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玉米是中國種植面積最大、總產量最高的農作物,由於長期受限於缺乏快脫水的玉米品種,機械粒收水平較低。中國科學家經過11年研究,發現一種能夠顯著降低收獲期玉米籽粒含水量的基因及其分子機制,為玉米籽粒直接機械化收獲,奠定了重要理論基礎。台北時間11月12日,該成果在國際學術期刊【細胞】發表。
△居中者為華中農業大學教授嚴建兵
目前,中國玉米種植面積超過6億畝,但受種植模式、玉米籽粒含水量高等因素限制,在中國南方地區尤其黃淮海區域,主要以整穗收獲為主,後期還需要晾曬、烘幹後再脫粒,其間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和時間成本。對此,華中農業大學嚴建兵教授團隊經過11年持續科研攻關,找到一個關鍵基因,利用該基因可以實作玉米收獲期籽粒快速脫水。
嚴建兵介紹,玉米要實作籽粒機械化收獲,一般要求是籽粒的含水量在25%左右。目前,商業化推廣的玉米品種,收獲的時候,籽粒含水量大多在30%~40%。他們利用這一關鍵基因培育的玉米新品種,在生長環節後期,可以實作籽粒的快速脫水,平均能夠降低收獲期籽粒7個百分點的含水量,方便農業機械直接收獲玉米籽粒的同時,也不影響籽粒玉米本身的農藝性狀或者產量。
研究還表明,在不同的環境下、不同的品種間,這一關鍵基因都能起作用,具有非常大的套用價值。
據介紹,科研團隊的重要發現為下一步玉米籽粒脫水的精準調控提供了新思路,也有望讓中國玉米籽粒機械化收割水平大幅提升。目前,團隊已圍繞該成果申請多個專利,並啟動科技成果轉化,進行產業化探索,該項技術已經在中國黃淮海區域以及東北地區進行測試。根據前期測試,這項成果有望盡快推向市場,實作玉米的快脫水、宜機收,據測算,這項技術成功套用後,每畝地大約能為農戶節省100~150元成本。(總台央視記者 高晨源 許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