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前陣子,有幾個朋友聊到青少年抑郁的話題。
朋友A說道:「現在的孩子,真的是什麽莫名其妙的抑郁原因都有。我認識的一家爹媽,平時對孩子特別寵,孩子自己也承認父母對她照顧得無微不至,想要什麽都給買,吃飯恨不得餵到嘴裏,穿什麽衣服搭什麽鞋子都為她考慮好,參加什麽活動爹媽都陪著,花錢參加比賽弄個獎也要哄她開心,從她的學習到生活到業余愛好,什麽都給她安排得明明白白。」
朋友B說:「昂,這是夠寵的。」
A說:「結果前段時間你們猜怎麽著,這個孩子抑郁癥,自殺了,萬幸是救回來了,我們所有人都驚掉下巴。而且自殺的原因你聽著都匪夷所思——孩子說她活夠了,她覺得人生已經被父母都安排得特別好了,以後也不會再有什麽更好的變化了,自己的成就也不會比父母更成功、更出色,自己經營的人生也不會比父母安排得更完美,所以她的人生圓滿了,可以over了。」
於是大家感慨了一番什麽莫名其妙的、離奇的抑郁原因都有,以及現在的孩子真是難以捉摸之類的話,散了。
但我覺得,這個世界上是不太會有莫名其妙的抑郁的。 我感覺這個孩子的問題,可能是 「自我同一性的早閉」 。
概念復習:
「自我同一性」這個概念,轉譯得比較拗口,其實說白了,就是對自我的探索: 我是誰?我想成為什麽樣的人?我想要什麽樣的生活方式?我怎樣能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我的人生目標是什麽?
找尋這些答案的過程,就是探索自我同一性的過程。我理解的 「自我同一」,就是「知行合一」——我所過的人生,就是我想要的人生,我所展現出來的我,就是真正的我。
所謂「自我同一性」的早閉,就是 在本該探索的階段,卻早早關閉了這個探索的想法和行動。
雖然從朋友的聊天中我無法得知她們生活的細節和全貌,但從已知的資訊來看,我覺得他們的親子相處存在幾個問題,都 有可能剝奪了孩子的愉悅感:
1、人類有完善自我、發展自我、自我健全人格的本能
無論是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還是艾歷森的的"心理社會發展八階段理論",他們都提到了人類這種追求自我發展的動機和過程。
在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中,人類最高層次的需求就是自我實作的需求,人們渴望實作個人潛能和價值,並尋求成長和改變,這是人追求完善自我的動力。艾歷森的心理社會發展八階段理論則更具體地指出個體在不同生命階段所面臨的發展任務,以及可能獲得的心理品質——例如在青春期的自我同一性追求。
2、高峰體驗、心流狀態的獲得,依賴於任務的難度
任務的難度也應當是適度的,過於困難的任務可能會帶來挫敗感和不適,但適度難度的任務卻可以給人帶來愉悅體驗。因為挑戰性的任務可以激發個人的動力和專註度,讓人將認知和情感完全投入到當前的活動中,並帶來成就感和滿足感。而完成那些根本不需要努力的簡單任務(或是一看就知道結果的任務),並不能帶來心流或是高峰體驗,可能體驗到的只是重復性的機械勞動而已。
3、預期之外的獲得,能夠促進多巴胺的分泌
陌生化的體驗,往往會給人們帶來新奇強烈的感官刺激。
因為當個體獲得意外的獎賞或獲得時,大腦獎賞系統會被啟用,多巴胺會被釋放,從而產生愉悅感。相反,如果所有的一切都是註定的,預期之內的,那獎賞系統並不會被啟用,也就根本體驗不到那種多巴胺帶來的快感了。
如果在兒童成長的過程中, 一味剝奪了任務的難度,將所有事物的發展都框定在預期之內,會導致什麽樣的後果呢?那就是自我同一性的早閉 ——我也沒有目標了,我也不知道自己想成為什麽樣的人了,我也不知道自己會有什麽樣的未來,我就什麽都聽別人(主要是父母)的安排好了。
二、
過了幾天,我陪鹿老師看了一部電影,是那種美國爆米花青春喜劇片。女主角是性感成熟情場高手那一類的大姐姐,男主是一個即將上大學的死宅高中畢業生。由於男主性格過度內向,也從不和異性接觸,於是他父母僱用女主去和男主制造浪漫邂逅,扮演他的傾慕者,和他談場甜甜的戀愛來提升他的自信心。
後面的劇情就是女主從一心搞錢的打工人到真心愛上男主,男主從淪陷愛情到發現被騙,然後歡喜冤家,誤會解除,blabla……劇情比較輕松但也很老套。不過讓我覺得比較出乎意料的是結局並不是有情人終成眷屬的happy ending,而是男女主掏心窩子探討了各自的童年歷程和心中執念後,在彼此的祝福中去了不同的城市,奔赴未來的無限可能,是個開放式的結局。這部劇在我這裏一下就拔高了,不光是無腦青春喜劇了,還有點探討青少年成長的立意了。因為 不管是18歲的他還是30歲的她,都還仍然在「找尋自我」的路上摸著石頭過河。
原本我不太理解為什麽男主在得知真相後會那麽憤怒和崩潰,後來我想明白了,他的人生正是缺乏任務難度所帶來的高峰體驗,以及意料之外所帶來的多巴胺體驗,也就無法發展完全的自我。正如他所說: 「我以為的生命中偶然出現的驚喜,原來都是我爸媽安排好的,就和我人生中的所有事情一樣。」
他有一段和父母的對峙:
「那場籃球比賽,你是故意讓我贏的嗎?」
「欺負我的那個男生,是你們讓他退學的嗎?」
「你們應該讓我自己嘗試成功或失敗。」
「你們無法繼續追蹤我,我把手機密碼也換了」
他拒絕媽媽幫他鋪床,拒絕媽媽幫他整理行李箱……
我突然發現, 這個男主和我文章開頭提到的那個女孩,所遇到的境況是有點類似 的:經濟富裕的家庭、妥善安排好一切的溺愛的父母、自我封閉的孩子。甚至, 他們自己一開始都沒意識到自己不快樂的根源在哪裏,他們都覺得自己的生活已經圓滿了。
只不過區別是,
男主采用了「不知好歹」的方式和父母對抗,來獲得自我探索的自由;而開頭提到的女孩,直接采取了自我了斷的方式,來告別這不由自己掌控的遊戲。
不要覺得是他們是「身在福中不知福」、「矯情」 ,因為在青少年探索自我同一性的過程中,如果父母為他安排好了一切,導致嘗試被阻斷,那他們就是會出現種種情緒障礙甚至行為障礙的。後果包括但不限於: 行為保守、墨守成規、缺乏主見、膽小怯懦;嚴重的甚至會產生焦慮、抑郁、躁狂、自虐、自戀等等。
太過嚴實的愛會將一個人向外擴張的生命力扼溺其中, 包裹的愛如同跗骨的毒,溺愛的父母侵占了孩子的軀體,抽走了孩子的靈魂 ,但父母可能還不自知,甚至連孩子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的生活到底哪裏出了問題。
如果遇上 主體性意識較強 的孩子,可能這樣大包大攬會令其反感, 親子關系會陷入一度緊張的對峙 ,孩子甚至會經歷一段時期的 離經叛道、擺爛、憤怒沖撞 的人生……但這卻未必是壞事。先破而後立,這種對抗和反叛,正是被控制的一方重新奪回人生方向盤、 重新分配人生控制權,從而重塑自我同一性的必經之路 。
但如果遇上 服從性較強 的孩子(也就是比較乖比較聽話的孩子),表面上一家人的相處可能是歲月靜好,但孩子的內核可能已經被破壞了。他們早早關閉了找尋自我、忠於自我的通道,成了行屍走肉, 這樣的孩子往往會悶聲憋大招,要麽向內自毀,要麽向外攻擊 ——這也可能是 外人眼中的「好好的孩子怎麽莫名其妙就抑郁/躁狂了」 的原因。
那麽文章開頭提到的孩子,後來怎麽樣了呢?經過打聽,她和父母一起去看了心理咨詢師,在咨詢師的建議下,養了貓狗,在照顧另一條生命一點點成長的時候,感受生命的意外帶來的驚喜時,也復蘇了自己的生命力。現在這孩子已經康復,基本恢復正常生活了。
(插一句題外話,每次寫這類文,都會有人質疑「怎麽父母對你好也不行」「現在的孩子就會責怪父母」。這也讓我理解了為什麽每次遇到一方(比如孩子)感到痛苦想溝通,另一方(比如父母)經常會憤怒和防禦,因為後者不覺得這是溝通,他們覺得這是「責怪」,是「興師問罪」。
但我其實並不將之視為「責怪」,我會認為這是一種溝通和思考,和父母相互磨合出舒適相處之道的同時,也能更好地覺察和觀照自己的內心。擁有了這種覺察的清醒,即使溝透過後父母不願改變,那麽自己也更能有改變的向好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