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問的好認真啊,不得不認真的嘗試回答一下。
1、個體差異,個體差異,每個人都不一樣,每類人都不同。
2、這是一個結合了生理學、社會心理學、情緒、動機、行為、心理、認知等一系列因素的問題。
3、相信愛,相信希望,相信自己;努力學習,努力進步,努力去愛人與被愛吧。
以下,從多個角度嘗試分析一下原因,排名無先後,做不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就盡量多列舉可能性吧,豐儉由人,各取所需就好。
可能性一:痛苦不甘
2003年,神經學家Naomi Eisenberger和Matthew Lieberman進行了一項實驗。第一個測試是讓受試者觀看前任的照片並回想分手經歷,再請他們觀看朋友的照片,並回想最近一次相處的美好經驗來做比較。第二個測試與身體疼痛相關,受試者的左前臂受到熱刺激,有熱到會痛的刺激,也有溫暖的刺激。在兩個測試中,研究人員利用fMRI偵測受試者的大腦,借由比較腦中活躍區域的變化,觀察社交挫折與身體疼痛的關聯。結果發現, 人際受挫與熱刺激引起的痛苦相似,顯示人際受挫(心痛的情緒)與身體疼痛的神經回路有重疊性。
實驗結論: 失戀 (可歸類於 人際關系受挫 )可能是所有情緒中最能引發身體痛苦的。
好,痛苦了,怎麽辦?必須得做點什麽!尤其是 沖動 類別的!
比如瘋狂的聯系?不屈不撓的主動靠近?這些都有沖動的特性。
這個可能性,最大的特點是心理-生理-心理-行為。中間含了 激素、情緒、機制、行為 等概念。
可能性二: 動機+挫敗感
- 動機(Motivation) :使個體活動,並促使該活動朝向某一個目標進行的 內在心理歷程 (張春興,1991,現代心理學)。
-動機激發行為,行為也會反過來刺激產生新的動機。
-動機促使目標達成前的行為維持,目標沒打成,動機就一直還在。
-分內在和外在:
1)內在動機 包含為 驅力(drive) 和本能以及特定學習行為。驅力是源自於滿足生物的需求。當需求無法被滿足時,會產生驅力,而驅力促使生物產生行為來滿足需求,使其能夠生存。
好奇心、成就、認同感與互惠感 ?這些都是常見的內在動機。
2)外在動機 是個體外在的刺激或誘因,意指個體行為非受行為本身導致的後果所影響,而是 受行為以外的因素或獎懲所影響 。根據心理學家Tim Kasser 和 Ryan 的理論,外在動機的產生不在於活動本身,而是活動所帶來的結果,通常與 追求名利、物質的擁有、地位、財富、形象 等有關,底層邏輯是是受 安全感、自我保護 的心理需要所驅使。
-心理學理論中跟動機相關的有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耶德二式定律等。
大白話: 動機,動力,驅動力,分自己給的和外部刺激來的。努力學習是為了自己?這是內在動機。努力學習是為了拿獎?沒獎勵就不學了?就是外在動機。 很清醒,想追求愛,想跟人結婚生子幸福陪伴走完一生,就是內在動機;模模糊糊,被催婚了,受不了壓力了,條件差不多了就在一起吧,就是外在動機。
所以,忍不住聯系對方,是行為。背後是動機,是內在動機,有內驅力。
喜歡對方,想在一起,要追求,要復合,要追求愛,也是內在動機。
為啥?我還是不甘心,萬一他是逗我的呢?
萬一是我努力的還不夠呢?
明明他回復我了,就是還有可能性,我得相信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然後!
結合上面的耶德二式定律來看, 動機有了,行為有了,結果是不如意的。
就會陷入一種更復雜的情緒之中。能感受到的有痛苦糾結僥幸不甘等,還有很多。比如:羞愧?挫敗感?自我懷疑?自我否定? 等。
可以換個例子理解一下:
考研,沒考上。一般傷心,或者因為知道自己水平、沒有太高期待所以沒有很傷心。
如果是模擬考試差不多這個水平,沒考上,會傷心難過的程度加深吧?
如果是復讀了幾次,上了特訓班,包過的,但是
可能性三:被剝奪感
被剝奪感 是一種心理狀態,指的是個體在情感、社交或物質等方面感受到的缺失或不足,這種感受通常伴隨著不安、憤怒和沮喪等情緒。被剝奪感可能源於多種情境,包括但不限於家庭、工作、親密關系等。為什麽難受?難受的心理機制是什麽?
因為 本來屬於我的,現在不是我的了 !
得到之後的失去比從未得到時比起來要難受得多。
曾經海誓山盟甜言蜜語,曾經近到共同呼吸。
曾經花前月下雪月風花,曾經以為可以白頭偕老。
但是,真的是有時候一轉身,一回頭,就是一輩子。
這是一種失去掌控的感覺,是完全被動的感覺,是極度沒有安全感的狀態。
所以,難受,是正常的。
開玩笑的講,誰失戀了不難受啊,真有這樣的人可能朋友們還誰說:這人心真大,沒心沒肺的,沒多走心吧?
只要走心了,真摯且熱烈過,看看小孩子自己心愛的玩具被別的小朋友搶了是什麽狀態,大人也一樣的心境。
得不得已情不情願歇斯底裏聲嘶力蠍,憤怒悲傷安靜壓抑羞愧不甘自我洗腦尋找替代。
看起來像不像一股能量橫沖直撞,不知所措。不知所措的具體表現因人而異罷了。
可能性四:自我防禦機制
真的放下了嗎?
真的放下了為什麽會害怕重蹈覆轍?
真的放下了為什麽還會看到別人故事有尷尬的情緒?按說尷尬是自己被關註時才產生的復雜情緒哦。
有沒有可能是「昇華」(自我防禦機制的概念)了?從那個痛苦裏跳出來,變成研究這個機制、分享給更多人、更理性的接受和成長?
有沒有可能是 「理智化」 了? 「情感隔離」 了?因為痛苦,所以想回避,有種置身事外的解脫感,但被忽略或壓抑的情緒其實還一直存在?
不能再講啦,其實上面的幾個問題顯得很失禮,可能會引起不適哦,不好意思,先道歉啦,不是故意的,只是在講這個可能性。如果願意相信的話,那就是醫者父母心,因為不想看到這樣,所以先把不好聽的話講出來。底層邏輯是如果總是走不出來、總要摔倒,還是挺需要從根源上解決問題的。
最後,有沒有什麽方法可以一蹴而就不用受這種情緒折磨?
真的是因人而異。
有人是快速尋找一段新的關系,當年網絡挺火的一句:替換檔比刪除檔徹底的方式;
有人是消沈低迷,嚴重甚至抑郁走不出來,只能靠時間慢慢療愈;
有人是轉移註意力,出去玩,買東西,發展興趣愛好,等;
有人是借住酒精尼古丁燈紅酒綠紙醉金迷,等等。
這個東西一定跟生理有關,但是不想講,如果人沒了感受痛苦的功能,其實也不會感受快樂了。
酸甜苦辣鹹,七情六欲苦,或許精彩一點才不枉此生?
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