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心靈

我的心理咨詢師很少正面回答我的問題,這正常嗎?

2021-05-03心靈

這是題主問咨詢師的三個問題:

你是什麽流派?
你為什麽從來不給我的表現下判決?
有時候我會害怕你,盡管你表現的十分溫柔,這是為什麽?

這是題主自述,問這三個問題背後,內心的期待和擔憂:

我確實對咨詢師很好奇,我也確實想知道我在被使用什麽樣的療法、咨詢還會持續多久。
以前覺得心理咨詢是藥,現在每次去咨詢室都會緊張和焦慮,但其實我也蠻喜歡和信賴我的咨詢師的,有一點點脫落的想法,但我沒辦法提出來也沒辦法接受再也不能見到他的未來。

所以咨詢師為什麽不「直接回答」這三個問題,答案已經呼之欲出了:

因為,一個敏感性較好的咨詢師清楚,你的這三個問題,並不是問這三個問題本身。

我們一個個看,問題1:「你是什麽流派?」

你內心的潛台詞是:「我想知道,我在被使用什麽樣的療法、咨詢還會持續多久」

進一步說,你想知道的是:我會被你如何對待?

那麽,咨詢師回答你:「我是心理動力學、CBT、EFT、存在人本流派,或我是整合取向……」並不能讓你知道,你會被如何對待。

不僅僅是說,流派只是一個標簽,並不能描述一個人如何做咨詢,業內廣泛流傳的一句話是:咨詢師之間的差別,遠大於流派之間的差別。

更進一步說,這個問題是無法被回答的,我沒有辦法告訴你,我會如何對待你。你可以觀察你的父母(若他們離異,你可以上街觀察老年夫妻),生活幾十年的人,他們也無法知道,對方會如何對待我,會吵架、拌嘴、生氣、鬧僵……

可以說,沒辦法知道,我會被你如何對待,是任何人際相處的一個事實。

所以,咨詢師也沒辦法告訴你,他要如何對待你。只有不斷去談,不斷去見面,不斷去相處,實際地「對待著」,答案才會呼之欲出。

問題2:「你為什麽從來不給我的表現下判決?」

題主沒有寫自己內心的潛台詞是什麽,但從題主描述的情緒反應:「每次去咨詢室都會緊張和焦慮」來看,題主認定了一件事:「你內心裏已經給我下了判決,但你就是不說」。

於是,問題變成了:為什麽你明明已經知道了一些事,但是你就是不說呢?

這個問題有一個前提,就是你判定了對方已經知道了一些事。

而真相往往可能是,咨詢師並不充分了解你,在不足夠了解一個人的情況下,下判決,是偏見的、歧視的、具有意識形態的攻擊性的。

「女權」「地圖炮」「種族」「城鄉」,甚至「身高、長相、財富」等等標簽化的描述,早已是這個世界壓迫人們的重擔了。

人們來到咨詢室,就是渴望放下這些重擔,真真正正讓另一個具體的人,了解眼前這個真實的我,我這個人是有多麽豐富、復雜、難以被簡單的詞語所描述。

一個有多元文化勝任力的咨詢師,對於「下判決」是持反對態度的,他們內心裏或許有好奇和疑問:「你為什麽覺得自己是抑郁癥呢?」但他們不會輕易認同:這就是你的抑郁癥。

在他們心裏,更重要的問題是:你怎麽了?

問題3:「有時候我會害怕你,盡管你表現的十分溫柔,這是為什麽?」

你內心的感受是:「我也蠻喜歡和信賴我的咨詢師的,有一點點脫落的想法,但我沒辦法提出來也沒辦法接受再也不能見到他的未來」

這個感受背後,是一種「愛恨沖突」。你既喜歡他,喜歡他的溫柔對待,喜歡他認真傾聽你,但你也懷疑他,就像問題2一樣,他是真的嗎?他是不是知道些什麽,而不告訴我?

你腦子裏想象了,對方聽到我說這些,內心裏會有的感受和「判決」,而這些想象往往是糟糕的,對不對?

要面對一個表面溫柔,內心藏著「惡意」的人,是最可怕的。這會讓你想要逃跑。

可真相往往是,這個你腦子裏幻想的「判決」和「惡意」,來自你的「內部客體」——也就是過去你是被這樣對待的,所以你形成了一個印象,「人們就是會這樣對待我/例如,下判決」。這個你印象裏的「人們」就叫「內部客體」。它是你內心裏的印象,它來自過去。

而實際上,你面對的是一個「外部客體」——眼前的這個具體的人,這位咨詢師。他會不會和你印象裏,過去那些會「下判決」的人一樣呢?或許會,也或許不會。

要知道眼前這個人會不會,就得去和他談話,去接觸他、了解他。你知道這一點。

可你會害怕,萬一他真的會呢?那可多糟糕。

於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這就是你尋求咨詢的根源,是你要去解決的問題。不是嗎?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