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爾·卡耐基在他的觀察研究中發現:任何評判,教訓,指責,都會使人因感到自尊受傷,處於自我防衛的狀態裏,對他人反感。
所以, 對帶有評判類的話語感到厭惡,其實是一種普遍存在的心理現象,本質是在維護自尊。
批評,會啟用大腦的痛覺區域
在一些神經科學研究中,批評,侮辱等負面反饋會啟用大腦中的痛覺區域。
如杏仁核,它是大腦中對負面刺激特別敏感的區域。當我們感覺自身受到威脅或批評時,杏仁核就會快速啟動「戰鬥或逃跑」機制,讓我們對負面情緒的反應更加強烈且持久。
所以也可以說, 這是一種保護機制,讓我們在面對負面評價時,透過排斥反應,來避免我們遭受更多情緒感受上的傷害。
批評,常常是對個體自尊的攻擊
如在工作場合,因為粗心做錯了一件事時。
有的人說:「為什麽你這點小事都處理不好,腦子用在哪裏了?」
另一個人說:「我發現表格有問題,你要不要和我一起再核對一下,看看哪裏出了紕漏。」
兩相對比,你一定會對上一種表述方式感到不適,因為對方把言語表達的重心,放在你這個人身上,透過攻擊你的缺點,不足,否定你的能力,認知和想法,侮辱你的品性,來表達自己的憤怒和不滿,要求你對事件進行負責。 說白了,你因自己的過失,成為了對方負面情緒的背鍋俠。
而另一種表達方式,把言語的重點放在事件本身,並沒有對犯錯的你進行能力上的抨擊和否定, 弱化了對處理事件個體不足的關註度,其本質是認可你之前的努力,最終目的是希望和你一起,盡快把事情處理好
因為沒有帶入自己過強的情感宣泄,所以即便責任方是你,你也會欣然接受,因為你接受到對方友善的資訊。
由此可見, 當批評言辭威脅到我們的價值感和自尊心時,必然會引起我們強烈的情緒波動。
回到問題本身,為什麽對方幫助了你,但你對他沒有好感?
問題就出在:幫助的表現形式和幫助最後呈現的結果,是兩件不同的事情。
你得到了改變不假,但你也因此受到了傷害,這個事實是不能忽視的。
所以,面對這樣的境況:
這件事至少證明了一點,對方當眾批評你的做法,對你而言不適用,你也不喜歡。
這是你的弱勢部份,但也是你真實的內在感受與需求,既然被呈現出來,就要學會即時表達和傳遞。
如果你們關系沒有那麽差 ,偶爾也能開個玩笑,那可以直接向對方表達:「我感激你想幫助我的心,它的確對我受益匪淺,但下次可以換個方式嘛?當著太多人指責我,我感到很難受,感覺自己很沒用。」
但如果彼此關系很僵持 ,那就更不需要顧慮太多,下次見面直接表達自己的不滿,告訴對方:「上次謝謝你,但我認為你那樣的做法不尊重我,下次請換個方式溝通。」
接受自己被傷害的事實,才有能力向他人表達痛楚和不滿。
而這一步的改變,能為關系創造不同的溝通模式,讓彼此意識到:表達不滿的方式,不是只有批評這一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