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冷研作者團隊-Galerny
字數:4863,閱讀時間:約13分鐘
編者按:關於十字軍東征,在中文網絡界算得上是比較著名了。而同期針對東歐的北方十字軍,雖然同樣對世界歷史影響很大,卻相對沒那麽著名了。1240年7月15日,在涅瓦河的支流伊若拉河匯入幹流的位置,瑞典王國的軍隊與諾夫哥羅德王公亞歷山大·雅羅斯拉維奇(Alexander Yaroslavich)的軍隊之間爆發了一場只見諸極少數史籍的戰鬥。雖然史料稀少,但這場戰鬥的意義重大,它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解釋在熱衷於十字軍的中世紀盛期,基輔羅斯幾乎未曾遭到來自基督教化的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大規模十字軍攻勢的原因:簡單來說就是非不為也,實不能也。本文先講述這場戰鬥的史料來源,其次是戰鬥的大致過程,最後是對戰鬥性質和歷史意義的分析。
戰役書面資料
涅瓦河戰役最重要的資料是【諾夫哥羅德第一編年史】和【亞歷山大王公的生平】。王公的傳記幾乎是在其在修道院去世後立即編寫的。從這部文學的記敘來看,作者是根據事件參與者的回憶記載下了王公的生活事跡,並且作者也與亞歷山大王公本人相識。
這兩部資料的區別在於,編年史中關於這場與瑞典人在涅瓦河上發生戰鬥的記敘非常幹燥,但也較為可靠。在【亞歷山大王公的生平】中,戰鬥的故事更加豐富多彩:有參與者的生動敘述(例如伊若拉長老佩爾古西(Pelgusi)看到的幻象),也有對人物的詳細描述。但是此書卻完全搞錯了進攻方,竟然寫下是「午夜之地」的「羅馬國王」要來「征服亞歷山大王公的土地」。
戰役背景
根據諾夫哥羅德第一編年第 6748 條(1240 年 3 月至 1241 年 2 月),瑞典人以及挪威人、芬蘭人和塔瓦斯特人入侵了受諾夫哥羅德人統治的領土。不過,挪威人是否參與了這支入侵部隊尚有疑問。
因為1239年至1240年間,挪威國王哈康·哈科納松(Hakon Hakonarsson)與斯庫勒·巴德松公爵(Duke Skule Bardsson)之間的沖突使挪威陷入四分五裂的境地。此外,自1225年以來,瑞典王國和挪威王國之間發生了沖突。
因此,直到1241年,挪威才實作了內外和平。即使有挪威人參與進了部隊之中,恐怕也只是作為僱用兵或者被零星強征而來。塔瓦斯特人也是如此。這是一個居住在芬蘭中西部的史料稀少的部落,俄國人稱之為埃米人。
到1240年為止,塔瓦斯特人還沒有被瑞典人征服,直到1249年瑞典攝政王比爾耶爾(Birger Jarl)的十字軍東征之後,這個芬蘭部落才臣服於斯堪的納維亞人。塔瓦斯特人可能是作為聯軍而非瑞典國王的臣屬參加了戰鬥。
關於涅瓦河戰役瑞典軍領導人的身份存在很多爭議。芬蘭歷史學家提到了杜文主教,他是芬蘭教會的第一位領導者,在1227年至1228年芬蘭-烏戈爾部落的編年史中廣為人知。
俄羅斯的歷史研究者則普遍認為是兩個人:上文提到的攝政王比爾耶爾,以及他的表哥烏爾夫·法西(Ulf Fase)。烏爾夫在此時是瑞典王國的攝政王,而比爾耶爾是在1248年,他的表哥死後之後才接替攝政王之位。盡管如此,比爾耶爾此時的影響力已經很大了。
戰役過程
1240年7月14日至15日晚上,位於涅瓦河邊的伊若拉長老佩爾古西註意到一支瑞典艦隊。這支艦隊到達伊若拉河口後,開始搭建營地。然而,營地搭建得並不成功。許多士兵直接在船上休息。訊息被立即送往亞歷山大王公處,而王公則迅速做出了立刻回擊的決定。
此時王公的父親雅羅斯拉夫二世(Yaroslav II of Vladimir)雖然是名義上的基輔羅斯大公,但並無實際權力。因此王公並未向父親尋求幫助,而是準備親率部隊進行迎擊。
根據【諾夫哥羅德第一編年史】記載,1240年7月15日,亞歷山大王公與諾夫哥羅德部隊和拉多加部隊一起抵達瑞典軍隊所在地。有一部份人認為,亞歷山大·雅羅斯拉維奇的部份軍隊透過乘船抵達了戰場,這不無道理。
鑒於王公集結軍隊的神速,訊息最遲不會超過7月10日之前送達亞歷山大王公。而瑞典軍隊大概在7月5日至6日登陸。用船運的速度可以最大限度在瑞典人立足未穩之際對他們進行打擊。
畢竟到17世紀,從涅瓦河到斯德哥爾摩的航程最多也只需要3至4周。亞歷山大王公集結軍隊的速度如此之快,甚至是一路進軍一路集結沿途要塞部隊。
15日上午10點,戰鬥在涅瓦河畔打響。瑞典船只沿著伊若拉河床停泊,而營地位於離岸稍遠一些的地方。全軍總共五千人左右。營地中的一頂「金頂皇家帳篷」十分顯眼。這成了後來的戰鬥中羅斯軍隊的進攻目標之一。
戰役圖示
亞歷山大王公從東南方向逼近敵軍,並將軍隊分成兩隊。第一支主要是步兵,負責進攻海岸的瑞典軍隊。第二支負責騎馬襲擊瑞典人的營地。軍隊總數大約在一千三百到一千四百人之間,而兩隊各自的具體人數則不清楚。
盡管營地中的瑞典人設法組成了戰鬥隊形,但這對他們沒有任何幫助。亞歷山大的騎兵隊一波接一波地展開進攻。據編年史資料記載,王公在騎馬決鬥中擊敗了瑞典軍隊的領導者,並「用鋒利的長矛在攝政王的臉上留下了銘印」。
王公的麾下戰士們的表現也絲毫不輸其主君。波雅爾加夫裏拉·阿列克西奇(Gavrila Oleksich)在追擊一位可能來自王室的瑞典貴族戰士時,騎著馬登上了敵船,但被敵人拋進了水中。
然而,勇敢的波雅爾並沒有放棄,他再次嘗試登上敵艦奮戰。斯比斯拉夫·雅庫諾域治(Sbyslav Yakunovich)以其力量和勇氣讓敵人們大吃一驚:他僅憑一把斧頭就打亂了敵人的陣型,並殺死了許多敵軍。
亞歷山大的獵人雅科夫-波洛恰寧(Yakov Polochanin)深入敵軍,拖延了敵人的行動,後來受到了王公的贊揚。步兵分隊隊長諾夫哥羅德人米沙(Misha)「摧毀」了三艘敵船及其船員。戰士薩瓦(Sava)則推倒了「皇家帳篷」,極大地鼓舞了王公軍隊的士氣。王公的仆人拉特米爾(Ratmir)也在獨自一人被包圍的情況下與數名瑞典士兵打得不分伯仲,最後英勇犧牲。
據統計,王公的軍隊中有多達五支分隊:他的親兵隊、三個諾夫哥羅德分隊和一個來自拉多加的分隊。王公的軍隊損失了20名親兵,以及其余數十民兵。而瑞典方面則很可能損失了數百人。
這次迅速、意外而成功的打擊不僅決定了戰鬥的結果,還決定了整個瑞典軍事行動的中止。僅僅一天後,16日日出前,瑞典人被迫撤軍,很長一段時間內沒有大規模進犯過羅斯國土。
【亞歷山大王公的生平】還描述了一個有趣的時刻:戰鬥結束後,瑞典人將載有陣亡士兵的船只沈入涅瓦河。戰鬥的勝利者們觀看了瑞典人奇怪的埋葬儀式,但沒有對其進行幹涉。
關於戰役性質的討論
至於這場戰役的原因,【諾夫哥羅德第一編年史】和【亞歷山大王公的生平】都簡單將其解釋為瑞典人要來「征服諾夫哥羅德的領土」。包括占領拉多加、諾夫哥羅德以及周邊領地。
但是事實果真如此嗎?上文說過,瑞典軍隊在伊若拉河口紮營,然而此地並無羅斯人的要塞,只有伊若拉部落。這是一個說芬蘭語的部落,皈依了東正教。如果瑞典人的目標是羅斯土地,為何不紮營在諾夫哥羅德城或者其他要塞附近呢?
瑞典人發動戰役和紮營地點的奇怪選擇也許都可以從上文提到的伊若拉長老佩爾古西那裏找到線索。歷史學家認為,這個人物確實存在,屬於當地部落的貴族。而上文提到的佩爾古西的幻象被詳細地記述在【亞歷山大王公的生平】中:
「 當時,佩爾古西長老看見瑞典的艦隊和營地,緊接著又到河中央的一艘船,船上是著名的羅斯殉道者鮑利斯和格列布。
當年雅羅斯拉夫一世還在與哥哥斯維亞托波克爭奪基輔大公之位時,鮑利斯和格列布也是他們的兄弟。這二人無意爭奪大公之位,甚至沒有召集自己的親兵,於是被斯維亞托波克輕而易舉地殺害。這一舉動被認為是殉道之舉,因此兄弟二人被東正教會封聖。
船上的鮑利斯和格列布兩兄弟並肩站立,手放在彼此肩上,穿著猩紅色的長袍。鮑利斯對他的兄弟說:「兄弟,讓我們一起去幫助亞歷山大·雅羅斯拉維奇王公吧! 」
因此【亞歷山大王公的生平】一書將涅瓦河戰役的勝利歸功於聖徒鮑利斯和格列布的支持。但是撥開歷史的迷霧,我們可以發現這一個事實:伊若拉長老佩爾古西作為伊若拉部落的代表,是一個虔誠的東正教徒(否則他不會和外人說自己看見了東正教聖徒的幻象),選擇站在了同為東正教徒的諾夫哥羅德人一邊,去通報了瑞典人作為敵人來襲的訊息。
瑞典人紮營在伊若拉部落附近,顯然財富並不是吸引他們的主要因素,那麽更可能的就是宗教原因:現代研究者普遍認為,瑞典人的軍事行動是一場針對異端和異教的十字軍東征,其目標是使涅瓦河岸的沃迪亞人、伊若拉人和卡累利阿人天主教化。
此外我們從參與人員上也可以找到線索:瑞典主教也參加了這次遠征。而根據芬蘭研究者的結論,整場戰役帶隊的就是芬蘭主教,那麽戰役的十字軍的意味就更是呼之欲出了。
放在整個中世紀中期十字軍東征運動轟轟烈烈進行的大背景下,對羅斯人的十字軍無疑是失敗的,並不像對阿拉伯人、對東羅馬帝國、對波羅的海沿岸部落的十字軍那樣取得成果。
同樣是北方十字軍,羅斯人的近鄰,說古立陶宛語的波羅的海部落相比之下就悲慘得多,除了立陶宛人之外,基本上被德意誌的十字軍滅種換族。而德意誌的十字軍也曾經進一步進犯過羅斯——除了這次瑞典人發動的十字軍外,更著名的針對羅斯的十字軍則是條頓騎士團和利沃尼亞騎士團對諾夫哥羅德的討伐。
這次戰役同樣以進攻方的慘敗而告終:無獨有偶,率領諾夫哥羅德人奮戰的仍然是勇敢智慧的亞歷山大王公,交戰地點大約在如今俄羅斯與愛沙尼亞交界的楚德湖附近。但是歷史並不因英雄而改變,已經事實上解體的羅斯能抵擋十字軍的原因不能單單歸結於亞歷山大,而主要是兩點原因。
首先,雖然羅斯和阿拉伯在這一時期都面臨四分五裂的狀況,但是阿拉伯人並不只是異教徒,更重要的是他們占據了耶路撒冷這個基督徒公認的聖城。而且中東地區歷史悠久,財富眾多,可以帶給占領者豐厚的實際利益。綜合這兩點原因,中東地區的吸重力遠比寒冷、貧瘠的羅斯大地強上許多。
舉例來說,第一次十字軍到達耶路撒冷城下時尚余一萬人,而這已經超過了上述對羅斯兩次十字軍人數的總和——除非我們相信【諾夫哥羅德第一編年史】中對楚德湖戰役的描述:有兩千四百名日耳曼人一下子就掉進了冰湖之中。
再者,羅斯雖然分裂,但其中的諾夫哥羅德共和國仍然是一個具有強大地區影響力的重要政權。諾夫哥羅德人建立了遠較波羅的海沿岸部落,乃至其余羅斯領地完備的政治制度,共和制政體和城市中心地位可以讓諾夫哥羅德的王公(王公並不參與城市政治事務,僅負責諾夫哥羅德的軍事防衛,更像是花錢雇來的保鏢)快速征召市民作為有生力量。
而貿易立國又讓諾夫哥羅德人能用財富打造出裝備精良、戰鬥力強、兵種豐富的部隊。可以設想,如果沒有諾夫哥羅德共和國保衛羅斯的西北邊陲,來自北歐和波羅的海的兩路十字軍極大可能會比歷史上要成功地多。波羅的海沿岸部落的情況可能將在羅斯得到復制。
總地來說,年輕的亞歷山大王公的大膽出擊,剝奪了瑞典人為擴大其在該地區影響力創造彈板的機會。瑞典軍隊看到諾夫哥羅德王公有能力采取快速果斷的反應行動。
從此,瑞典人的威脅被長久地消除。羅斯西北部的寧靜,亞歷山大·涅夫斯基與諾夫哥羅德人功不可沒。直到亞歷山大王公在蒙古大汗面前屈膝,莫斯科在蒙古庇護下快速壯大,最後統一了東北羅斯,諾夫哥羅德保衛羅斯西北國土的歷史才最終結束。
參考資料:
【諾夫哥羅德第一編年史】(Новгородская первая летопись)
【亞歷山大王公的生平】(Повесть о житии и о храбрости князя александра)
米哈伊爾·希特洛夫:【神聖的亞歷山大·雅羅斯拉維奇·涅夫斯基】(М. Хитрова:Святой благоверный великий князь Александр Ярославич Невский)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主編原廓、作者Galerny,任何媒體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部份圖片來源網絡,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