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束世界排名後,樊振東、陳夢的分量還在上升。
2024年12月27日,巴黎奧運男單冠軍樊振東、女單冠軍陳夢先後在微博聲明:結束世界排名,結束所有IFFT(國際乒聯)和WTT(世界乒乓球職業大聯盟)認可的賽事,並附上了已簽名送出的書面通知。
這意味著,今後我們難以在國際賽場球台上看到兩位奧運冠軍——對27歲的樊振東、30歲的陳夢來說,眼下仍算得上是當打之年,激流勇退的異常之舉隨即引發關註。
兩位奧運冠軍並非不再戀戰。樊振東明確自己不會退役,2024年12月31日,他代表上海隊參加了乒超聯賽,2025年,他還將參加全運會。陳夢也說,依然期待在賽場相見。
樊振東和陳夢發表結束世界排名的聲明
他們解釋:一方面,巴黎奧運周期遺留了巨大心理壓力,還無法負荷每一次高強度賽事,緊接著挑明,迫於WTT「不參賽就罰款」的新規,個人無力承擔,只好結束世界排名。
至此,WTT強制參賽規定和懲罰機制引發爭議。樊振東的微博下,至少5位外國乒乓球運動員聲援。
如果把樊振東和陳夢的決定和舉動輕描淡寫為「個人選擇」,局外人就無法理解,樊振東參照歌詞發出的弦外之音:「It’s time to try defying gravity」——是時候試著反抗重力。
不參賽即罰款,球星竟沒有參賽自由
樊振東、陳夢和ITTF、WTT最直接的矛盾在於:不參賽即罰款。
在2025年賽歷中,有37場賽事。當中的大獎賽、冠軍賽、總決賽是重中之重,而WTT規定,高排位選手自動入圍參賽名單,強制性要求參賽,除非有醫生簽署的傷病證明,否則將面臨處罰。
對於「Top10」的樊振東和陳夢,如在單打退賽,要繳納5000美元罰款,要是開賽前不足一周的時間才退賽,還要額外交1000美元延遲退賽罰款。
除了罰款,還有賦零分處罰。一旦被賦零分,意味著未來1年內,無法透過奪冠來消除賦零分記錄,將直接影響其世界排名和重大賽事的參賽資格,迫使運動員「全勤」參賽。
由於在巴黎奧運會後缺席多項WTT賽事,樊振東、陳夢已5次被賦零分。
「在巴黎周期高強度的備戰過程中,我的身心都承受著非常大的壓力,同時隨著備戰強度增加不斷而來的傷病讓整個過程變得異常的艱難……奧運結束後,前期一直高強度的身體訓練以及精神緊繃,在那一刻堆積到了頂點,我需要一段時間來調整自己的身體狀態。」陳夢在聲明中寫道。樊振東也提及,「巴黎周期遺留了巨大心理消耗」。
樊振東、陳夢發聲後,WTT回應稱:高排名球員自動入圍參賽名單,不是新規定。自四年前WTT成立以來一直沿用至今,這種模式與其他職業體育運動的既定做法一致。對不參賽球員的處罰,旨在確保球迷、組織者、賽事合作夥伴和轉播合作夥伴能夠看到世界頂級選手參賽。
WTT官方聲明中指出,規定從四年前沿用至今
對此,樊振東再次回應:「確定此前從未被官方告知過退賽要罰款……我本人是上周接到的正式通知,說明年(2025年)起WTT會嚴格執行最新頒布的處罰規定。」
樊振東再次回應
對比其他職業比賽,不參賽就罰款,確非WTT和ITTF首創,存在於諸多職業賽事中——因為雲集高水平球員,保證世界冠軍含金量、提高比賽可看性,是賽事主辦方和觀眾樂見的。
但對運動員來說,尚且不論在密集賽事裏,連續高強度訓練和比賽的體力傷病、精神壓力是否損害了運動員最基本的安全和健康,光就強制和懲罰規定本身,就有許多值得留意的關聯細節。
獎金與罰金
對「三小球」(網球、羽毛球和乒乓球)橫向對比來看,首先,同樣是「強制入圍和不參賽罰款」,網球的規定細節更人性化,即便只是相對的;其次,羽毛球的強制參賽和處罰同樣招致爭議;最後,三小球之間的獎金激勵、球員待遇差異很大,也影響參賽積極性。
南風窗查詢細則發現,職業化程度更高的網球,豁免條款更人性化。除了因傷退賽,據ATP巡回賽(2019)規則,如果選手年齡超過30歲、有12年的職業比賽經驗、打了600場比賽,每達成一條,就可以跳過一次大師賽。如果3項都達到了,可不受強制約束——但擁有這一豁免權的選手其實極少。
不過,新聞報道中,有不少網球世界冠軍以「疲勞」為由退賽,而不需要到更嚴重的「因傷退賽」。
祖高域因身體疲勞退賽
就罰金而言,網球的所有懲罰規定列表裏,罰金在150美元~1000美元之間,「未出場」的罰金為1000美元。再看羽毛球超級系列賽,退賽的罰金和乒乓球一樣,也是5000美元。
對此,羽毛球運動員也有怨言。2024年年12月,丹麥羽毛球名將安賽龍質疑世界羽聯:「我曾多次嘗試在生病或受傷時,送出檔證明身體狀況不適合比賽,但依然每次都會被(世界羽聯)罰款。」
2024年8月,中國台灣羽毛球選手戴資穎,就因為罰金制度,帶傷參加日本公開賽,導致傷勢加劇,比賽中途退賽,球迷也批評懲罰規定。更早之前的2012年,林丹休息半年,被罰12.5萬元人民幣,花錢買假期。
但相對而言,乒乓球最不禁罰。因為乒乓球的罰金最多,獎金卻是最少的。
2024年,四大網球公開賽的獎金池都超過了5000萬美元,最大的是美網公開賽,單打冠軍獎金達360萬美元之多,一輪遊的單打選手也能拿到10萬美元。
2024年美國網球公開賽獎金
羽毛球,2024年總獎金池最大的是BWF世界巡回賽總決賽:250萬美元,單打冠軍的獎金是20萬美元。
2024年,羽毛球BWF世界巡回賽冠軍獎金為20萬美元
乒乓球,2024年的WTT賽事中,總獎金池最高的比賽是中國大滿貫賽,為200萬美元,單打冠軍的獎金為10萬美元,僅相當於網球一輪遊的水平。另一個數據對比是,WTT僅此一賽的門票收入就進賬6000萬元人民幣(約820萬美元)。
2024年,乒乓球最高獎金賽事的冠軍獎金為10萬美元
獎金是運動員職業化生存的經濟支撐,世界排名前10的瑞典乒乓球運動員莫立加德曾提及他的處境——
——WTT巡回賽雖然可以上升排名,但一切都需要運動員自己出錢,打越多巡回賽,花的錢就越多。「我很多朋友負擔不了,我們也知道這些比賽很重要,但我們沒有足夠的資源去。巡回賽中會有獎金,但其實我們大多數比賽都是不掙錢的……我們也為俱樂部打比賽,有月薪金,俱樂部和贊助商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這樣我才能參加巡回賽。」莫立加德說。
而在WTT2025年的規定當中,在同一賽事周,若球員放棄WTT賽事,轉而參加非WTT賽事,會面臨加重罰款。而照賽歷,成人組月均有3場賽事,俱樂部比賽、職業聯賽只能見縫插針或沖撞——排斥性罰款將加重運動員的經濟負擔。這或許解釋了為什麽歐洲運動員相繼聲援,法國乒乓球運動員西蒙·高茨感慨:「如果人們終於能意識到這對運動員是多大的負擔,真的再好不過了。」也印證了前國乒運動員程靖淇在直播中的評價:「樊振東是站在一定的高度,做一件為全世界運動員著想的事,去為運動員爭取人性化的對待。」
法國名將勒布倫感謝樊振東為乒乓球專案所做的爭取
強勢WTT
WTT,全稱世界乒乓球職業大聯盟,名字聽起來像個非盈利機構,其實是ITTF控股的一家商業公司,營運乒乓球商業賽事。中國乒協主席、國際乒聯第一副主席劉國梁,任WTT理事會主席。
WTT很年輕,它創立於2019年,從2021年開始舉辦賽事,之後迅速擴張,2022一年就辦了58場商業賽。
然而,作為一家初創商業公司,卻對全世界運動員提出強制參賽、向運動員收取罰款、強化排他性條款,WTT的強勢從何而來?
核心在於世界排名:WTT透過賦予賽事積分影響運動員在ITTF的世界排名,運動員以此爭取奧運會、世錦賽等頂級世界級賽事的入場券。
樊振東、陳夢結束後的ITTF世界排名
一個直接證明就是:中國乒協公示的巴黎奧運中國乒乓球代表隊選拔辦法中,單打選拔積分由國際乒聯單打世界排名積分+指定期限重大國際比賽獎勵積分——兩項積分都與WTT賽事緊密捆綁。
不僅如此,央視乒乓球專項記者李武軍分析指出:同樣的世界級賽事,四年一次的奧運會,冠軍積分2000分,兩年一屆的世錦賽,冠軍積分也是2000分,而一年四次的WTT大滿貫賽事,每次都能積2000分,商業賽事的積分被過度提升。
李武軍分析,商業賽事的計費被過度提升
換句話說,WTT賽事是獲取積分、提高排名的快速通道。
另一邊,WTT的商業化營運圍繞「球星效應」展開。2024年,WTT 北京大滿貫的門票收入達6000萬元人民幣,曾因其「堪比演唱會門票」的高昂票價引起球迷不滿。
此前2022年,WTT的董事陳欣透露機構四大收入來源:當地政府撥款、贊助權益、門票收入、賽事配套。
2022年度財報中,ITTF比上一年增收了82%,尤其肯定了WTT引入外部投資的重大貢獻,並對其未來財務增長保持樂觀,可此後ITTF和WTT的財務審計資訊尚未公開。
2024年12月28日,在回應樊振東、陳夢結束世界排名的聲明中,WTT提及了一條更新資訊:2025年,WTT的總獎金池將增加20%。而一並提醒的還有:將對同期參加非WTT乒乓球賽事的球員進行更高罰款。
對此,西蒙·高茨在社交媒體說:「不接受聲明,什麽都沒改變。是時候做出真正的改變了。」
西蒙·高茨表示不接受WTT的聲明
1月3日,ITTF回應:將收集運動員的反饋意見,並審查現有規定。
這會帶來真正的改變嗎?
被犧牲與忽視的心理健康
在結束聲明發出後,粉絲們很容易歸咎WTT「不參賽就罰款」,而忽略另一個困境:健康。
陳夢用了許多文字,道出自備戰巴黎奧運周期以來的身心壓力,包括「高強度的身體訓練」「精神緊繃」和「不斷而來的傷病」。
盡管樊振東一筆帶過,稱之為「巴黎周期遺留了巨大心理消耗」,但國乒男隊前教練吳敬平公開的奧運年和樊振東的聊天記錄表明,心理和技術是他需要的支持。
吳敬平公開的與樊振東的聊天記錄
傷病和心理壓力,已經超出運動員平衡體力和WTT賽歷的範疇。質疑WTT罰款規定之余,我們其實更要問一句:過去這一年,尤其是缺賽近半年裏,樊振東、陳夢究竟過得好不好,累不累?
運動給人健康,但對競技體育裏的運動員,訓練和比賽常常是相反的「健康威脅」,而除了傳統的傷病,心理健康更容易被忽視。
在運動員、球隊、協會、賽事組織者、商業合作夥伴、媒體組成的大聯盟裏,運動員面臨著其他角色沒有的三重壓力:追求完美競技表現的壓力、勝出者和參與者之間的巨大獎勵落差、達不到期望的痛苦。
大阪直美是網球明星,24歲的她就拿了四次網球大滿貫冠軍、曾登頂世界排名。2024年產後重返賽場時,她袒露了自己的脆弱:「這是一個充滿戲劇性的詞,但每次我輸了,我的心就像死了一樣。」
2024年,大阪直美產後復出低迷期,透過社交平台袒露:「我覺得無法支配自己的身體,會打丟那些不應該打丟的球,擊球力量也沒有記憶中那樣強勁。」
而早在2018年美網奪冠之後,大阪直美就陷入了長期抑郁。她說自己性格沈悶內向,和外界交流以及面對媒體時,時常感到焦慮和壓力,「我們總是坐在那裏,被問一些已經問過好多遍的問題,或者是會讓我們產生自我懷疑的問題」——而配合賽事組織方出席新聞釋出會是一項硬性要求。
2021年法網期間,大阪直美因心理健康問題未出席新聞釋出會,被罰款1.5萬美元。大阪直美沒有讓步,「如果組委會一直保持‘你得出席釋出會,否則就會被罰款’這樣的態度,一直忽視運動員的心理健康,我只能發笑。無論如何,我希望我的罰款能進入心理健康的慈善組織。」
而此後,四大滿貫聯合發表聲明,如果大阪直美繼續拒絕參加新聞釋出會,將面臨取消比賽資格、高額罰款甚至禁賽的加重懲罰。而當時一些媒體站在了賽方一邊,對大阪直美的評價是:被寵壞了的偶像。
大阪直美
這印證了運動員的心理健康如何被忽視和嘲諷——2019年,英國對2895名現役頂級運動員的研究就發現,34%的運動員存在抑郁情緒。
美國律師兼作家約翰·韋斯頓·帕裏長期關註運動員的處境,他新寫了一本【體育的負擔】,探討「運動員如何以及為何與心理健康作鬥爭」,批判觀賞性體育理當被質疑甚至譴責的價值觀。
帕裏認為,以財富和名望為誘餌,觀賞性的競技體育演變成復雜而精致的商業活動。同時,在傳媒助推下,公平競爭、拼搏與超越、誌願精神的敘事深刻影響了公眾對觀賞性體育的看法。
於是,人們往往不加批判地美化競技體育,視為只提倡美德而沒有明顯瑕疵的活動,掩蓋了它的缺陷、商業貪婪和隱形暴力,成為運動員精神壓力的根源。
精湛技術、冠軍榮譽、名氣與財富是以犧牲健康、忍受痛苦為代價的。但關於這個代價的故事,越來越少被講述,反倒運動員的媒介形象總是精神昂揚、意誌堅強,是羞於袒露壓力和焦慮的。
正是這些忽視、偏袒、選擇性呈現和缺乏監督,使得保護運動員健康的社會力量大大減弱。
「這種扭曲的現實不僅適用於運動員本身,也許更適用於那些本應培養和訓練他們的人……這樣的體育文化是心理健康和情感健康的克星。一旦這些運動員的運動生涯趨於結束或大大減弱,心理健康護理和治療往往會減少,甚至完全消失,讓運動員自己照顧自己。」帕裏寫道。
耐人尋味的轉變
一些變化在個體選擇中出現。
不僅是樊振東和陳夢敢於袒露心理壓力,拒斥強制參賽和懲罰規則加重精神負擔,更在於完成為國征戰任務之後,他們開始關註自己,拿回主動權。
2024年8月,巴黎奧運會羽毛球女單亞軍獲得者何冰嬌結束世界排名,不再參加國際級別比賽,並結束了國家隊。11月,巴黎奧運羽毛球混雙冠軍「雅思組合」裏,鄭思維宣布結束國際賽事。剛剛過去的元旦,搭檔黃雅瓊,也向國家隊送出了結束申請。
巴黎奧運羽毛球混雙冠軍「雅思組合」鄭思維、黃雅瓊
5名世界冠軍裏,樊振東、鄭思維、何冰嬌都只有27歲,陳夢和黃雅瓊也不過30歲,和賽到36歲的馬龍、37歲拿下20個世界冠軍的林丹相比,這群「90後」似乎不再迷戀世界舞台。他們甚至不約而同地都把巴黎奧運當成自己最後一屆奧運——這是一個耐人尋味的轉變。
在他們的告別聲明裏,這群青年面向公眾樂觀寫下的話裏,也流露出明顯的壓力——除了傷病、心理壓力和年齡,還有與家人聚少離多、動搖的信心好勝心、「冠軍」標簽外的可能性。
在這個意義上,「It’s time to try defying gravity」(是時候試著反抗重力),樊振東參照的這句歌詞,有不滿規則之外的其他意涵。這句歌詞出自音樂劇【魔法壞女巫】,講述了一個極富魅力和力量的故事。
【魔法壞女巫】劇照
主角艾爾法巴個性火爆,因為發現大巫師是編織謊言、掌握權力的騙子,不願低頭的她被人誤解為「壞女巫」,而當她最後掙脫束縛,獨自翺翔,她唱的是:
I'm flying high defying gravity, and soon I'll match them in renown, Unlimited。
No wizard that there is or was ever gonna bring me down.
從古至今,沒有哪個魔法師能把我擊垮。
她唯一的好朋友送來祝福:I hope you're happy。
作者 | 南風窗記者 陸茗
編輯 | 向由
值班主編 | 吳擎
排版 | 阿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