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心靈

中國第五大湖巢湖,對合肥意味著什麽?

2024-10-23心靈

安徽省的湖泊主要集中在淮河與長江之間的江淮平原,包括瓦埠湖、女仙湖、菜子湖、武昌湖、官湖、龍感湖(湖北省占西部)、巢湖等,其中巢湖面積最大。

中國有五大傳統淡水湖,鄱陽湖、洞庭湖、太湖、洪澤湖、巢湖。

【巢湖】

巢湖古稱南巢、居巢湖,東西長54.5千米,南北最寬21千米,面積約780平方千米,居中國淡水湖第五位。巢湖像一只碩大的金元寶,中間凹進去一大塊,也像一只蝴蝶。

流入巢湖的河流有杭埠河、白石天河、派河、南淝河、烔煬河、柘臯河、兆河等,唯一的出口在東南部,經裕溪河註入長江。

裕溪河,呈西北-東南流向,由巢湖東南部流出,註入長江,長約60.4千米。

上億年前,今安徽境內有巢湖一帶逐步形成斷陷地形,大別山北麓的流水在這裏受阻,形成斷陷湖。隨著大量泥沙不斷流入湖中,巢湖面積不斷縮小,但今天仍然有約780平方千米。

【商湯將夏桀流放南巢】

古代傳說,巢湖有一個「構巢而居」的部落,湖中有一個島嶼。由於地處南方,中原稱之為南巢(今姥山島)。

姥山島位於巢湖西部,呈紡錘形,面積約1平方千米,最高海拔約115米。姥山島上蒼松翠竹,花柳相映,果木成林,如青螺浮水,或如一葉漂於水中。

公元前1766年(夏桀五十一年),商湯將夏桀流放到南巢。這裏只有土室數間,並沒有傾宮、長夜,更沒有成群嬪妃獻媚爭憐。

商湯令人每隔十天用船送一次糧食,平時再無一舟一船前來。

夏桀傷心忿恨,望著湖波嘆道:「孤悔不殺子履於夏台,致有今日也 。」

三年後,夏桀在抑郁憤悶中駕崩。殷鑒不遠,在夏後之世。

【巢湖與合肥】

巢湖今 合肥,在合肥市區以南,古代與合肥的歷史也聯系緊密。

古代南北對峙,北方拿下合肥後,必須直面巢湖,而巢湖東西較長,成了北人南下的天塹。巢湖以西,透過支流連著大別山,地形復雜,不利大軍穿行。巢湖以東,有裕溪河連著長江,然而北人不擅水戰,只能直線往東穿過丘陵地帶到歷陽,從歷陽東渡長江到馬鞍山。

從南方的角度看,水師可走長江-裕溪河-巢湖,在巢湖北岸登陸,拿下合肥,再北上取壽春,以淮河為界。

三國時,東吳占據長江南北兩岸狹長地帶,曹魏始終控制著淮河與長江之間的合肥,隨時進攻東吳狹長的江北防線。換言之,魏吳之間的戰略主動權,是掌握在曹魏手中的。

【合肥之戰,張遼八百破十萬】

東吳不拿下合肥,孫權就坐立難安。為了將防線北移,東吳不惜代價,五次大規模北伐,史稱合肥之戰。

215年(東漢獻帝建安二十年)八月,孫權率眾十萬來攻合肥,張遼在逍遙津大敗吳軍,險些生擒吳主孫權。

當時曹操的兵力主要在漢中、荊州方向,揚州方向的兵力較少,駐軍合肥的有蕩寇將軍張遼、折沖將軍樂進、破虜將軍李典、護軍薛悌,及七千余甲士。

曹操遠征張魯之前,給護軍薛悌留了密函:「若孫權親至,張遼、李典出戰,樂進守城,護軍勿得與戰。」張遼、李典兩軍各有三千人,樂進在荊州與關羽激戰幾年,只剩千余人。

張遼、樂進、李典三人素不睦,曹操預料到三人很難協調,只能兩位實力強的輪番出戰,留一個兵力少的守城。

面對孫權的十萬大軍,張遼連夜從三千將士中募敢死之士,得八百人,椎牛犒饗。

次日一早,張遼率八百死士出城突襲,孫權軍猝不及防,軍心大亂。孫權率親兵退到高處,以長戟自守。在這個過程中,張遼八百人殺得東吳軍混亂不堪。

孫權的心腹愛將偏將軍陳武,東吳十二虎將之一,拼死阻擊張遼,戰死,只有37歲。

陳武,揚州廬江松滋(今安徽宿松)人,身長七尺七寸(約1米78),為人仁厚,好施舍,許多鄉裏、遠客都來投靠。 陳武17歲就隨孫策渡江,授別部司馬。 孫策破劉勛,多得廬江人,組建廬江精銳,以陳武為督,所向無前。孫權即位後,陳武統領五校,督領五校,後拜偏將軍。

張遼取勝回城後,孫權攻合肥十余日,城不可撥,而東吳軍中有疫疾,便撤軍還。

孫權還不知道,魏軍的騎哨已經遠遠地觀察他很久了,張遼得到一個重要情報,孫權在逍遙津,且身邊兵馬最多一萬。

張遼怎能放過此等千載難逢的機會,如果一舉擊殺孫權,東吳群龍無首,或許唾手可得。

於是張遼率本部近三千步騎,突擊逍遙津。樂進兵少,本來守在城中,又不想張遼獨取大功,也率本部千余人跟隨其後。李典有三千人,但李典只有35歲,日後立功機會多,而且也怕東吳上演調虎離山之計。 後來聞張遼、樂進大勝,也率本部人馬殺了出來。

孫權有 親兵 虎士千余人,人人百裏挑一。此外還有橫野中郎將廬江太守呂蒙、討越中郎將蔣欽、蕩寇中郎將淩統、折沖將軍甘寧四人統本部人馬在此,總兵力一萬余。

甘寧率軍保著孫權渡河,河上並無橋梁,只有臨時搭建的兩條長板,幸而孫權騎術不錯,快馬沖過橋。

蕩寇中郎將淩統率領三百親兵掩護孫權,奮勇阻擊,三百人全都陣亡。淩統奮力殺死幾十個敵兵,身負重傷,估量著孫權脫險,才脫掉鎧甲潛入水中。淩統遊到南岸後,因左右親信盡死,悲不自勝。孫權權引袂拭之,安慰道:「公績,亡者已矣,只要卿在,何患無人?」兩年後淩統病逝,年僅二十九歲,疑似戰舊傷復發。

淩統的父親淩操追隨孫策興兵,每戰作先鋒首當其沖,領永平長,授破賊校尉。孫權時隨征江夏,先登進入夏口,斬殺黃祖的先鋒,輕舟獨進,中箭矢而死。14歲的淩操,為別部司馬,行破賊都尉,統領父親的部曲。赤壁之戰後,淩統授蕩寇中郎將,遙領沛相,取荊州三郡時任右部督,是江東十二虎將之一。

此戰之後,曹魏的張遼遷征東將軍(軍職二品),位居曹魏將領之首;樂進遷右將軍(軍職二品);都亭侯李典益封100戶(總食邑300戶)。

張遼八百破十萬,名震江東,小兒聞張遼之名,不敢啼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