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心靈

為什麽很多有錢人還要上班?

2019-08-24心靈

底層的人確實很難理解有錢人的上班行為,當年我也是這樣,後來發現在井裏待久了,難免會認為天就那麽點大。。

來點幹貨吧, 教大家理解有錢人的工作:

1.當你處於最底層的時候,你的上班是與客觀世界具體對接的。

比如我是車工,我的工作就是車一個盤子,然後賺了一個加工的人工費。這樣上班的原理在於,你做了A,必然就會得到A對應的勞動回報。那麽換言之,你不做A,就得不到A對應的回報。收入和勞動是典型的線性增長。

由於人的體力是有限的,而這樣的勞動,毫無自由度可言,會讓你很容易估算出這一輩子能賺多少錢,這樣的上班,僅有物質回報,精神層面的回報幾乎為0。

2.到了第二層面,即底層+1的時候,工作的特色往往開始有部份精神層面的回報,而物質回報的線性趨勢,開始變得模糊。但是工作回報和勞動強度依然成正比,人對客觀規律的套用和收入回報聯系不大。

比如我是個文員,那麽我每天會有做材料、打印、回報檔、做會議記錄等等工作,而我每天多做一點或者少做一點,和我的收入影響不會很大。這樣就開始了我做了A+-n,獲得了同樣A的回報。

由於這個層面的工作存在n這個自由度,只要這個n不出格,那麽這樣就有了自由調整的空間。往負的方向走,可以劃水,往正的方向走,可以多接觸新事物鍛煉自己。這樣開始,除了物質層面以外,就有了精神層面的回報。但是問題在於,n的值往往很渺小,實作量變需要很長很長的時間,以至於幾乎沒有盼頭。

3.到了第三個層面,即底層+2的時候,工作的勞動強度往往和收入開始變得聯系不大,物質回報的層面開始有脫節的趨勢,個人對客觀規律的理解套用,放在了台面上。工作的主題從具象世界,開始轉向抽象世界。

比如我是個銷售小頭目,手下三五個人。或者我是個屌絲專案經理,手裏就一個苦力。組內和部份的正常工作,有沒有我參與,其實無關緊要。甚至個把星期不去上班,本質上也不會有太大影響。但是我在關鍵時候,必須能頂好幾個人的水平來用:大客戶來了,下面人擺不平,我要能擺平。非標準的專案來了,我能重新拆解分工,然後能拼得完整。這個時候我所經歷的經驗、我所掌握的知識才是立足之本,即我對客觀規律的理解套用。

到了這個層面,我做了ABCDEFG的勞動強度和我的收入關系不大。如果你很牛逼,那麽上班可以天天掛機劃水,如果你很菜,那麽肯定會累成狗還沒什麽錢。從經濟學講,掌握了知識、經驗,本質上就是掌握了部份生產資料,這個層面的特點,就是開始利用生產資料賺錢,而非生產力。而在這個過程中,工作的主體不再是車一個輪子、拆倆軸承這種具體事物,而是事物與事物的關系,人與人的利益共謀或者分配等問題。由於這種工作轉向為對抽象世界的對接,精神收益大振幅增加,工作開始變得有意思。

4.到了第四個層面,即底層+3的時候。工作的主題是領導一個組織架構,透過合理的分配內部的資源,從而達到和這個組織架構相關聯的事物形成閉環的能力。從此往後,勞動開始變得沒有任何意義。但是這個層面的工作,在於與該組織架構相關聯的事物或組織是相對固定的,所以這個層面的工作,有了工作時間安排上的完全自由度,而沒有操作層面的完全自由度。

比如我是個技術總監/副總,手裏幾個小科室或者部門。那麽我需要做的工作,是領導整個技術部門合理的和銷售以及采購對接。如何對自己手裏幾十號甚至幾百號人進行最佳化重組?銷售部門一個技術需求來了,這個需求在我自己部門裏面每個科室的流程是如何透過?核心環節的權責利如何切得幹凈而且還平衡?哪些事務是要給下面的人有自由度的,哪些又是要鎖死的?這類都屬於內部事務的管理。

對外的事物有:銷售部門的需求中,事少錢多的怎麽突現自己貢獻?難啃骨頭的怎麽懟得對方無話可說?采購這邊要如何讓他們多開口子用些好的配套讓我們部門省事?競品技術分析中,明明我們55開,怎麽噴得銷售自慚形穢?明明成本比對方高,怎麽說得采購部門面有愧色等等。同時還要一定程度上處理和上級的關系,甚至洞察理解董事會的決策動向等等。

這個層面的工作,只要你玩得轉,找機會不上班的理由比比皆是,很多是可以自由安排工作時間的。但是你無法改變你是個技術部門的事實,所以你無法做采購或者銷售等類別事情,故缺乏操作層面的自由度。

到了這個層面,事情幾乎無法達到最優解。本身的工作一定程度上是動態的,是需要隨著隔壁幾個部門變化而變化的。由於事情沒有最優價解,甚至沒有標準答案。所以很多工作僅是為了自己這個部門不出岔子即可。所以這裏面有開荒的,也有守成的。開荒的能力要求很高,即從0開始組建整個部門,一直到部門可以脫手自動運轉。而守成的人要求往往很低,甚至有些開荒人太優秀了,部門可以適應很長一段時間的外部變化還不出問題,以至於守成的人是條狗都行。這些拋開不說。

這個層面是傻逼和牛逼差距最大的一個層面,也是利益最為錯綜復雜的一個層面。根據不同的外部環境,這個層面可以很爽,也可能很累。收入與勞動強度毫無關系,甚至很多時候與個人能力也沒太大關系。你在的外部環境,往往就基本上決定了你的收入和勞動強度,所以也是跳槽最多,忠誠度最低的一個層面。

5. 到了第五個層面,即底層+4的時候。工作的主題是領導一個組織架構,和客觀世界對接。此時的工作,即具備工作時間上的自由度,也具備操作層面的自由度。拋開一部份人喜歡強行參與前面幾個層面工作的 微操大師」,這個層面的唯一工作,就需要作出正確的決策。

這個就很容易理解了,你開個公司,你要讓整個公司內部一坨子人,按照你的方向前進。和上個層面不同的是,很多時候你自己並不需要很牛逼。

即馬雲不會編程,只要他有資源能挖到會編程的人即可。但是馬雲必須要做出正確的決策。

所以,這個層面的人,需要大量且高質素的資訊,透過自己大腦裏對客觀世界理解的最優模型,作出一個最優解。這個最優解往往一句話就能說清,但是需要大量的資源來得出。在這個產出過程中,會花錢請行業裏面的高手給與建議;會請一些海量人情的牛人進行提點;會有無數個前面1234層面的人工花費上千上萬個人工采集的資訊數據;而這些東西整合在一起所帶來的頭腦風暴,給人所享受的精神洗禮,根本是普通人層面無法體會的。這樣的工作所帶來的享受,根本是普通生活中去喝酒吃肉玩嫩模所能媲美的。任何一個普通人,能有幸旁觀經歷過一次這樣的工作,一輩子都會刻骨銘心。所以這個層面的玩家,工作即生活,生活即工作。

當然,這些只是這個層面最頂配的工作。很多沒有這麽爽但是也還行的減配版,很多可能是個國企的頭目,新三板的大股東。而生活中絕大部份的,可能是個小公司的幾個年輕創始人、手裏有幾個礦的路虎車主等等。

當然,大家見得最多的,就是哪些穿個人字拖提著幾串鑰匙的背心佬。

也許你會問,難道這些背心佬,每天工作的時候也會有那樣浩瀚的頭腦風暴麽?

我們,就是風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