行業,其中某省衛健委在zData X的幫助下構建了基於鯤鵬的全棧自主創新數據庫資源池,不僅滿足了高效能和自主創新的核心訴求,還在醫療行業的創新大賽中獲得了全國一等獎。

同樣的還有在四川「土生土長」的虹信軟件。

結合openEuler、DevKit和BoostKit等軟硬件產品能力,虹信軟件研發出了一套覆蓋全棧能力、適合全流程的解決方案,可以幫助企業輕松完成鯤鵬生態環境的遷移,快速構建自身的敏捷型套用。

參考虹信軟件技術架構師馬超所述:虹信軟件作為區域產業升級的助力者,正為企業的數碼化之路提供強大動力。虹信的軟件平台填補了市場空白,相比於傳統開發模式,效率可以提升30%以上,並能夠有效降低軟件後期運維的時間和成本,為企業數碼化轉型提供高質素支持。

相關的案例還有很多,這裏不再一一贅述。

新華網曾在報道中這樣形容四川鯤鵬生態創新:「四川鯤鵬&歐拉生態創新中心面向鯤鵬生態夥伴企業提供鯤鵬技術創新、產品孵化、人才培養、產品展示等服務,推動各行業套用系統向鯤鵬架構適配,共建數碼產業生態。」

截止到目前,四川鯤鵬生態創新中心的業務範圍已經涵蓋「適配認證、生態構建、產業聚合、聯合創新、社區貢獻、人才培養、軟件服務」七大板塊,為51家新區企業提供上雲服務,協助20余家企業申報成都市第一批科技專案……作為四川數碼基礎設施堅實的軟硬件底座,助力數智化新風吹進了巴蜀大地。

03 立根築魂,薪火相傳

經濟學雜誌做過一個叫做「腦力戰爭」的特別報道,認為市場化、全球化、資訊化的時代,人才是最受歡迎、最為短缺的資源。

放諸到高質素發展的語境下,功以才成,業由才廣,人才是創新的根基。「生態創新中心」的價值判定,也就多了一個新指標,即能否推動計算產業走深向實,為當地源源不斷地註入創新活力。

在四川鯤鵬生態創新中心紮根的五年時間裏,人才培養始終是營運的重頭戲,主要集中在兩個方向發力。

一是聯合當地院校進行人才培養。

內容包括聯合課程開發和教學、課外實踐活動、認證考試、創新訓練營等等,旨在透過產業界和高校的密切合作,以產教融合的方式協同育人,培養一批數碼經濟發展急需的高素質工程人才。

早在2020年2月,川大、電子科大、川師大、川大錦城學院、成都工業職業技術學院五所院校參與了全國首個鯤鵬計算HCIA線上孵化營;2022年6月的昇騰AI開發者創享日·成都站上,四川省首個「鯤鵬&昇騰產教融合育人基地」誕生,陸續簽約成都大學、西南民族大學、成都工業學院、西南科技大學、資訊工程大學等高校;教育部啟動的「智能基座」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基地中,吸引了四川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西南交通大學等四川高校加入……

除此之外,四川鯤鵬生態創新中心還積極推動鯤鵬優才計劃、昇騰眾智計劃等活動的落地,為四川高校搭建起學習實踐的橋梁。同時定期組織大型的鯤鵬人才雙選會等,為川內高校畢業生提供優質崗位,滿足當地企業的人才需求。

二是面向產業的人才孵化和培訓。

把高校人才視為「塔基」的話,想要培育出成熟的產業生態,還需要更多的「塔身」和「塔尖」人才。四川鯤鵬生態創新中心的做法是打造鯤鵬生態人才培養基地,讓更多的研發人員成為鯤鵬生態的「原住民」。

就像前面提到的鯤鵬套用創新大賽,四川組別已經連續四年斬獲全國金獎。傲人的成績背後,離不開面向產業的人才孵化和培訓。比如四川鯤鵬生態創新中心發起的2024鯤鵬金種子實訓班,來自川大智勝、中科院、振興、科來、華鯤振宇、達夢等25家企業的60余位技術骨幹參加了實訓,深入體驗了鯤鵬生態的最新技術成果,透過與技術專家的互動交流,獲得了寶貴的第一手經驗和知識。

五年的時間不算長,四川鯤鵬生態創新中心卻交出了一份長長的成績單:為3355人頒發了開發者證書,舉辦了50多場各類活動和培訓,覆蓋了20000多名開發者……點燃了人才培養的「星星之火」。

「創新驅動實質是人才驅動」,四川鯤鵬生態創新中心帶來的不僅僅是新技術和新生態,同時也播下了創新的種子。

04 寫在最後

五年前四川鯤鵬生態創新中心成立時,不少媒體在報道中用了「搶跑」一詞,有期待也有不解。

五年後回頭再看,四川鯤鵬生態創新中心走了前人沒走過的路,持續擴大中的「成都鯤鵬產業生態圈」正不斷釋放新的可能:傳統產業發出了新芽,新興產業逐漸屹立成林,未來產業悄悄紮下了根。

在新質生產力的號角聲中,四川正向「新」而行,滿帆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