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心靈

回避型戀愛的本質是什麽?

2024-04-20心靈

如果說回避型對戀愛的態度是: 渴望愛,又因為害怕被愛而選擇推開伴侶。

那...回避型在戀愛的這件事的本質就是: 渴望被看見,害怕被遺忘。

本質這個東西,歸根結底是把人作為基因延續的產物,先輩們透過文化的傳播和技能的教導傳授給後代,後代們再透過觀察和模仿去學習知識。學習知識又需要透過情緒波動(生理喚醒)加強記憶和強化思想(標簽理論)。一套系統行雲流水...

小寶寶誕生,...7歲的那年開始...,先有觀察行為和模仿學習的能力,再透過情緒的產生去加深記憶(技能),然後去認同被貼的各種標簽。...最後按照這個「標簽」走完一個人的一生。

那麽,我們就透過「一個人的一生」的這個時間線軸去透過本質,一層一層揭開迷霧: 觀察和模仿行為、生物喚醒(情緒)、標簽理論。

在了解這三個東西之前,我們先用物理學的兩個詞,來捋一捋...

(伴侶與回避型和平相處,它就是一個不斷去拆解、組裝、拆解、組裝...的過程。)

廣義相對論和狹義相對論的...問題,萬物遵循著「因果關系」。

廣義相對論大家都不陌生,它講的是重力相互作用。

簡單來說,也就是兩個物質: 伴侶和小回避之間產生的重力問題,小回避渴望愛但由於和伴侶一起進入親密關系,小回避的防禦機制會激發伴侶的焦慮情緒(反過來說也一樣,伴侶的焦慮機制會激發小回避的回避情緒),最終導致伴侶失去理智把小回避逼到結局: 又害怕被愛。

【這是一個因果關系: 重力相互作用是因為磁場的吸重力引起自轉和公轉,但因為是能量產生的牽重力(動力系統),最終都會指向一個結局: 互相淪陷。

跟太陽與地球、月球的磁場一樣,n億年後的太陽沒有了磁場(能量),太陽、地球、月球...都會淪陷。】

並不是小回避渴望愛又害怕被愛,而是人家一開始渴望愛並追求愛,但被伴侶逼到無法呼吸才會害怕被愛。

這個就是重力相互作用產生的必然結果,跟星球與星球之間的重力差不多,質素小的球體圍著質素大的球體轉動,一旦重力不平衡...,二者之間靠的太近就會碰撞在一起,並行生不可避免的星球大爆炸,也就是...互相炸毛了。

你看,伴侶不焦慮、不拼命靠近的時候,小回避就不怕被愛。...反之,就是你追我逃的下場了。

為什麽又會扯上狹義相對論呢?

狹義相對論講的是規律的協變性(遵循規則可以拉長親密關系的時間),也就是小焦慮們忽略的一個問題: 小回避的「親密關系」和「戀愛」這件事,是分開的。

(熱戀期是合並因為它受重力互動作用影響,熱戀期過後是分開因為它需要遵循規則。

不可能從「熱戀期」去一直熱戀下去並維持到終點,因為燃料並不是取之不竭,而且這並不符合自然的規律。)

之前的文章講過好幾次:

小回避喜歡的是,小回避被愛的這件事的本身,並不是被伴侶愛,而是喜歡被伴侶愛的這件事。

需要給外人看,是因為找不到愛情才退而其次選擇閃婚。

小回避進入回避期,並不是需要完全回避伴侶,而是他們需要調整好親密關系的行程、距離、空間。

不送禮物、忽冷忽熱、冷暴力...,這些事並不是對伴侶不上心,而是他們害怕自己、無法面對真實的自己。

分開去解讀,有利於將矛盾的問題看的不再矛盾。伴侶讀懂矛盾等於在接下來的日子裏,伴侶和小回避的親密關系也不會如履薄冰,也不會一直搞不明白人家要的是啥。

同理,套用狹義相對論得出: 對戀愛的這件事,根源的問題是「渴望被看見,害怕被遺忘」。

也就是說,伴侶如果看見了小回避躲在陰暗角落裏的那個不被看見的小孩,也就等於讀懂了小回避。

公式如下:

廣義相對論=重力相互作用(渴望愛,由於重力相互作用導致又害怕被愛。)

狹義相對論=規律的協變性(渴望被看見,害怕被遺忘。)

【調整重力互動作用並遵循規律的協變性,關系只會往好的方向去發展。

但由於小回避自身的重力波有點...不太穩定,伴侶還是要變著法子去把對方逼焦慮,不然結果還是一樣。】

重力,顧名思義重力產生互動作用,它是根據伴侶(或小回避)的重力來調整。

而規律的協變性,它是具有規律、具有慣性,規律和慣性的形式不變。

【狹義相對性原理:任何真實的物理規律在所有慣性系中應形式不變。】

應該能明白吧,透過事物看本質其實也不是很難,就是比較...廢頭發,記得多吃點白煮雞蛋,可以防止掉頭發。

伴侶: 我我我...談個戀愛怎麽這麽命苦...

可...事情就是如此。

無一例外,伴侶和小回避的親密關系總是像一盤散沙。

波光粼粼的湖面,是因為有光的折射。

如果一束強光一閃而過,那一定是帶著咆哮聲的閃電。

我渴望被看見,所以我常常倚在門前與滿天繁星共享清風,只因我知道你有一天會路過此地。
又因為我的心無處安放,所以我會在夕陽墜入蒼穹的那一刻靜靜目送你的離開。
我害怕把你遺忘,所以我會在你觸摸過我的歲月裏刻下你那平凡的名字。

伴侶討厭的回避問題: 忽冷忽熱、冷暴力、回避期、斷崖...一系列問題。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小回避對親密關系無一例外: 揮之即來,呼之即去。

而伴侶恰恰相反,伴侶恨不得天天粘著小回避。

為啥子會這樣呢?這兩種截然不同的行為,究竟從何而來。

我們從「本質」這個由頭,一步一步來捋。

揭開小安全、小焦慮、小回避、小恐懼的謎團...

渴望被看見,害怕被遺忘

這是每個人一生下來對戀愛的本質問題。

我們先把時間線給直接擼到47年前~3500年前~4萬年前...

從旅行者1號、甲骨文、原始人壁畫,...我們翻開整個人類前進演化的歷史,從這些遺落下來的行為去發現本質的問題。

3500年前的甲骨文:

4萬年前的原始人壁畫:

我們的祖先可能吃飽了撐的,閑暇之余找個墻頭塗個鴉、找了些烏龜殼殼刻了些字。

如果沒有這些流傳下來的「證據」,似乎就沒有人知道祖先存在經歷了啥,有哪些文明。僅僅靠一堆骨頭、石器...是遠遠不夠的。

人的本能需求,比「生與死」更高緯度的人性需求: 渴望被看見、害怕被遺忘。

這是每個人的天性,對小回避戀愛的這件事來看,也是如此。

我們一生下來就是獨孤的,從前是,以後都是。

小回避明明無法接受伴侶,卻還要談戀愛。明明無法從親密關系中汲取營養,卻還要結婚生子。這一切並非完全是對生活妥協,也不是像個工具人去迎合社會框架的需求,說到底...還是害怕孤獨。

【伴侶也還是一樣,明明很痛苦卻還是放不下...

害怕被拋棄嗎? 並不一定,害怕被遺忘倒是真的。】

了解完人類延續的本質問題,我們從中得到:

延續策略=觀察和模仿行為。

觀察行為與模仿行為

模仿行為是建立在觀察行為之上,先有觀察才有模仿。

【跟親密關系一樣,先有觀察(吸引)再有模仿。

親密關系的意義: 互相學習互相成長,不然...圖你身子?】

人,一生下來的第一時間,產生的互動行為是透過觀察行為與模仿行為...

比方說,嬰兒階段的嬰兒並沒有記憶,但大人們逗小嬰兒,小嬰兒會透過笑或哭給予反饋,這就是觀察行為與模仿行為的由端。

都說小回避是天生的模仿高手,而實際上我們每個人都是透過觀察和模仿而來...,只是越不安全依戀(討好型人格),他們在觀察和模仿行為這方面的能力就會越強。

觀察和模仿行為,最早來自N萬年前的祖先,那時候的小寶寶們生下來的第一個要素並不是被愛,而是學習如何生存下去。

愛這個東西,是透過物種的前進演化而來,有些動物的繁衍並不需要雌雄交配。

大自然優勝劣汰的規則就不用多說了,總而言之,要麽懶得去學,稀裏糊塗過一生。要麽拼命去透過觀察大人們、族人們的捕獵方式,並模仿他們的技能。

要想在群體中脫穎而出,必須是學習能力很強的一小撮人。

時間,就這麽悄無聲息經過幾萬年...

【觀察行為: 當一個小孩親眼看到別人被火爐燙傷了手指,他會從中得知火爐是不能隨便觸摸。(觀察行為可以規避風險,比方說小回避觀察伴侶的行為可以預知危險,提前一步後撤。

而伴侶在觀察行為這方面明顯弱於對方。)

模仿行為: 當一個小孩親眼看到爸爸打媽媽(逃避、毆打、辱罵),他會從中得出逃避、毆打、辱罵是可以解決問題的。

我們透過觀察和模仿行為可以學習各種各樣的社會行為。

這也是解決問題的能力,比方說伴侶透過解決問題的態度,這是由於童年習得的能力。

而回避透過回避、冷漠...的態度,這也是童年習得的能力。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和養兵一日用兵千時。理解起來也就不奇怪了。】

這就為伴侶提供一個很好的切入口: 回避的行為偏好。

觀察回避的種種行為,可以泛化到回避的原生家庭,以及貫徹回避的整個童年的發展...也就是伴侶可以學習去拉開回避7~16歲的時間線軸,去解釋他們的行為與動機。(做到這點很難,但是會收獲很多東西。

可能...幾天的相處下來,你已經走完了他們的人生,你也知道他們要的是啥。)

同理,觀察與模仿行為會透過泛化,比方說: 辱罵型的父母大概率會培養攻擊型比較強的小孩。

這也是為什麽許多毆打妻子的男人都有一個虐待妻子的父親。

因為我們小時候所學習的「技能」、「三觀」,都是透過父母的潛移默化,灌輸給我們的,包括那些好的和不好的東西,長大之後的我們自然而然的去粘上這些東西,並且這些東西很難忘記的(情緒波動會加強大腦的記憶)。

這...我們也能從觀察後輩的行為,從他們的身上反應出來早些年類似的經歷。

從這個角度,就可以捋到小回避、小恐懼的童年(以及...祖上三代大概經歷了啥)...

【發散思維思考一下,7~16歲的小回避都在幹嘛...小回避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他們都在幹嘛...】

他們一方面為了生活的生計東奔西跑,無暇顧及兒女的教育,一方面怨聲載道無暇顧及兒女們的內心感受...各位腦補...。

換句話說,從小安全、小焦慮的行為也可以看到他們的的童年,以及小安全、小焦慮的爸爸媽媽的行為。

從小回避身上的行為,也可以看到他們的爸爸媽媽的行為,以及他們的爸爸媽媽為啥子會這樣對小回避、小恐懼...

~這點還是挺神奇的,小焦慮的爸爸媽媽普遍都帶有焦慮情緒,而小回避、小恐懼的爸爸媽媽都不帶有焦慮情緒,或者其中一個是回避,又或者其中一個不帶焦慮情緒。

總得來說,理解觀察行為和模仿行為所帶來的一系列的問題,伴侶就找到了小回避的烏龜殼的...裂縫(透過時間的裂縫,去進一步了解他們的內在小孩)。

這也是小回避油鹽不進的根源(伴侶不要想著可以去說服對方)。

他們的爸爸媽媽對他們的提議也是油鹽不進...(伴侶的位置不可能高過他們的爸爸媽媽,所以,降低期望反而關系沒那麽擰巴。)

這樣想...很多事情都是順理成章的...比如,小回避對爸爸媽媽的回避態度會泛化到對伴侶的態度,小回避對爸爸媽媽的不理解、怨恨...會泛化到對伴侶的不理解、怨恨...

伴侶從觀察與模仿行為可以把很多事情看的明明白白的...

發現口子怎麽切,就要看廚師們的刀功了。

要怎麽切好這個口子,需要用到這個東西: 生理喚醒(情緒)。

生理喚醒

交感神經的分析就不細說了,我撿重點。

這與大腦的資訊加工有關,簡單來說,能讓我們上心的東西,也就是我們對這件事、人...產生了情緒波動。

伴侶復盤一下,伴侶對熱戀期階段的記憶都是很深刻的,還有...兒時產生情緒波動的記憶、以及某某某時刻產生情緒波動的記憶,這又是為啥呢...

我們再把時間擼到n萬年前...

權利爭奪: 臣服的物件一旦產生了反抗心理,又會因為嘗試著反抗,被鎮壓...整個過程驚心動魄,臣服的物件被馴服的服服帖帖,因為一旦反抗會產生強烈的情緒波動,這情緒波動又強化了「我必須臣服」。

狩獵時代的捕獵行為,族人們需要對危險加深記憶...久而久之,基因便習慣了這套策略,交感神經系統透過情緒喚起去強化記憶,一來避免危險,二來強化技能。

這也是為什麽看書學不到東西,因為看書不會產生情緒波動,而看小說可以。

這也說明了一些問題,為什麽我們對熟悉的事物有著一種本能的安全感。而這份「安全感」並不是美好的事物,而是: 恐懼。(美好的事物產生的情緒波動並不大,我們會覺得理所當然。

而恐懼的情緒會喚起我們的記憶,並引導我們去做出應對反應,你追我逃...就是因為「恐懼」這個東西,它引導我們去尋找「確定性」。 這是人性,與任何人格無關。

掌握好自己的情緒很重要。)

恐懼有兩個層面:

  1. 因害怕而選擇逃跑。
  2. 看見過去的自己,並確定自己的價值。

對愛情的這件事,不安全依戀都會進行去自我說服,他們一旦達到了目的,都會覺得索然無味...而只有產生恐懼,體驗到童年創傷,他們才會覺得自己有價值(有事可做)。

換句話說: 延遲滿足的策略,是加深個體投入成本的過程。 而不是一步到位的去滿足對方,因為只有個體體會到被忽視...他們才會發現自己的價值,也才會...敞開心扉。

你再去觀察貓、狗,它們都會這樣,他們的智慧可能不咋地,但他們對疼痛有一種本能的記憶,這...便是情緒的作用。

這個真相有些紮心: 愛情,愛的是感覺,是情緒的波動。

人與人產生的愛情,都是因為產生了情緒才有愛情,俗稱: 上頭。

反之,對我們來說,他人長的再帥再漂亮,如果我們對他不產生情緒波動,也就沒有了愛情,也就沒有了後面的故事...

又恰好,伴侶和小回避進入親密關系,也一定是伴侶和小回避都互相先產生情緒波動,才有了伴侶和小回避的這段關系。

而後面為什麽小回避會回避和逃跑呢?

因為,投入與收益不匹配,個體對未來沒有了盼頭。

你又會問,怎麽解決這個問題呢?

答: 熟悉感+獎賞機制+條件反射。

(前面兩章不斷在重復一個東西: 情緒。

這是為後面拿下小回避做鋪墊,因為...伴侶只有先了解自己的情緒從何而來又從何而去。

抓住情緒這個小東西,才能讓自己利用「情緒」這個,切開小回避的...身體。)

又切開小回避烏龜殼的一個東西...

反過來說,把小回避嚇得炸毛,在本質上就是給他們帶來熟悉感,因為喚起了他們的情緒。(套在伴侶身上也是一樣的。)

你又會問,為啥子對方會逃跑呢?

答: 因為創傷性重演完成了童年理想。

參照他們的童年、目前與父母的關系,以及他們在碰到問題的時候怎麽處理...

創傷性重演這個詞講過很多次了,總得來說,誰先完成童年理想,誰先舒服。

而痛苦的那個人,一定是那個完成一半「童年理想」,被撂在半路的...

標簽理論

標簽理論,這個詞估計大家很陌生。

為什麽要用到這個詞,文章前面說的,人是先透過觀察和模仿習得能力、然後透過情緒波動去加深記憶、最後按照爸爸媽媽貼的標簽,然後...我們稀裏糊塗走完人的一生。

【細思極恐的一個問題,小時候爸爸媽媽說我們不聽話的孩子、不務正業、調皮搗蛋,以及同齡人的嘲笑我們沒人愛、或者沒爸媽的孩子....等等一系列諷刺的詞匯,就是: 「貼標簽」。

我們在長大後竟然活成了他們口中的樣子,這就是貼標簽的可怕之處。

標簽理論和自我實作預言差不多,比自我實作預言更高級一些,標簽理論是根據外界的給我們貼標簽,我們一步一步去認可這個標簽的過程,最後活成了被貼的標簽的樣子。】

標簽理論的要點: 一個人是回避,一輩子都是回避。(認可與不認可)

標簽理論的要點: 一個人沒有愛,就一輩子沒有愛。(認可與不認可)

我們最終活成自己討厭的樣子,就是這個「東西」搞的鬼,因為...我們潛意識裏會認為我們是這樣的人。【一旦被貼了標簽,比方說「無能」,我們大腦就會有「無能」這個詞,它像一只幽靈在我們腦中時不時地閃現。】

我們被貼標簽的時候,我們為了證明我們自己不是那樣的人,但又因為(過程受挫)我們害怕被孤立、不合群、不被愛、被否認...,而選擇了接受他們的看法(標簽),最終...我們活成了那個我們討厭的自己。

這個詞是研究社區犯罪率的理論,我盡量講的詳細一點,這個東西可以說: 它改變我們的一生。(以及伴侶們期待的東西: 改變小回避。)

原汁原味拆解...

標簽理論的主要內容有三個要點:

1.對越軌行為成因的重新解釋=對犯罪的原因做出解釋,「軌」是軌域的軌,軌是錯誤的「錯」的意思。

越軌行為分別是: 初級越軌、次級越軌、越軌生涯。

人都會有一次越軌行為(第一次犯錯行為),第一次犯錯叫: 初級越軌。它可能不被察覺,或者不被公開。它並未對個體產生影響。

而第一次犯錯的時候,如果被社會或他人逮到,並對個體產生了處罰,叫做次級越軌。

次級越軌(第一次犯錯被貼標簽的時候)

這個套在我們的童年、親密關系裏,也就是我們第一次犯錯的時候、親密關系第一次產生矛盾的時候,並拿出來理論一番。

比方說,伴侶第一次感受回避不愛自己,等於是給回避貼了標簽,可能是責問對方,或者去討要說法...等等等後面的故事,都是從第一次矛盾開始(擺出台面理論一番)。

2.標簽的張貼是有選擇性的=接受被貼標簽,或者不接受被貼標簽。

3.越軌行為的養成是一種被辱的過程=爸爸媽媽的負面情緒導致我們與他們對抗...我們不斷去反抗父母並把抵抗行為泛化到親密關系,因為受挫過程會導致我們懷不斷去疑自己,並強化我們自己不值得被愛,又拼命去證明自己值得被愛...最後導致真的不被愛。

因為,我們從一開始就沒有好好愛我們自己,就會導致後面的一系列問題的產生,它是避免不了的結果...那,從現在開始先愛好好自己。

【第一步,先把負面的標簽撕了。

我知道一定會很疼,畢竟貼了二十多年,都鑲嵌到心臟裏了...】

這一理論是在社會心理學中的互動影響(人際交往的關系中)下產生,從社會和他人對越軌者(犯罪者)的反應的角度解釋越軌行為(犯罪行為),主要闡釋人在進行初次違法犯罪(第一次犯錯)後再進行違法犯罪(繼續犯錯)的原因。

【如果爸爸媽媽是否把孩子視作「野孩子」,會對這個孩子是否成為「野孩子」起到一個關鍵作用。

引發孩子成為「野孩子」,是第一次孩子犯錯被貼上「野孩子」這個標簽,而這個孩子又對這種壞標簽產生了認同的結果。

應該能理解吧,孩子第一次被拋棄,孩子感受到不被愛,從而相信自己不被愛...被貼這麽一個標簽並認同了這個標簽,從而毀掉了他自己的一生。

在不安全依戀們的身上,無一例外,都能看到爸爸媽媽給他們貼標簽的影子,後面的社會生活、親密關系...不幸福...也就不奇怪了。】

【這個角度去拆解小回避很好理解。

我們拆解伴侶,也是一樣的。

伴侶第一次從小回避身上感受到自己不被關愛,引發伴侶對這種壞標簽產生了認同的結果,也就導致了伴侶去證明自己值得被愛,加深了不斷證明...最後導致無法證明。

這也是框架、內核的重要性。

如果一個人的框架和內核足夠穩,外界的幹擾對他而言,就...絲毫不為所動。

因為...他相信自己一定行。】

當個體對這種標簽過程產生消極認同時,就會在絕望情緒下進行更激烈的違法犯罪行為。

【當個體對標簽的過程產生消極認同,他們就會在絕望情緒下進行更激烈(失去理智)的證明自我價值。

這也是我們與父母(父母與我們)產生負面情緒會加深情感破裂的緣故,因為被貼的標簽在我們心中,而父母們被貼的標簽在他們心中。

套用在親密關系裏一樣的,我們給回避貼上標簽,「不愛我」、「冷漠」、「冷暴力」、「絕情」...等於說在說服自己: 對方不愛我,我不值得被愛。

而不是「我尊重他」、「他需要時間」、「他處理關系的能力有限」...

我們和小回避,都會固執己見自己的看法,從而給伴侶和小回避套上濾鏡,並朝著證明我們(他們)是對的,把親密關系的方向往反方向拉,最後導致標簽認同成功。

跟社區犯罪一個原理,罪犯們認為自己是罪犯,結果導致整個社區的犯罪率提高,由於犯罪率提高又導致更高的犯罪率,這是一個死迴圈。】

在【社會病理學】一書中,萊默特將越軌劃分為「初級越軌(primary deviance)」和「次級越軌(secondary deviance )」。

初級越軌,即偶爾卷入違反社會規範的行為,並未對個人的心理形象和社會角色扮演發生持續的影響。(人的第一次犯錯,親密關系的第一次出現矛盾。

第一次犯錯並未對個人的社會角色發生持續的影響。 也就是...個人不曾察覺的問題。)

如:

一個人偶爾向稅務機關隱瞞了真實收入。

一個小孩偶爾受同伴慫恿在集市上偷了燒餅。

一個人出於好奇而嘗了嘗大麻是什麽滋味等等。

每個人都有初級越軌行為,只不過這類行為中大部份是暫時的、出於好奇的、微不足道的、易於掩飾而不被人看見的。

正因為初級越軌行為可能不被人覺察,當事人不會認為自己在越軌,同樣也不會引起他人的看法。

不過,如果這類行為碰巧被某些重要的人發現並被公布於眾,情況就會發生急劇的變化。

【比方說,小時候第一次犯錯碰巧被爸爸媽媽逮到並公開處罰,會導致情況發生變化。

親密關系的第一次出現矛盾,碰巧被伴侶(或小回避)逮到並公開處理,會導致情況發生變化。

我們都知道行為會泛化,一個矛盾也會泛化到另外一個矛盾,最後環環相扣。】

凡有過失的人,更確切的說是那些不幸被發現的初級越軌者,就不得不面對證人,在類似赫·加芬克爾(Harold Garfinkel,1927—)的「約定俗成」(又稱「貶黜儀式」)下受到指責、訓斥、責罵和懲罰。【犯錯者不幸被發現第一次犯錯,就不得不去面對「爸爸媽媽」、「伴侶」,並收到社會框架下的指責、訓斥、責罵、懲罰...從而引起後面一連串的問題,最後導致「最大」的問題。】

更重要的是,這個人就會被人公開貼上各種越軌者的標簽,如瘋子、偷稅者、婊子、無賴、同性戀、小偷或吸毒者。

周圍的人會開始根據這一標簽對他做出種種反應,如歧視、輕蔑等,這樣時間一長,初級越軌者就會在有意無意之中接受這一標簽,形成新的自我概念,甚至對別人的看法表示認同,認定自己是越軌者,並開始做出相應的行動,表現為次級越軌。

所謂的次級越軌,是指卷入違犯社會規範的行為,並被其他人標簽為越軌而且越軌者本人也這麽接受了。

一旦越軌標簽被進一步證實,越軌行為就會逐漸成為「習慣性越軌」,開始踏入其「越軌生涯。

【這個應該很好理解吧。

時間一長,第一次犯錯者會有意無意接受這一個標簽,形成了新的自我概念,還會對別人的看法表示認同,認定自己就是犯錯者,並開始朝這個方向做出相應的行為(初級越軌)。

我們每個人都是從7歲那年...初級越軌(第一次犯錯),到次級越軌(被公之於眾,也就是我們的傷口被爸爸媽媽直接揭開,然後我們被貼上各種標簽),最後到習慣性越軌(習慣性犯錯),最後一步一步越軌生涯(潦草地走完這一生,卻沒有好好為自己活過)。

我們把這一過程套在伴侶和小回避的親密裏,就會發現...結局不言而喻。

比方說,伴侶第一次沒安全感、伴侶第一次覺得對方變了、伴侶第一次指責小回避。

回避第一次忽冷忽熱、回避第一次冷暴力、回避第一次回避、回避第一次斷崖....等等一系列問題,都是從「貼標簽」開始的...所以,最終導致關系...完犢子。

這...並不是人家小回避的問題。】

【也就是說,從伴侶的7歲那年,就註定了與小回避相愛相戀到相忘於江湖。

從伴侶的觀察與模仿行為,到情緒波動,到貼標簽...一步一步把生活和關系搞得一團糟。

參考: 廣義相對論的重力互動作用,到情緒波動(創傷性重演),到貼標簽...全劇終!

怎麽解決問題呢?

答: 撕標簽。

伴侶復盤和小回避的親密關系,和伴侶自己的7~你現在的年齡的經歷,就會發現問題的嚴重性...,如果沒發現...那當我沒說。】

【我們把越軌生涯往後退...次級越軌…初級越軌…恢復親密關系再到昇華人生,那不是...大家都挺舒服的嘛。

怎麽做呢? 要想收獲一段美美的愛情,先恢復關系,把可愛的小回避逼到焦慮,然後...重新給親密關系貼上好的標簽...】

換句話說,只要是與社會建立聯系,其中的「標簽」就擺脫不了。

(什麽我愛你一生一世,...什麽甜言蜜語。

口頭上的承諾不能證明什麽,它唯一可以證明的,就是來源於個體內心深處的不安全感。

如果一個人的內心是富足的,那麽,他們所具備的東西便不再匱乏。

反之,亦是如此。)

我們做事畏手畏腳是擔心我們把這件事做不好...反過來真的會把事情搞砸,事情搞砸的同時又會透過泛化行為,導致處理不了生活的問題、也會處理不了親密關系的問題等等一系列問題,都是從貼標簽...開始的。

後面...事情做不好、生活不如意、親密關系涼涼,...似乎也就不奇怪了。

自信的本質是熟能生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