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心靈

來訪者脫落時,咨詢師應做那些工作?

2020-06-20心靈

這是一個很好的專業討論,我想借用之前我寫過的一篇文章,和大家一起交流探討。

原文如下:

研究發現,脫落是造成咨詢師心理壓力最主要的原因之一。脫落不僅會阻礙來訪者的治療進展,而且可能給咨詢師帶來挫敗、憤怒、自責等影響個人生活和咨詢工作的負面情緒。

無所謂「脫落」本身的對或錯,「脫落」是一種對咨詢過程的理解,也是一種咨詢師和來訪者共同共勉的體驗。

來訪者脫落——不可避免的一種咨詢狀態

來訪者脫落,指的是說來訪者基於某些情況決定結束咨詢關系。這種結束又不同於咨詢議題結束而結束咨詢關系,而是來訪者單方面的決定。咨詢師方也許對於來訪者的議題還有自己的咨詢計劃或者咨詢方案未曾實施,但來訪者方已經決定離開,且按自己的意願結束咨詢關系。

從本質上說,來訪者脫落其實是來訪者自己為自己所做的決定。在一段咨詢關系存續期間,來訪者感覺到了什麽,讓TA做出離開這段關系的決定。

就像來訪者可以為自己決定何時開始咨詢一樣,來訪者也可以決定何時結束TA與咨詢師的咨詢關系。咨詢關系起止的決定權在於來訪者自己,TA享有這樣的自由。當我決定作為一名來訪者尋求咨詢師幫助的時候,同樣被賦予這樣的權利,我可以在任何時候決定自己繼續咨詢,或是結束咨詢。

作為咨詢師方,需要理解的是「離開是來訪者的決定」,不必過度苛責自己,適度反思,繼續專業成長就好。

作為來訪者方,需要理解的是「離開是我自由的選擇,是我在咨詢中的權利」,離開的決定對我同樣有意義。當然,作為來訪者方,如果你希望對你的「決定離開」有些深入的探討,也可以再就此話題與咨詢師討論1~2節的時段,給本階段的咨詢關系做個總結,也許會有不一樣的收獲。

如果你已經決定離開,且不想討論,那麽也可以問問自己是否還需要咨詢。如果自我感覺仍需要咨詢,那麽也可以選擇與新的咨詢師就這個結束的部份進行交流。

總之,來訪者脫落其實是來訪者為自己感受所做的決定和選擇,是咨詢關系中不可避免的一種狀態 。看到這種狀態存在的合理性,思考這種狀態避免的可能性,放下這種狀態必需有答案的執著。

脫落發生時,咨詢師可以思考的方向

  • 咨詢關系的安全感、信任感、邊界感
  • 咨詢師方面的專業能力、個人素養、對來訪者體驗的洞察力與執行力
  • 來訪者方面的個人情況的復雜性、體驗的混合性、對咨詢議題的期待、對現實狀況的改變要求
  • 以上這些都對咨詢關系的建立有著較多的作用,來自這三部份的因素都對「脫落」有不同程度的影響。如果說要從各種不同的層次、角度中選擇一個話題,作為本次「脫落」主題討論的重點,那我想從「同頻」這個話題來展開。

    什麽是同頻?

    當一個人決定為自己的內心困擾向專業咨詢師求助時,TA可能已經有著各種不同的內心狀態和個人議題。這時作為咨詢師,我們要做的是以和來訪者「同頻」的角度來理解TA當下的狀態。

    同頻指的是和來訪者的內在感受有著相同的頻率,靠近TA可能的心理感受,而不是和來訪者所說的事件、內容、語速、表情等同頻。 這個過程好像是來訪者坐在咨詢師面前,唱一首屬於TA心中的歌曲,咨詢師要聽到的不僅是歌詞表達的內容,還有歌曲中的旋律,以及旋律背後的情緒和感受。

    咨詢師能夠聽到來訪者當下的心理感受,並反饋給來訪者進行確認,有問有答,有來有往,且在雙方在同一個情緒裏,同一種感受中,沒有拉扯和別扭,這個過程才是有效的同頻。

    來訪者的責任是自由、自主地唱出TA心中的歌曲;咨詢師的責任是以自己的專業能力體會到歌曲中深層的情緒,並反饋給來訪者。在此過程中,咨詢師慢於來訪者的感受,或者咨詢師快於來訪者的感受,都不是有效的「同頻」。

    精準度十足的同頻不容易做到,但同頻體驗的把握對於咨詢關系的建立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同頻中——慢於來訪者的感受

    有的來訪者會一下子講很多自己的事情,有各方面的事情混雜其間。當來訪者在咨詢中越說越多時,意味著TA的內在感受在不斷的湧出中,各種感覺都爭著想表達出來。

    就好像一堆人同時湧向一個出口,所有人都想先出來,搶先被看到,但是因為太多人擠在一起,就變成很混亂的狀態。這可能是來訪者內在的部份,來訪者自己也許並不知道,只會越說越多,也越說越著急。

    這種來訪者內在感受的著急,是咨詢師需要在當下及時體會到,並及時提出的 。如果咨詢師錯過這個時機,任由來訪者更多表達,可能會造成咨詢時間被事件填滿、擠占,來訪者真正的內在感受被忽略。當咨詢結束時間到來時,來訪者真正的感受並沒有被照顧。

    借用前面的例子,就好像是一堆人同時湧向一個出口,所有人都想先出來,因為太擁擠,可以出來的人太少。或是剛出來一個人,又被另一個想出來的人拉回去。等時間到了,才發現,真正能出來的人並不多,留下一些遺憾,或留下一些不滿,未能處理。

    上面這種狀況,就屬於咨詢師的處理慢於來訪者的感受,未能及時處理來訪者當下的感覺。來訪者自己過多的講述了自己的經歷,但咨詢師沒有給予及時的暫停、回應和處理。

    咨詢師也許把更多時間用於了解來訪者的過往經歷,或者是尊重來訪者的自由表達。無論從了解來訪者背景經歷角度,或者是從尊重來訪者角度,或者是從其他方面的考慮等,這種角度本身並沒有錯,但同步不忽略來訪者當下的感受,也是需要及時自我提醒的。

    從來訪者的角度,遇到這種情況可以做的是:

    停下正在敘述的部份,向你的咨詢師進行詢問:

    聽我講了這麽久,你想說點什麽嗎?

    我想請你給我些反饋

    用任何你當時的感受去表達你對咨詢師的要求

    從咨詢師的角度,遇到這種情況可以做的是:

    及時覺察當下的狀況,適度打斷來訪者的敘述:

    我們可以在這裏停一下嗎?

    我聽到一個很重要的部份,我需要和你交流一下,以確認我的理解是否正確,我們可以先等一等嗎?

    我知道你有很多事情想告訴我,可是在之前的講述裏,有一些很重要的部份,我不想錯過,我們可以先停一下嗎?

    同頻中——快於來訪者的感受

    隨著咨詢經驗的增加,咨詢師會對來訪者感受的深入性有著自己的理解和判斷。這時特別要註意的是,咨詢師對來訪者的情緒有著更深一步的感覺且有時會先於來訪者本人做出表達,而來訪者本人並沒有體驗到這個層次。

    咨詢師的先一步表達,有時會引起來訪者的不適、反感、甚至是憤怒,咨詢關系中的被理解感會由此帶來削弱。 來訪者有時會為了抵抗這種過度給予的情緒而與咨詢師進行辯解,甚至抗議,或者來訪者會以沈默、轉換話題的方式,不再投入咨詢關系。

    如果以唱歌的過程來說明,就像是來訪者想把自己內心的歌曲唱給咨詢師聽。咨詢師因為聽過太多人唱歌,知道大概可能的旋律方向,就在來訪者唱到的位置,把來訪者內心深處的情緒全部講出來。

    這樣做的結果也許因人而異,也許有人喜歡,也許有人不喜歡,都有可能。從同頻的角度來說,這樣做就有把某種感覺強加於人的體會,對於咨詢關系的建立也是不利的。

    從來訪者的角度,遇到這種情況可以做的是:

    嘗試講出自己在咨詢當下最真實的感受。

    相信自己每一個真實感受的表達,都是通往內心自己的一條路徑。也許會受挫,也許不會被聽懂,但我還是需要在咨詢中表達出來。

    從咨詢師的角度,遇到這種情況可以做的是:

    及時調整咨詢的節奏和心態,以嘗試和來訪者表達同頻的程度去理解TA。

    相信來訪者對自己的每一步理解,都是TA成長的必經之路,不可以被過度的加快和催促。

    及時與督導進行討論,就咨詢過程中自己的反思進行交流。

    綜上,良好咨詢關系的建立是咨詢穩定性的基礎,是咨詢工作得以順利展開的基石。心理咨詢過程中咨詢師對來訪者體驗的精準性,且與來訪者表達頻率的符合性,是咨詢師需要不斷修習的專業能力,大家一起共勉。

    (本文基於咨詢師所在的EFT情緒取向心理咨詢學派,不同學派也許有著不同的角度,請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