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心理學沒有對「空心病」的統一解釋
2016 年,當時還是北大心理咨詢中心副主任的 徐凱文 ,在一次教育界會議上,做了一場【時代空心病與焦慮經濟學】主題演講, 首次提出了「空心病」的概念 ,從學術上下的定義為 「 價值觀缺陷所致心理障礙 」 。
也就是說,「空心病」也 屬於心理障礙的一種 ,但是無法巢狀在目前心理病癥的任何一類之中。
「空心病」的癥狀看起來雖然 像抑郁癥 ,但是治療抑郁癥的 藥物 ,雖能短期改善患者的睡眠、情緒等表現,但 無法消除 患者長期的「 心理空虛感 」。
「空心病」的常見癥狀: 焦慮、孤獨、失去自我意識、追求外部認可、害怕被評價、自我否定和厭惡、自殺傾向 ,這些癥狀中的每一個,都能在傳統心理病癥中找到對應的解釋和治療方法;
但是傳統的心理療法,卻無法徹底根治「空心病」。
這樣來看,「空心病」在心理學上似乎是一種很新的現象。
但其實,早在1857年,法國詩人夏爾·波德萊爾(Charles Pierre Baudelaire,1821-1867)發表的詩集【惡之花】(Les Fleurs du mal)中,就描述了一種令人 筋疲力盡的空虛感 。
1951年,美國社會學家塔爾科特·帕森斯(Talcott Parsons)在他的社會學概念 「失範」(anomie)中,將這種 麻木和內心死亡 的感覺,與 「人們內心缺乏一套共識規範」 聯系起來。
1999年,法國精神分析學家 安德烈·格林(André Green)在他的著作中寫道 「許多 絕望和空虛 的病人體內又一個‘死去的母親’ 」 ;格林的 「死亡母親情節」 為 「 內在的空虛 」 提供了 精神分析 視角的解釋。
「空心病」隨著社會劇烈變遷而出現
可以確定的是,無論是在中國還是西方,「空心病」的批次產生,都是伴隨著劇烈的社會變遷而出現的。
美國年輕人也存在類似困境,他們迷失在飲酒和派對中,以此掩蓋 內心的無意義感 ,以及 對未來的恐懼 。
而中國的「空心病」問題,也不是 2016 年才首次發生;
1980 年代的 「潘曉」 們,剛經歷了一場難以言說的創傷,心中也 充滿了對未來的迷茫、困惑 ,那時的青年人們也經歷了一場 「 人生的意義究竟是什麽 」 的全國大討論。
四十年過去,中國又經歷了一輪劇烈的社會變遷,於是「空心病」再次集中出現。
不過這一次不同的是,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已經得到大幅提高,青年人無需再為基本生存發愁,於是開始思考 「我的人生意義到底是什麽」 。
「空心病」核心病因在哪裏
目前多元的文化環境裏,對於學生的評價標準卻是出奇的單一:考試成績。
為此,學校、家庭和社會都預設講求孩子 教育利益最大化 ,
學校中,教育商品化,教師優先完成自己KPI,偏離 「傳道授業解惑」 的本職,忽略了對學生體育、美育、品德的教育;
家庭中,父母功利化,忽視孩子言行,對孩子缺少關愛,只關註成績;
社會中,利益短期化,社會極速變遷,普遍追求 「賺快錢」 「即時回報」 ,而這樣的社會趨勢又透過新媒體 「放大器」 效應,廣泛傳播給感覺到迷茫、空洞的人們,加重了他們在把自己與其他人比較過程中產生的空心問題;
長期受到這些 功利化教育觀 的影響,學生們會對自己產生不滿足感,總想著還能做得更好,但實作目標的日子卻似乎遙遙無期,因此容易滋生出 「不知道自己要成為什麽樣的人」 「人生都是在為滿足別人而活」 的情緒。
最終,學生們不堪重負, 內心長期積累的不安、迷茫、空洞徹底爆發,甚至更嚴重的自我傷害 。
哪怕是一部份看似有 「想法」 「主見」 的孩子,他們的很多計劃也都是非常 「現實」 「功利主義」 的,因為那些計劃也是來自於父母和老師功利化的建議。
從這個角度看,「雙減政策」 的出台很及時,卸下了學生身上的 「課外補習」 負擔;
但卻沒有從根本上改變三方預設已久的 「一切向成績看齊」 的畸形教育理念。
所以「空心病」問題,從 2016 年發現至今,已經過去快 10 年了,相關的人命代價不減反增,人們的討論越來越頻繁。
這就足以證明,導致「空心病」的核心病因,依然存在著,並且未來將需要相當長一段時間來解決。
「空心病」問題比想象的嚴重
從典型的青少年探索生活意義(存在主義)的角度來看,人們在青少年期和成年早期,剛剛獲得 抽象和象征性思維的能力 ,他們會提出關於 生命意義 的大問題,這很常見。
他們一邊 尋找生命的意義 ,一邊 懼怕著世界的復雜性 ,因而會 產生一些憂慮 ,都是階段性的正常現象,隨著個人發展成熟,這種憂慮會消失。
然而 「空心病」並不是青少年在自我探索時產生的正常憂慮 ,家庭、學校、社會三方形成的 「功利化教育」文化壓迫 從孩子出生就已開始默默發生。
「空心病」在「獨生子女」群體中更普遍
「感謝」 國家政策,現在大多數青少年是 獨生子女 ,這意味著他們是 父母唯一的希望和傳承 。
而父母固有的 「集體主義」 認知,會要求孩子為了家庭、家族的未來而奮鬥,忽略了孩子的自我和個體發展,因此獨生子女的「空心病」問題會更嚴重。
臨床案例中,許多年輕人因為無法滿足父母的要求而抑郁。
「空心病」與「自我感」缺失強相關
心理學上,孩子的 「 自我感 」 需要從小培養。
怎麽才能培養一個人的自我感呢?
就是 3 歲之內,父母能夠全神貫註,以孩子的需要來對待他。
從孩子出生,我們就要把他當做一個 完備的人 來看待,他的身體裏裝滿了各種需求,他最懂自己需要什麽。
好的父母能辨識出孩子心裏的想法,能猜出孩子的需要, 當父母能夠猜出並滿足孩子這些需要時,孩子才會感覺到自己作為一個完整的人被這個世界接納了 。
不好的父母只根據自己的想法去安排孩子,勒令孩子去學這個學那個,孩子的自主感其實在這個過程中被破壞掉了。
這樣不好的教育環境, 用自己的主張壓迫孩子 ,會 導致孩子的內心人格無法生長 。
於是長大的青年們看上去是個十八九歲的大人了,其實內心非常弱小;
空心病就像是一個 大人退回到了嬰兒非常弱小、無力的狀態 ,並期待外界環境能夠再次 理解 他。
所以 心理學上常講,幫助一個人最好的方式,不是去教化他,而是去理解他。
寫於 2025-01-12
學無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