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財經

中芯國際晉級全球第二大純晶圓代工廠

2024-05-20財經

本報記者 李玉洋 上海報道

全球晶圓代工市場正在逐步復蘇。

近日,國內晶圓代工廠「一哥」中芯國際(688981.SH)釋出了2024年第一季度財報,該季度營收125.94億元(約合17.5億美元),同比增長19.7%,環比增長4.3%,創下歷史同期次高紀錄(僅低於2022年第一季度的18.42億美元)。而國內另一大晶圓代工廠華虹半導體(01347.HK)2024年第一季度實作銷售收入4.60億美元,結束了季度營收的下降趨勢,環比微漲1%。

【中國經營報】記者註意到,中芯國際該季度營收表現已經超過聯電(17.4億美元)、格芯(15.5億美元),除去三星、英特爾等IDM企業之外,在純晶圓代工企業中成為僅次於台積電(5926億新台幣,約合188.5億美元)的公司。

對此,長期關註中芯國際的資深分析師王如晨表示:「盡管毛利率、凈利潤無法與聯電、格芯相比,但這還是有意義的:全球獨立代工已在兩大維度呈現為分裂狀態,一是中國內地和海外代工體系,二是成熟制程與前沿制程。」

王如晨還認為,即便排名在未來幾個季度甚至更長時間內可能會出現變動,但中芯國際的行業地位將進一步提升,同時話語權也會持續加強。

對於當前的晶圓代工行業整體情況,市場調研機構TrendForce集邦咨詢分析師喬安表示:「晶圓代工經歷4~6個季度的庫存修正期後已大致度過低谷,近期消費性產品客戶庫存回補的動能使得晶圓代工產能利用率已開始復蘇,但該動能仍因總體經濟環境的疲弱而受限。」

三類消費市場正在回暖

需要指出的是,與強勁的收入增長形成對比的是,中芯國際第一季度實作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5.09億元(約合7180萬美元),同比下滑68.9%。對此,公司表示,主要系產品組合變動、折舊增加及投資收益減少所致。

而對於遠超預期的業績表現,中芯國際聯席CEO趙海軍在業績電話會上表示:「一季度集成電路行業整體處於恢復階段,客戶庫存逐漸好轉,較三個月前的情況,公司看到全球客戶備貨意願有所上升,以庫存的確定性來應對市場環境的不確定性。」

趙海軍指出,從國內市場來看,有的客戶爭取到了更多的市場份額,因此需要提前拉貨 「落袋為安」,有的客戶在積極做好庫存準備,以搶占先機,從而應對快速變化的市場需求;而國外客戶方面,有的客戶出於地緣政治考量,提前將庫存提高到理想水位,因此也進行了一定程度的備貨。

第一季度財報顯示,中芯國際主營收入按地區分類來看,2024年第一季度該公司來自中國區、美國區和歐亞區的業務占比分別為81.6%、14.9%、3.5%。也就是說,中芯國際超過五分之四的營收,已經在中國市場了。

而晶圓業務收入按套用分類來看,該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來自智能電話、電腦與平板、消費電子、互聯與可穿戴、工業與汽車的業務占比分別為31.2%、17.5%、30.9%、13.2%和7.2%,其中智能電話和消費電子實作了同比和環比的增長;以尺寸分類看來,中芯國際本季度銷售的8英寸晶圓占比24.4%,12英寸晶圓占比75.6%。

趙海軍在財報電話業績會上解釋稱,今年第一季度收到一些來自智能電話、電腦等客戶的急單,目前公司12英寸產線從去年12月以來一直是滿載的。

當全球消費市場經歷周期性低迷後,趙海軍表示,目前公司觀察到國際上的消費市場正在恢復,庫存消化已經接近尾聲,並在三處市場展現出回暖跡象。

第一類市場,低功耗藍芽、物聯網以及MCU的新產品加量需求開始顯現。

第二類市場是顯示相關器件。趙海軍表示,今年是「體育年」,體育賽事紮堆,導致如機頂盒、電視的銷售體量在世界範圍內擴張,相關訂單量明顯高於去年。

第三類市場是智能電話。中芯國際表示,目前觀察到中國智能電話的廠家表現出很強的進取心,在市場競爭中努力保持或擴大已有份額,並在顯示驅動、網絡攝影機、快充以及Wi-Fi等方面都產生了更大需求量,目前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

產能利用率能反映在市場周期變化中的供求關系,是當前外界關註半導體公司健康發展的一項重要指標。2024年第一季度,中芯國際產能利用率為80.8%,去年同期為68.1%,而上一季度為76.9%,顯示出正在緩慢回升的態勢。

不過,趙海軍今年曾在采訪中直言,芯片代工行業的產能利用率短時間內很難回到前幾年90%以上的高位。他還表示,並不擔心供應過剩,中芯國際的工廠目前營運利用率很高,沒有面臨訂單短缺的問題。

展望今年第二季度,趙海軍表示,可以看到部份客戶的提前拉貨需求還在繼續,預計出貨量會繼續上升,公司透過降本增效抵消了降價帶來的影響,但伴隨產能規模的擴大,折舊逐季上升,毛利率預計環比下降。

「今年一季度收入超越指引,二季度預計繼續成長,因此上半年預計較同期增長兩成,但客戶上半年的緊急拉貨是否在提前透支下半年需求,公司還在謹慎密切觀察,下半年還沒有完全看清楚。」趙海軍說道。

成熟制程重鎮

TrendForce集邦咨詢的統計數據顯示,在2023年第四季度的全球晶圓代工市場,市場份額前五廠商分別為台積電(61.2%)、三星(11.3%)、聯電(5.8%)、格芯(5.4%)和中芯國際(5.2%)。

記者註意到,台積電、聯電、格芯等公司第一季度財報也已出爐,透過橫向對比,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中芯國際以及當前晶圓代工行業的情況。

財報顯示,台積電第一季度合並收入為5626.4億新台幣(約合人民幣1257.50億元),同比增長16.5%,環比下降5.3%,凈利潤為2254.9億新台幣(約合人民幣503.97億元),同比增長8.9%,環比下降5.5%;聯電第一季度營收約為17.1億美元,同比增長0.8%,凈利潤為3.27億美元,同比下滑35.4%;而格芯第一季度營收為15.49億美元,環比、同比均下降16%,凈利潤為1.34億美元,同比下降47%。

從嚴格意義上來說,三星、英特爾的晶圓代工服務並不算純晶圓代工,所以,中芯國際今年第一季度的營收超過了聯電和格芯,成為僅次於台積電的純晶圓代工廠。

對此,電子創新網CEO張國斌表示:「中芯國際取得如此驕人的業績,主要是多方面因素促成:第一,中國區作為中芯國際的主要收入來源,占比達到81.6%;第二,在目前全球逐漸復蘇的產業中,如智能電話、消費電子、電腦與平板、互聯與可穿戴以及工業與汽車業務領等,大部份需要成熟工藝,這也是中芯國際的強項,中芯國際第一季度出貨了179萬片8英寸當量晶圓,環比增長7%,同時產能利用率提升至80.8%,這些大部份來自正在復蘇的上述行業;第三,中芯國際管理層為了應對市場挑戰,采取了降本增效措施,提升了營收,但其毛利率比前幾年同期有所下降。」

雖然全球第一季度的集成電路行業整體處於恢復階段,但正如華虹半導體總裁兼執行董事唐均君所說的那樣,整體半導體市場的景氣尚未擺脫低迷。「盡管AI server為2024年成長動能最強的套用類別,但其整體市場規模相較於智慧型手機之類消費性產品仍有限,晶圓代工產能消耗量最大的套用別仍為智慧型手機。因此,整體晶圓代工產業要迎來下一波強勢復蘇,仍需觀察2025年消費性終端套用的復蘇程度。」喬安表示。

張國斌也指出,目前產業復蘇的趨勢不能完全確立,中芯國際第一季度很多營收來自廠商備貨,要看未來產業是否真正復蘇。「晶圓代工行業目前復蘇前景很難判斷,所以很難有比較明顯的趨勢,主要熱點還是汽車電子、邊緣智能等。」他表示,確切地說汽車周邊電子都不需要高級工藝,全球85%的芯片都是成熟工藝制程,而中國在成熟工藝領域日益占據重要位置。

財報顯示,從制程節點來看,今年第一季度華虹半導體在55nm及65nm工藝節點實作61.5%的同比增長,在0.25μm工藝技術節點實作83.7%的同比增長,前者主要得益於CIS及其他電源管理產品的需求增加,而0.25μm工藝技術主要得益於邏輯產品的需求增加。

王如晨也指出,全球獨立代工正呈現出「中國內地和海外代工、成熟制程與前沿制程」兩大維度的分裂狀態,「中國內地有望成為全球成熟制程的最大重鎮,而中芯國際的地位將進一步提升」。

「別看中國(半導體產業)持續被美國鉗制,但由於我們不僅擁有半導體制造,更有終端系統以及套用層面的協同,從而擁有整體輸出的能力。即便美國接下來進一步在供應鏈、離岸制造服務上限制中國,比如限制越南、墨西哥等第三方國家與中國合作,但中國全鏈路能力依舊可以化整為散、模組化地靈活輸出。」王如晨表示,不是所有國家都會服從美國的指揮,在多邊合作中連美元結算貨幣都開始加速縮減,「美國的霸權不可能沒有邊界,我們也沒有放棄更前沿的制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