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高利率、再通脹預期升溫以及地緣沖突加劇的市場環境對科技成長股非常不利,上周五輝達暴跌10%,再加上中際旭創出業績資金兌現,今天A股AI科技股如期大幅低開跳水。但很多人沒想到的是,AI觸底回升,半導體甚至翻紅,而跌的最慘的是各路機構大推熱推的紅利、出海兩大方向,只能說不愧是A股,搞得一手好博弈,今天早盤割肉AI科技股追高高股息方向的股民應該是兩頭虧錢。
再來看今天的重磅訊息:
雖然周五伊朗、以色列沖突導致亞太股市大跳水,但後面才發現算是一場鬧劇,伊朗和以色列基本都沒什麽損害,倒是A股、港股買了單。當天黃金、原油等商品期貨也是沖高回落。
周末伊朗、以色列問題又有進展,美國眾議院當地時間4月20日投票透過了一項價值950億美元的對外援助法案,包括向烏克蘭提供超600億美元援助,向以色列提供超260億美元的援助。不過,這並非代表美國支持以色列做出回擊,根據財聯社報道,美國國務院還將制裁以色列一支部隊。
我們之前強調過,近期黃金、原油等商品飆升已經定價了美聯儲降息預期、全球制造業復蘇預期、中東地緣博弈加劇預期。但實際上,美聯儲降息預期延後了,伊朗、以色列的沖突目前也沒有那麽嚴重,而大宗商品的價格在連續兩天鬧劇裏吸引了大量的交易性資金進場博弈,使得交易變得高度擁擠。
A股也一樣,紅利股、資源股由之前的主線變成了一枝獨秀,吸血全市場,科技股持續下殺。當一個方向漲到了吸血全市場,容不下其它方向上漲時,說明市場變得極度割裂,不均衡就代表著不穩定,也說明大量的活躍資金都湧入交易,籌碼結構變得擁擠、脆弱,離回呼也就不遠了。
今天盤中銅、黃金均沖高回落,截止發稿,布倫特原油期貨跌近1.5%,COMEX黃金跌近1.6%,滬金收跌1.63%,原油已經回呼幾天了,黃金、銅則剛回呼。而A股相關板塊走勢來看,有色金屬板塊走出了幾根放量上影線,說明很多資金在借機兌現。
我們不確定黃金、原油還能走多久,是否有部份機構吹的大周期邏輯。但是,我們認為當前全球經濟沒什麽強勁復蘇基礎。美國經濟雖然有韌性,這是建立在去年四季度美十債收益率大幅下行帶動市場利率下行對經濟的刺激以及美股大漲帶來的財富效應對支出的支撐,而現在美十債收益率再次升破4.6%,美股也開始大跌,美股居民儲蓄在下降、違約率在上升,美聯儲拖著不降息,後果就是衰退。歐洲經濟就不用說了,德國陷入技術性衰退,雖然歐洲央行大概率在6月份降息,但如果美聯儲拖著不降息,歐洲央行又能降多少呢?
3月份全球制造業PMI大超預期是刺激這一輪大宗走強的重要因素,但這可能只是補庫存,在當前全球經濟復蘇基礎還很弱的情況下,大宗商品卻搞出了一輪暴漲,這對復蘇有弊無利。
上周五全球半導體板塊暴跌除了高利率、高通脹、地緣博弈的不利市場環境,還和SMCI未按慣例提前披露業績、ASML和台積電等財報指引有關,但實際上後者對A股半導體並非利空。
ASML Q1來自中國區營收占比達到49%,說明國內晶圓廠積極擴產,而台積電指引不及預期和蘋果有關,這裏面有國產成熟制程的替代,北方華創的業績就很優秀。另外,披露一季度業績預告的個股裏面,電子行業增長情況明顯領先,而半導體板塊今年還跌了近20%。市場要麽覺得科技股增長不可持續,要麽是覺得科技股增長是假錢,100%的增長不如紅利股4%的分紅一根毛香。
國新辦就2024年一季度財政收支情況舉行釋出會。財政部國庫司司長李先忠22日在國新辦新聞釋出會上表示,密切關註儲蓄國債的供需關系變化和銷售情況,研究適當增加發行規模。
最後來看下盤面,截止收盤,上證指數跌幅為0.67%,創業板指跌幅為0.32%,港股恒生指數漲幅為1.77%,恒生科技指數漲幅為1.78%,今天港股比較強勢,聽說是去年買印度股市、日本股市的資金開始轉戰A股、港股了。
不過,今天成交額縮量至0.82萬億,按理說這麽激烈的調倉換股應該要放量的,可能和節前效應有關。另外,本周又是超級重磅的一周,美國將公布一季度GDP數據和3月份核心PCE、個人支出月率,如果3月核心PCE符合預期的話,可以稍微讓市場喘口氣。
風險提示:
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投資建議,讀者需獨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