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邀。無他,原因只有一個:
官話是中德兩國人民傳統友誼深厚,疫情之下將進一步擴大和深入在經貿領域的合作。
專業術語是資本是逐利的,總會選擇利潤豐厚,前景看好的廣闊市場。
白話是兜裏銀子不多了,誰也不比誰傻,眼看著隔壁川建國同誌樹倒猢猻散,還不趕緊出去多掙點銅板糊口不成等餓死。
民間有俗語,想要下好棋得要找好手,和臭棋簍子下棋只會越下越臭。同理,市場經濟之下,只有和有錢的人做生意才能掙到錢,這和我們十幾年前被美國打壓的那麽憋屈,依然要加入美國主導的貿易體系,和西方國家做生意是一個道理。只是風水輪流轉,現在形勢倒轉,疫情之下,變成了中國是世界經濟強力增長點了,當然是到能掙到錢的地方做投資掙錢。
大家可能對近年來的中國的經濟體量威力體會不深,舉個熟悉的能源行業的例子,主要的合作物件是瑞典和德國的兩家國民企業。十幾年前在合作中外方極為強勢,瑞典人派往中國專案建設現場的工程師日補貼800歐元,錢可是中國人掏,在專案合約中明文列支。而近兩年一個類似新專案中德國人只是因為在一種新型開關器材上的降價沒有滿足中方預期,直接被踢出,後果是,該專案組被撤銷,大區經理被調回國,走前很傷感的說,本來是想再加壓博一下,沒想到直接把我們cancell了。
加上中國基礎設施完善,社會穩定,特別是政府承擔了很多西方國家本屬企業承擔的責任和義務,投資風險更小,收益預期更高。文末一張來自網絡的德州冰寒破壞圖,其實這事兒吧人禍甚於天災,對經濟破壞的更多惡果在災後才會慢慢顯現,不到中國來投資,難道去這種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