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財經

山西師範大學如果搬遷太原後,臨汾經濟會不會下滑?

2020-12-14財經

最近看了想了很多 想先放一個老哥的回答

臨汾經濟一定會下滑,周邊做山西師範大學服務業相關的從業者一定會收入下滑甚至失去工作機會。

但是將有三方半受益:

1.山西師範大學將會受益,山西師範大學近年來排名越發靠後,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地處臨汾這個四線城市,臨汾既不能為大學提供充足的服務和配套,也不能為學生提供充足的就業,甚至對於教師的吸引也成問題。搬遷至太原,不僅山西師範大學的老師教授們能獲得更好的城市服務包括更方便的交通,更好的居住條件,孩子更好的教育,公園植物園等更好的城市配套和更好的醫療服務,同樣也對未來人才招攬提供了更好的條件,甚至提升山西師範大學的師資力量。對於山西師範大學的學生來說也能享受到更多的實習機會(無論是太原原生的實習機會還是北京的實習機會)和更豐富的課余生活,相比這樣的體驗為將來的就業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優勢。

2.對於太原來說是受益的,山西師範大學的搬遷很大程度上為太原提供了一大批消費者,服務著一大批消費者,上下遊配套也能提供很多的就業,從位於榆次的山西大學城周邊快速崛起的商圈和周圍日益提高的房價也同樣得出這樣的結論。同時年輕人更多的來到太原也讓城市變得更有活力,城市的文化更有傳播力,另一方面搬遷到太原多多少少能促進更多的年輕人留在太原,如同 @方羊羽 所提到的,也是吸引人口遷入的一個措施。

3.同樣山西省也是受益者,山西近十年間是衰落的,這點誰也不能否認,這十年鄭州的GDP從4000億沖到一萬億+,和太原同等體量的西安也在這十年從人口和GDP上媒體聲量上全面超越太原,甚至公認的西南窮省貴州這十年間也趕上山西,這種衰落帶來最大的問題就是山西人心散了,過去八十年代末全國十五大工業城市之一的信心和朝氣沒了(當然說這種當年勇的話略顯暮氣),這種暮氣帶來的問題就如同東北那樣,人口流出不被年輕人看好,人口衰減,在生活層面的體現就是在年輕人多互聯網上越發沒有能見度,省內服務業越發落後,涉及消費的產業越發衰敗,周邊的朋友最多只有三分之一回到省內,在省外聊起自己來時的路時,別人只知道煤老板,只知道是一個窮省。

解決方法之一就是像西安 成都 鄭州 武漢那樣建立大省會,建立一個集省內人口,教育,制造業,醫療,文化為一體的中心城市,這也是非沿海東部城市想要發展唯一能成功的方向。當然想要成功還有很多問題,像是如何透過降低運輸成本來吸引制造業?如何透過降低電價來發揮能源大省的優勢?如何透過在新媒體上傳播古建和文化來發展文旅?

從我的角度來看,把山西師範大學搬遷到太原就是為了達到這一目標的其中一環。

4.最後這一半是對臨汾自己本身而言也是有一定的作用的,臨汾近年來經濟越發下滑,雖然山西師範大學的投入很大程度上是來自省裏的投資,從老師到實驗設施再到學校拿地,但是不得不說臨汾對山西師範周邊的配套也作出一定的貢獻,山西師範的搬遷也能讓臨汾財政的專註於經濟發展。

山西省近年的困境
十年前山西人口流入流出情況
近年經濟不景氣下山西人口流出現狀

最後貼一段我在另一個問題中提到的一些問題,可能和題目有些文不對題,但希望能部份解答看到這個問題的朋友的疑惑。

山西唯一的出路就是走四川的路線,拼命做大太原,這也幾乎是落後省份的唯一出路。說白了,對於211 985 海歸碩博等高材生,再給各地級市增加幾百億的經濟體量有用嗎。別說其他地級市,就是太原都很難留住這群人,搞得好像太原不吸血這些人才願意大批次回來一樣。只有堆高太原,合力堆出一個6000乃至7000億以上的經濟體才有可能留住一些人在省內。很簡單的道理,四川如果不做大成都,憑什麽和珠三長三北京等發達地區搶人。與其給其他地區做嫁衣還不如肥了省內,好歹比背井離鄉幾百甚至上千公裏打拼強。在山西這麽落後的情況下太原的首位度都排在全國倒數,就這還說太原吸血的不多做評論了。 PS: 最近太原第一條地鐵通了,很多朋友在轉發相關的新聞,連家人群裏都是地鐵通車的訊息,看到當然很高興,但是看到西安三線齊發我就很好奇為什麽太原就不能同時修建三條地鐵呢。
不查資料不要緊,一查資料把我看傻了,2019年山西的一般財政收入是2347.6億元,而陜西的一般財政收入是2287.7億元,於此同時西安的財政收入是1500多億,太原的財政收入只有386億,是西安的1/4到1/5之間,讓人唏噓不已,就這樣的財政預算怎麽可能同時修建三條地鐵。
也讓我看清一個問題,山西太需要像陜西 四川 湖北 河南一樣發展強省會了,沒有強省會讓山西失去了很多東西。需要基於大市場的產業山西沒有,需要文化傳播聲量的產業也沒有。。。。
Q:順便提一嘴很多省內的朋友說太原還不夠吸血還要整大省會麽?
A:實際上山西一直都是平均主義,只不過過於多的地級市導致了在數據上顯得不夠平均罷了,山西人口本身很少很多地級市的人口甚至不如河南的一個縣(陽泉市才140萬人,朔州市177萬人,晉城市235萬人),如果能夠進行區縣市的重組,那相對來說不僅在數據上好看,更能精簡機構,減少政府編制人員,減輕財政上的負擔,讓剩余的財政發展經濟擴大山西省貿易順差。
最近看到新聞說政府已經開出第一槍,14.2萬人的忻州河曲縣已經開始精簡政府機構了,也是一件好事兒。

PPS:睡前訊息214中講到「五橫三縱」山西果然是空白04:01,而08:40講新增無人駕駛地鐵,只提成都上海,而不提太原二號線的無人駕駛,進一步證明了山西能見度太低,山西聲量太低了。

感興趣可以看看其他關於山西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