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心靈

「轉評贊」、閱讀量一變少,我就特別難受怎麽辦?如何緩解「度量社會」之下的數碼焦慮?

2023-12-18心靈

即便不考慮流量數據可能帶來的經濟收益,對人來說,在公共空間發表言論,也還有一個受他人認可的預期。就算你發個朋友圈,也往往期待有更多人給你點贊對吧?這也是為什麽很多名人功成名就之後,甚至會主動花錢去做廣告、出書等,來傳播自己的原因——很多時候這並不是為了掙錢,就是為了自己的那個「名聲」。

對我自己來說,雖然我生活中也會為其他事情焦慮,但是在自媒體這個方面,我反倒沒什麽數據焦慮。因為作為一個自媒體方面的實踐者和觀察者,以及基於自己對媒介傳播、媒介文化的理解,我明白一個基本的道理,那就是粉絲與粉絲、數據與數據是不一樣的。

從基礎的邏輯層面講,一個人想要理解另一個人,肯定是接觸時間越長、交流的話題越多,彼此之間也就越相知。但是,在絕大多數情況下,真正能做到你釋出的所有內容全都看完,或者至少看完大半的人,只是極少數。與此同時,在你釋出的每一個內容裏,閱讀和點贊的人也未必都是你的粉絲,他們只是恰好看到了這個內容,覺得滿意順便給你點了個贊而已。

這個情況,用一句話總結就是, 大多數人上網就是看個熱鬧,人家本來也不關心你。你的某條內容數據好,只不過是恰好碰上了某些人的興趣點,除此之外都不能說明什麽。

過去這些年裏,我在知乎上回答問題的重心已經偏向了人文社科領域,並且因為博士階段積累的寫作習慣,風格是偏嚴肅的。而我本人也不喜歡追熱點,即便偶爾回答了一些熱榜上的問題,也是以分析為主。我這種做法,註定了數據不會很好。這一點是我在回答問題之前就有準備的,所以我也早就接受了閱讀量不好的準備,如果偶然間某個內容點贊、閱讀量多了,那就是賺了。

而我之所以不會為這方面的數據感到焦慮,是因為數據並不是我評價自我的標準。以學術標準而言,一個內容的價值並不是讀者的多少而決定的。在我自己的評價體系裏,我自己會根據自己的「表現」給自己打分,有的問題我是認真回答的,有的則是有時間順手寫著玩的。前者的數據表現無論如何不好,後者的數據表現無論如何好,前者在我心中的價值都是高於後者的。

那麽,為什麽明知有些東西數據不好,我還要寫呢?這其中有三方面的原因:

第一,輸出本身就是對自己想法、觀念的一種整理,很多原本在腦子裏混亂的東西,變為內容輸出後就會體系化,也會在寫作中發現那些地方還有問題。這種提升是對個人成長起作用的,與別人是否認可沒有任何關系。

第二,很多東西的價值並不能用數據來衡量。這一點也好理解,前面我說了,很多高贊內容只是恰好被一部份感興趣的人看到而已。正如同樣的歷史內容,漢唐名人的傳播度就比十六國、元朝名人的傳播度廣一些,因為後面過於混亂且陌生。但之於歷史研究而言,研究十六國、元朝史並不比研究漢唐史低人一等。實際上,即便是在學術界,學術方向也是不斷交替的。很可能這三五年是這個學術領域熱門,過了十年就是那個領域熱門,但一個學者的學術生命通常都有幾十年,大多數人都不可能完全跟著熱門方向走。

第三,很多內容是有長尾價值的,不必過度糾結於一時一刻。以知乎來說,我現在的閱讀量構成大約是對半開,也就是每天的整體閱讀量裏,差不多一半以上是有以前的回答的所貢獻的,新增的回答當天的閱讀量、贊的占比多數時候不到一半。但是,我自己並不知道這些長尾流量來自哪裏——如果開啟以前的回答看的話,可能就是這個回答增加了50個閱讀1個贊,那個回答增加了200閱讀2個贊。與其這樣糾結這些數據,不如專註於內容本身,反正只要你輸出的內容在長時間內具有價值,那麽未來也會有其他人看到的。

此外,即便只用商業價值衡量,流量也不是評價商業價值的唯一標準。比如在知乎上,有很多在垂直領域或商業化較強的領域做的博主,雖然數據很一般(比如一個回答可能就幾百閱讀、幾個贊),但是因為領域精準、垂直度高,轉化能力卻很強。有些人可能粉絲不過一兩萬,但收入已經是一兩百萬了。

基於這個觀念,對於粉絲我本人也是佛系態度。此前,在一些與偶像藝人有關的問題下,面對某些藝人粉絲「取關」之類的「威脅」,我就說,如果真要取關,麻煩盡快。因為對我而言,相比於單出的數量,我更在意的是粉絲的構成。如果大家能圍繞一些話題進行理性討論,那麽即便只有幾千粉絲,我覺得也挺好,而如果是某些藝人的粉絲這種,縱然有百萬人關註我,我也覺得沒有任何價值。

自媒體數據的不確定性,意味著你在釋出每一個內容的時候,所面對的物件是不確定的。何況,每一個平台也會在不同的階段針對不同的創作者、題材、類別進行定向的扶持,很多時候就是流量給到了你,你的數據就好看,反之就難看。既然傳播的物件、範圍不可預測,那麽因為這些不可預測的數據就把自己搞得焦頭爛額,實在也沒必要。

如果用塔勒布的「杠鈴策略」來做解釋的話,其實對於個人來說,任何具有創造性的工作都是高風險的——這類工作包括寫作、音樂以及自媒體等等。除了極少數剛剛出道就能達到巔峰的天才之外,普通人最適合的就是平衡兩端的「杠鈴策略」,即用高低風險工作的搭配來讓自己實作利益的最大化。換成大家都能聽懂的話,就是說,如果你想考寫作、自媒體等創意性工作成名、掙大錢,最好的做法是先不要全職,而是找到一份相對穩定的工作(不一定是體制內,國企、大型民企等都可以),然後再不斷嘗試。這樣,不僅個人的生活有更多的保障,而且也能更好的堅持自己的創作方向,不會因為一時一刻的「轉評贊」數量減少就特別焦慮。

所以,這也還是那個老生常談的話,做自媒體也好或者做一些創意性工作也好,如果你已有穩定職業且做不到副業年收入超越主業三五倍以上,那就不要輕易全職。這樣,個人的焦慮感也會少很多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