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心靈

為什麽德國始終沒有成為世界級大國?

2019-08-25心靈

歷史上德國三次崛起,三次被英美打倒。只要盎撒人霸權不瓦解,德國就不可能成為世界級大國

19世紀下半葉至20世紀上半葉,全球最重要的事件就是德國崛起,以及隨之而來的英德爭霸。兩次世界大戰的本質,都是德國為了打破英國海權體系所做的嘗試。最終,德國和英國雙雙走向衰落,將世界霸主地位讓給了大洋彼岸的美國。

德國「國家資本主義」的代表——克虜伯軍火公司:

1871年,德國統一。為了追趕世界霸主英國,德國選擇了國家資本主義道路。技術官僚們制定了大量新興產業扶持計劃,對煤炭、鋼鐵、電力、化工、機械等行業提供財政補貼。與英法不同,德國政府對制造業有著狂熱的追求,憑借著政府對金融系統的掌控力,德國大部份銀行信貸都投向了實體經濟。不僅如此,德國政府還充分參與到企業經營中來。甚至連軍火巨頭——克虜伯公司的繼承人,也是由德國皇帝親自指定。憑借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浪潮和國家資本主義的高效率,德國成功實作了對英法的趕超,一躍成為歐洲第一強國。

然而德國的崛起卻打破了歐洲的地緣平衡,受沖擊最大的是當時的世界霸主英國。充分抓住第二次工業革命機遇的德國,社會生產效率遠高於英國,物美價廉的德國商品如潮水般湧向全球市場,英國的制造業節節敗退,從昔日的世界工廠淪為全球最大貿易赤字國。更重要的是,新興的德國開始大力發展海軍,組建「公海艦隊」,意圖搶占殖民地,爭取「陽光下的地盤」。這就對英國的海洋霸權構成威脅。

海軍一直是英國的立身之本,大英帝國的世界霸權正是建立在對各關鍵航道的控制之上,一旦讓德國發展出了強大海軍,不但英國世界霸權會瓦解,英國本土也會遭到直接威脅。不僅如此,德國還打算修建一條連線歐洲和亞洲的「巴格達鐵路」,意圖用陸路的方式從中東進口資源,這對英國無異於釜底抽薪。英德矛盾迅速升級,盡管雙方互為第一大貿易夥伴,都難以阻止外交關系的惡化。

憑借海洋封鎖和貿易禁運,一戰英國成功讓德國因為經濟失血而死:

為了對抗德國,英國拉攏了與德國有地緣矛盾的法國和俄國,共同組建了協約國體系,對德國進行全方位圍堵。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戰爭剛開始的時候,德國陸軍在戰場上節節勝利,不僅攻入法國本土,還在東線全殲了俄國第二集團軍,戰爭勝負的天平似乎朝著德國這一方向傾斜。但英國人深知: 德國雖然擁有強大的陸軍和發達的工業體系,但德國最大的短板在於資源方面,面積僅54萬平方公裏的德國,除了煤炭之外幾乎什麽資源都短缺。只要英國利用海軍優勢對德國發動貿易封鎖,持續時間一長德國經濟就會因為資源消耗殆盡而走向崩潰。

因此戰爭剛一爆發的時候,英國就對德國發動貿易禁運,在公海上攔截和扣留德國商船,切斷了德國所有海外進口渠道。失去了外來補給後,德國面臨嚴重的物資短缺,民用工業下降57%,大量工廠停工。更重要的是,德國的糧食供應遇到很大問題,全國糧食產量腰斬,這不僅是因為德國耕地不足,也是因為原本用來生產化肥的合成氨都被拿去生產炮彈了。

戰爭爆發的第二年,德國的民眾發現市場上越來越難買到食物。最開始是買不到肉,因為牲畜要麽被調集到前線用於運送物資,要麽因為需要消耗大量飼料被全部宰殺。之後則是買不到麪包,英國的貿易禁運使德國難以從海外購買小麥和面粉。再後來是買不到馬鈴薯,甚至前線士兵也在餓肚子,國內耕地裏的馬鈴薯剛一收割就被運往前線。到了最後,德國老百姓只能啃食蕪菁,這種東西主要用作牲畜飼料,對人體來說不僅沒有沒有營養,還會造成腹瀉。但德國老百姓沒有選擇,因為連蕪菁都要配給,有時候想吃都吃不到。

1916年,等待食物配給的德國人民:

1915年—1918年,德國因為饑餓損失了上百萬人口,其中大部份是婦女和兒童,這並不比戰爭直接造成的損傷少。即便是幸存下來的兒童,普遍也存在營養不良問題,缺鈣問題嚴重。由於長期咀嚼蕪菁,很多德國人患有永久性的腸胃疾病。德國前線的士兵也好不到哪去,饑餓嚴重削弱戰鬥意誌,很多人連槍都擡不起來,再狂熱的士兵,在饑腸轆轆的情況下也無力作戰,民族主義土崩瓦解。盡管德國在戰場上看似占盡上風,但在饑餓的作用下,國內反戰情緒一觸即燃,最終引起國內革命。物資短缺成為一戰德國戰敗的重要原因。

一戰後,德國人總結戰敗教訓,得出的一個結論是:作為一個大陸國家,德國無法同時維持龐大的海軍和陸軍,很難在海洋上擊敗英美。 面對英美的圍堵,光有科技和工業不行,還必須擁有足夠龐大的國土縱深,和足夠穩定的資源供應地,這也是陸權文明擊敗海權文明的唯一辦法。

為了對抗英美海權,德國制定了東方戰略:

在一戰前,德國的對外戰略是向西,試圖在陸地上擊敗法國,在海洋上擊敗英國,然後在全球範圍搶占殖民地。一戰後,充分吸取教訓的德國將戰略矛頭轉向東方。因為廣袤無際的東歐大平原,擁有德國夢寐以求的耕地和礦產資源。一旦德國掌控了東歐,憑借德國的工業+蘇聯的資源+東歐的人口,足以整合出一個超級陸地強權,這個陸地強權無懼英美的海洋封鎖,德國將獲得正面擊敗英美的能力。

因此一戰後,德國將蘇聯視為最好的合作夥伴,作為同樣被凡爾賽體系孤立的兩個國家,蘇德在挑戰西方秩序方面有一致訴求。德國在蘇聯修建大量軍工生產線,研制和試驗各種新式武器,包括飛機、坦克、火炮、裝甲車等。蘇聯則向德國提供各種廉價資源,一列列滿載石油、鐵礦、錳礦、谷物的火車從蘇聯駛向德國。蘇德合作使雙方都大為受益,德國獲得了想要的戰略物資和武器試驗場所,蘇聯則吸收了西方最先進的科技成果,大大加速了工業化行程。

不僅如此,德國還在東亞選擇了日本這一盟友,試圖一東一西牽制英美海軍。按照德國人的設想,如果日本能夠占領東南亞,甚至威脅印度,就能切斷英國的海外補給能力,使英國經濟走向崩潰。

對英美這種海洋文明來說,蘇德合作這種超級陸權基本無解,英美的軍艦再厲害,也不可能開上岸戰鬥,它們只能封鎖海洋,但卻不能封鎖大陸。相比之下,蘇德這一組合要科技有科技、要工業有工業、要資源有資源、要人口有人口,想像一戰那樣靠海洋封鎖來擊敗德國將不再可行。只要蘇德關系一直穩固,隨著時間推移,一旦亞歐大陸完成整合,能動用的資源將遠超美洲大陸,屆時英美連保衛本土的能力都沒有。

二戰前,蘇德合作的前提在於波蘭和波羅的海三國這一緩沖區的獨立:

但英美的戰略家卻註意到,蘇德這兩個陸地強國,有著天然的地緣矛盾,這種地緣矛盾在波蘭獨立的情況下尚可掩蓋。一旦失去了波蘭這一緩沖區,蘇德矛盾將變得不可調和。

蘇聯和德國之間基本都是平原,無險可守:

事實上,德國到蘇聯之間,是廣袤的東歐大平原,幾乎無險可守。這意味著蘇德之間任何一方先動手,都可以在短時間內深入對方經濟腹地,給對方造成巨大殺傷。不僅如此,德國大部份石油來自羅馬尼亞,羅馬尼亞則與蘇聯接壤,蘇聯空軍可以隨時摧毀羅馬尼亞油田,讓德國機械化部隊寸步難行。

因此英美給蘇德合作精心設計了一個圈套,那就是「禍水東引」,誘使德國主動進攻波蘭,打破蘇德之間的地緣平衡。英美開始不斷給波蘭打氣,聲稱波蘭是西方的「親密盟友」,為其提供各種安全「保證」,以經濟援助為誘餌慫恿波蘭對德國強硬。並大肆炒作波德之間的領土爭端(但澤市),以此煽動德意誌民族主義情緒,讓波德陷入激烈對抗之中。最終,德國喪失了戰略定力,於1939年對波蘭發動閃電戰,與蘇聯一並瓜分了波蘭。

德國雖然成功擴張了版圖,但德國的地緣環境卻大大惡化。因為波蘭的存在是蘇聯和德國能夠放心大膽合作、聯手對抗英美霸權的前提。波蘭被瓜分後,兩國失去了最重要的緩沖區,蘇德之間形成了很深的猜疑鏈,雙方都害怕被對手偷襲。一年之後,出於安全考慮,蘇聯占領了波羅的海三國,與德國全面接壤,這進一步加深了兩國之間的猜忌。兩國關系全面瓦解,德國制定了入侵蘇聯的「巴巴羅薩」計劃,蘇聯則制定了進攻德國的「大雷雨計劃」,雙方在邊境地區部署了數百萬軍隊針鋒相對。1941年,德國選擇先下手為強,蘇德戰爭爆發,英美「挑撥離間」的計謀得以實作。

美國透過【租借法案】向蘇聯提供大量軍用物資:

蘇德戰爭使英美看到了逐個擊破的機會,美國啟動【租借法案】,向實力更弱小的蘇聯提供了一百多億美元的物資援助,占當時美國GDP的10%,戰爭期間蘇聯大部份卡車、航空燃油、輪胎、摩托、鐵軌都是美國供應的。盡管蘇聯在英美的支持下擊敗了德國,但對蘇德兩國來說這都是一個雙輸的局面。德國被一分為二,淪為戰敗國。蘇聯則損失了幾千萬人口,戰後被英美全方位圍堵,40多年後,蘇聯也沒逃過被肢解的命運。蘇聯和德國,這兩個昔日最強的陸權國,皆敗於英美之手。歷史有時候就是這麽耐人尋味,看似敵對的蘇德兩國,竟然是唇亡齒寒的關系。

二戰後,德國淪為一片廢墟:

兩次世界大戰的戰敗,使德國徹底冷靜下來,開始反思過去的戰略選擇,德國人總結出了三點教訓:

一、德國位於歐洲中部,可謂是四戰之地,不應該采取武力擴張的政策,因為這會招致鄰國圍攻。而是應該采用和平擴張的模式,用經濟手段整合歐洲;

二、蘇俄是一個擁有戰略縱深的超級大國,德國不應該與之為敵。盡管東歐對德國有很大價值,但德國擴張的邊界也不應該超過波蘭以東,蘇俄和德國之間一定要存在緩沖國,才能避免兩國再次走向沖突;

三、在外交方面應該靈活務實,推行多邊主義。選擇盟友一定要慎重,盡量避免與意大利這樣的國家結盟,這很容易把自己拖下水。

因此二戰後,德國的對外政策發生很大調整,這裏可以分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冷戰時期,德國的外交主線是與法國繫結,推動法德軸心。冷戰時期的德國一分為二,西德雖然經濟實力尚可,但作為戰敗國,政治和軍事地位極低。相比之下,法國作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擁有自主國防。因此德國選擇與法國深度捆綁,利用法國的外交地位來彌補自身話語權不足的問題。1951年,法國、德國、荷蘭、意大利等國簽訂了【歐洲煤鋼共同體】,經濟合作成為政治和解的關鍵,為歐洲共同體的形成奠定基礎。

憑借對歐元的控制,德國取代法國成為歐盟老大:

第二階段是冷戰後的三十年,此階段德國的外交主線是與俄羅斯合作,推動「大歐洲」的形成。冷戰後,德國統一,經濟和外交地位大幅上升,綜合實力躍居西歐第一。1999年,歐元誕生,歐央行總部設在法蘭克福,並以德國央行為藍本建立。德國借此機會掌握了歐盟的貨幣主導權,逐漸取代法國對歐盟的領導地位。在當上歐盟老大後,德國開始尋找新的外交路線,那就是跟俄羅斯進行能源合作。2004年,「北溪1號」開始立項,作為一條跨海管道,「北溪1號」每年可以將550億立方米的俄羅斯天然氣輸送德國,這能滿足德國一半以上的用氣需求,廉價的俄國能源大幅提升了德國工業競爭力,使其出口份額進一步上升。

與二戰時期不同,冷戰後德國充分吸取教訓,在北約東擴問題上持反對態度。二戰蘇德關系之所以破裂,是因為波蘭、立陶宛等緩沖國消失帶來劇烈的地緣矛盾。因此本世紀以來,德國小心翼翼地維持與俄羅斯之間的地緣平衡。2008年,烏克蘭申請加入北約,但被德國一票否決,雖然烏克蘭能為德國提供夢寐以求的糧食基地,但德國人知道,烏克蘭是俄羅斯的外交底線,一旦北約/歐盟吸納了烏克蘭,德俄之間就再也沒有緩和余地,兩國關系就會像二戰那樣重新走向對立。到時候別說是能源合作,就是體面的和平都不可能再保持。在德國的主導下,無論英美如何威逼利誘,歐盟在吸納了波蘭和波羅的海三國之後就都沒有再東擴一步。這使歐俄之間維持了鬥而不破的局面。

另一方面,德國繼續加快對歐盟的整合,2010年的歐債危機就給了德國這樣一個機會,作為歐洲財政盈余最多的國家,德國以金融救濟為要挾,部份控制了南歐國家的財政政策,在歐盟內部的話語權進一步提升。2011年至2021年期間,歐盟實際上淪為德國的傀儡,德國可以借此發號施令,成為僅次於中美的世界第三極。德國在經濟大國之外進一步獲得了政治大國的身份,實作了一戰和二戰都未能實作的夢想。

德國從多邊主義中獲取了極大好處:

21世紀前20年裏,德國是國際秩序的最大受益者。在歐盟內部,德國從波蘭、匈牙利、羅馬尼亞等東歐國家吸收了幾百萬移民,這些移民大多具有大學學歷,而且比較年輕,這就緩解了德國老齡化問題。南歐國家脆弱的外貿競爭力,拉低了歐元匯率,這反過來大大增強了德國的出口,使德國出口金額長期排名世界第一。作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擁有核武器的法國則為德國提供了與中美俄匹敵的外交影響力,德國可以借助法國在聯合國會議上實行一票否決,成功繞開二戰戰敗國的限制。

在歐盟外部,俄羅斯為德國提供了廉價的石油和天然氣,讓德國人能夠在工作時間更短的情況下維持與日韓對等的制造業競爭力。作為對沖,駐歐美軍承擔了歐盟大部份防衛義務,使德國可以把軍費壓得很低,省下來的錢則用於發放社會福利。中國作為德國最大貿易夥伴,一方面為德國提供了十幾億人口的市場,讓德國汽車和機床可以大量傾銷海外;另一方面則向德國出口物美價廉的商品,使德國的通脹率長期壓低在2%以內的水平。

因此在過去20年,德國人的生活水平可以說是世界上最高的,甚至比美國人過得還要滋潤。由於國防開支很低,德國政府可以將省下來的錢拿來搞福利,教育和醫療幾乎免費。每年大量的外貿盈余,使德國不用靠房地產來刺激經濟增長,房價也維持在極低水平,年輕人工作幾年就能買房。中國提供的廉價商品、俄羅斯提供的廉價能源,大大壓低了德國通脹水平,德國政府甚至可以發行「負利率」債券,借錢不用付利息不說還可以倒賺一筆。異常繁榮的經濟下,德國人卻很少加班,而且休假時間極長,一到冬天就有很多德國遊客像候鳥一樣去世界各地旅遊,非洲海灘擠滿了曬太陽的德國大爺。

德國的野心不僅是整合歐盟,它還想建立一個足以對抗英美的陸權體系。在這一體系中,德國居於核心,法國和俄羅斯為兩翼,推動形成一個擁有先進科技、發達工業、充足能源的大歐洲。不僅如此,德國也希望能跟東亞強國合作,以在太平洋地區牽制美國。二戰時期德國選擇日本作為盟友,如今德國選擇與中國合作,中國的體量遠高於當初的日本,如果中德能在亞歐大陸東西兩側同時發力,是有能力推翻美國霸權的,這也是為什麽德國領導人很喜歡往中國跑的原因。

要想對抗美國,釜底抽薪的辦法就是去美元化,這也是近幾年中國、俄羅斯、歐盟一直在做的事情。在俄烏戰爭之前,也就是今年2月,一個橫跨亞歐大陸,以去美元化為目的的「中俄德法四國機制」逐步浮出水面,其第一步,就是推動中俄能源貿易以歐元結算。這是大膽的嘗試,如果能夠成功,我們將看到一個以俄國能源、中國商品、歐盟貨幣為流通基礎的國際經貿體系,這會成為美元體系瓦解的起點,德國和中國也將獲得最大的好處。

英美當然不願坐視德國第三次崛起,德國的威脅遠大於蘇俄,曾經英美用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將其摁住,如今怎麽可能會給德國再次崛起的機會。美國精心為德國設計了一個圈套,那就是烏克蘭危機,正如當初英美透過「禍水東引」,誘使德國入侵波蘭來激化蘇德矛盾一樣。如今英美透過克里米亞這個地緣杠桿,誘使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此來來激化歐俄矛盾。時隔80多年,同樣的手段在歐洲屢試不爽。只不過上一次的受害者是蘇聯,這一次的受害者是德國,角色互換了過來。

歷史上英美經常這麽做,比如1905年透過中國東北成功挑唆起日俄戰爭,同時削弱了兩個競爭對手。美國也希望透過烏克蘭危機來挑唆歐俄對抗,但德國這次卻顯示出了很務實的一面,寧可犧牲東歐國家安全利益、忍受西方陣營的唾罵也要維持與俄羅斯的和平,推行所謂的「綏靖政策」。德國的底線是波蘭和波羅的海三國,如果俄羅斯只是想吞並烏克蘭和白俄羅斯的話,它是可以容忍的。這種情況下歐俄仍有一定的戰略緩沖區,雙方不至於兵戎相見。

按照正常的劇本,這次戰爭俄軍本應該勢如破竹,在一個月內拿下基輔,建立烏克蘭新政府,並在三個月內結束特別軍事行動。如果是這樣,亞歐大陸的強國會保持高度默契。德國和法國會象征性地譴責和制裁俄羅斯,中國和印度則會對俄羅斯提供一定經濟支持,以幫助其渡過難關。待局勢穩定後,德國將以取暖為借口放松對俄制裁,推動俄烏和談並簽署和平協定,為這場戰爭畫一個句號。再之後,德國仍會致力於推動與中俄的經貿合作,探索建立新的國際秩序。2015年德國人就是這麽做的,這就好比足球賽場上踢默契球一樣,看似激烈對抗,但彼此對過程和結果都心照不宣。但這一次德國人徹底失算,他們嚴重低估了俄軍的拉胯,萬萬沒想到強大的俄羅斯軍隊會在烏克蘭陷入戰爭泥潭,以至於德國陷入了二戰後最大的外交被動。

不僅是德國,甚至是英美也低估了俄軍的拉胯。在開戰之初,按照美國的估算,基輔失陷只是早晚問題,英美甚至邀請澤連斯基出逃海外以建立流亡政府。但就是號稱世界第二的俄羅斯軍隊,硬生生被擋在基輔城外,丟下大量屍體和武器殘骸。老辣的拜登自然不會放棄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西方的武器如潮水般湧入烏克蘭,這使戰爭的天平進一步逆轉。

俄軍兵敗基輔後,歐盟內部以波蘭為代表的主戰派擡頭,它們要求大幅提升對烏援助水平。德國和法國等主和派顏面無存,喪失了歐盟外交主導權。盡管不願意,但德國還是必須對烏克蘭提供大量武器援助,這進一步激化了與俄羅斯的矛盾,德俄之間的政治互信蕩然無存。俄羅斯在戰場上節節失利,歐俄合作日益瓦解。英美只用了幾個月的時間就使德國幾十年的努力化為烏有,科爾、施羅德、默克爾三代人的心血付諸東流。極端情況下,如果未來俄羅斯動用核武器,那歐俄幾十年內都沒辦法再和解,仇恨將吞沒歐洲大陸,這片古老的土地將陷入無盡的爭鬥。

俄烏戰爭表面上是俄羅斯和烏克蘭的戰爭,實際上是美國和德國的戰爭,在某種程度上更是一戰和二戰的延續。因為這場戰爭本身就是美國設計用於對付德國才挑唆起來的,美、德兩國也是出力最多、且能真正能決定俄烏戰爭走勢的國家。只要美國繼續拱火,俄烏就會一直打下去;而美國繼續拱火與否則取決於德國受損程度。對德國來說,其面臨在東歐和俄羅斯之間二選一的難題。如果增強對烏克蘭的援助,勢必會得罪俄羅斯;如果削減對烏克蘭的援助,又會得罪東歐,進而引起歐盟瓦解。在這種情況下德國只能兩頭討好,一方面高價向俄羅斯購買能源,另一方面向烏克蘭提供先進武器。最後形成了很奇怪的結果,拿著德國經費的俄羅斯與拿著德國武器的烏克蘭在戰場上打得不可開交,打到最後大部份成本竟然都落在德國人頭上。

不僅如此,歐洲地緣危機、能源成本暴漲、美聯儲加息等多重因素使德國產業鏈出現外遷壓力,以制造業為立國之本的德國第一次面臨去工業化問題,很多經營了上百年的企業宣告破產,30多年來首次出現貿易逆差,國內社會撕裂極其嚴重。陷入持久戰的俄羅斯,一年的軍費開支也不過一千億美元;本土沒有挨一發炮彈的德國,經濟上的虧損卻超過三千億美元。

在外交上德國更是一落千丈,不僅失去了對東歐的領導權,跟法國的關系也出現裂痕。德國和法國雖然都倡導歐洲一體化,但利益卻存在很大分歧。德國希望「向東」,在整合東歐的基礎上推動與俄羅斯合作,搞「大歐洲」。德國還希望取消歐盟內部的一票否決制,削弱單個國家影響力。並增強歐盟議會權力,使歐盟議會淩駕於各國議會之上,像美國那樣走上聯邦制的道路,最終在法律上統一歐洲。

法國則不然,法國希望組建「歐洲軍」,增加歐盟各國在安全領域的合作,這樣擁有獨立國防與核武器的法國就能在話語權上壓倒德國。法國更希望「南進」,拓展在地中海沿岸的影響力,特別是北非和中東的前法國殖民地國家,在歐盟之外打造一個「法語區」合作體系,搞「雙軌制」外交。雖然法國也贊成跟俄羅斯合作,但擁有大量核電站的法國其實並不依賴俄羅斯的能源,法國更多是希望借助俄羅斯的力量來壓制德國在東歐的擴張,歷史上法俄經常聯手對付德國。

在和平時期,德法的矛盾尚可被掩蓋。但在動蕩時期,德法的矛盾被無限放大。為了滿足本國能源需求,德國選擇高價進口天然氣,這就使其它歐盟國家被迫承擔更高的能源價格。德國將軍費大幅增加至1千億美元,但其中很大一筆錢是用於購買美國F-35戰鬥機,這意味著德法聯合研制的FCAS戰鬥機計劃面臨夭折,這引起法國強烈不滿。可以說自今年俄烏戰爭以來,德國不僅喪失了俄羅斯這一重要夥伴,也與曾經的盟友法國漸行漸遠。

俄烏戰爭對德國造成的經濟和外交上的巨大損傷,其沖擊不亞於一場戰爭。在經濟上德國面臨GDP負增長的困境,在外交上德國則面臨在歐盟和俄羅斯之間二選一的難題。長遠來看,德國老齡化問題幾乎無解,德國需要從東歐而不是中東吸收勞動力。如果沒有源源不斷的優質外國移民補充,德國勞動力供應遲早會萎縮,屆時德國制造業競爭力將難以維持。不僅如此,既沒有抓住互聯網革命也沒有抓住電動車革命的德國,一旦有一天燃油車被淘汰,其經濟光芒可能會變得黯淡。

近現代史上德國三次崛起,卻又三次被英美打敗。德意誌的大國野心,葬送於1914年英國的貿易禁運、葬送於1941年莫斯科的嚴寒冬雪、葬送於2022年基輔城外潰敗的俄羅斯軍隊。德意誌民族上百年的努力和夢想,一次又一次被盎格魯撒克遜人親手撕碎。

從務實的角度出發,未來德國最優選擇就是跟中國合作。中德之間沒有地緣沖突,沒有歷史矛盾,經濟高度互補,可以說是天然的盟友。未來德國如果想擺脫英美的束縛,擺脫戰敗國的地位,最好的辦法就是拋開意識形態與中國聯手抗敵。在很大程度上,中德關系唇亡齒寒,一旦中國倒下,就再沒有國家能制衡美國,德國的外交條件只會更惡劣,歐盟將喪失左右逢源的條件,徹底淪為美國附庸。同樣的,一旦德國倒下,也會給中國帶來災難性的後果,失去德國約束的歐洲大概率會倒向美國,屆時中國將面臨歐美日印的共同圍堵。

冷戰時期,德國最親密的盟友是法國,法德軸心奠定了歐共體成立的基礎。但近幾十年來,德法圍繞歐盟領導權暗暗較勁,內部隔閡越來越大。00年代以來,德國最重視的夥伴是俄羅斯,德國向俄羅斯輸出工業化,俄羅斯則向德國輸入能源,德俄聯手天下無敵。但俄烏戰爭爆發後德俄關系走向破裂,面臨雙輸的局面。未來德國外交需要另起爐竈,跟中國抱團取暖或是較好的選擇。只要中德乃至中歐不脫鉤、不對抗,就能形成一種「均勢」的局面,美國就很難逐個擊破,因為歷史上美國只會在亞歐大陸各大強國陷入激烈對抗的情況下才會親自下場參戰。中國和德國都是美國想扼殺的敵人,只要中德兩國攜手並進,互成掎角之勢,美國挑起世界大戰的圖謀就很難得逞。如果它專門對付德國,那中國就能趁機做大;如果它全力對付中國,那德國就能漁翁得利。這是美國人不願意看到的。

11月初朔爾茨訪華,是頂著英美和國內綠黨反對做出的選擇。去年,由於太相信英美意識形態的那一套,年輕的朔爾茨剛上台就中斷了「北溪2號」,成為引發俄烏戰爭的導火索,也使德國在外交和經濟上付出了慘痛的代價,這使朔爾茨醒悟過來。他力排眾議出訪中國,是對過去錯誤的一種補救,也是他上任以來幹得最正確的一件事。在地緣危機和逆全球化籠罩的今天,中歐重新開啟合作大門無疑是在世界範圍內做出一個表率。

不僅如此,朔爾茨訪華,很大程度也是訪給美國和俄羅斯看的。

我們知道,美國之所以拱火俄烏,並不是為了削弱俄羅斯,而是為了削弱德國,以讓德國的制造業轉移到美國。朔爾茨訪華,就是想釋放一個訊號:「如果美國繼續打壓德國,德國寧可將產業轉移到中國,也不願意將產業轉移到美國。」這對美國能起到很強的威懾作用,一旦美國繼續拱火俄烏,只會使德國的產業大量流向競爭對手中國,白白為他人作嫁衣裳。正因如此,拜登不願意讓中國漁翁得利,因此才不得不考慮跟俄羅斯和談的可能。

另一方面,朔爾茨訪華,與中方就反對核戰爭達成共識,這也是他訪華的最大成果之一。如此一來,俄羅斯在考慮動用核武器問題上就會很慎重。因為中國和印度都反對亞歐大陸爆發核戰爭,如果俄羅斯一意孤行發動核威懾,勢必會在外交上變成孤家寡人。對歐盟來說,避免核戰爭爆發是其現階段最大訴求,否則歐盟的資本和人才將飛速外逃,自身也將面臨生存危機。

總的來說,中國是德國第四次崛起的機遇,德國也是中國對抗美國、分化西方陣營的最關鍵一環。合則兩利、鬥則俱傷,中德聯手,何愁亞歐大陸不定?何愁四海之內不平?

歡迎關註我的公眾號【洋愷宏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