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一期間,我跟不少的企業家聊了聊最近的經營情況,想聽聽他們對未來的想法。
其中,就聊到了關於制造業一些有意思的事情。
比如說,我們這些年來聽到很多媒體都在說的「美國制造業回流」和「人口紅利消失,制造業轉移去了東南亞」。
這看上去是兩個話題,其實是一個目的,那就是減少中國在制造業方面的話語權。
今天我(單仁資訊)把討論的一些觀點梳理出來,分享給大家參考。
我們都知道,中國是一個工業大國,根據世界銀行公布的數據顯示,早在2010年,中國的制造業增加值就超過了美國,躍升到世界第一的位置,並且,在此後的11年時間裏穩坐龍頭寶座。
而國家對於制造業的重視也是有目共睹的,【中國制造2025】開篇就講到:
「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主體,是立國之本、興國之器、強國之基」
制造業在中國經濟當中是屬於一個根本性的地位。
其實我們去對比美國,也是靠著強大的工業基礎起的家。
但是隨著全球化的分工和員工成本的攀升,資本選擇了外流,依次去到了日本、南韓、中國、東南亞這些低成本的國家,美國就用技術優勢和華爾街的金融優勢在源頭上影響著貿易的逆差。
直到中國開始崛起,美國發現自己有點控制不了中美貿易巨大的逆差了,除了讓中國多買點美國國債,美國對基礎的工業也有了一系列的舉措。
在奧巴馬當政期間,美國開始扶持越南、印尼、印度這些東南亞國家,要求美國和盟友企業搬到人力成本更低的這些國家,從中國的手中搶得更多訂單。
到了杜林普時期,一句振奮美國人心的「讓美國制造業再次偉大」,彰顯了美國人對於制造業回流的決心。
其中一個很典型的例子,就是杜林普為了讓中國富士康去美國投資工廠,答應給予超高的補貼。
但是最終幾年之後,富士康在威斯康辛州的工廠成了爛尾樓,杜林普口中的世界第八大奇跡,成了媒體的笑柄。
目前看來,制造業回流美國的機會基本無望。
但是,好像東南亞的制造業似乎有崛起之勢。
以越南為例,根據2019年的數據顯示,越南當年的貿易總額達到了5170億美元,幾乎是他GDP的2倍,而越南鞋業出口達到了182億美元,僅次於中國,服裝出口額突破了300億美元,成為全球第二。
從數據來看,越南的紡織業已經隱隱有超過中國的勢頭,甚至Nike和阿迪這樣的國際品牌,已經將超過50%的訂單交到了越南的手中。
除了傳統的紡織業之外,東南亞的電子制造業也進行的如火如荼。
2018年三星賣的手機有5成是在越南生產的,並且還在印度建設了全球最大的手機工廠。
手機廠商包括國產的手機廠商也都開始布局東南亞,2018年,vivo在印度投資40億美元建立新工廠,同年OPPO在印度設立研發中心,小米現在在印度已經有七家制造工廠,雷軍還說過,在印度、印尼銷售的產品95%以上都在當地制造。
所有的一切似乎都在證明,東南亞正在威脅到中國制造業,直到疫情的來臨。
疫情像是一陣大風,掀開了所有人的底褲。
中國率先控制住了疫情,一陣轟轟烈烈的復工復產,中國制造在全球的疫情控制中發揮著巨大作用。
根據海關總署統計,在2021年1-8月,中國進出口總值24.78萬億,同比增長23.7%,其中出口13.56萬億,增長23.2%。
但是,東南亞並沒有展現出自身的制造業優勢。
印度就不用說了,疫情感染人數甚至超越了美國,成為全球最嚴重的地區。
越南因為疫情在當地工廠實行了「三就地原則」,就地生產、就地吃飯、就地休息。
但很不幸,疫情還是波及到了這些工廠。
根據越南紡織服裝協會的訊息,當地有30%-50%的中小型紡織成衣廠,因為無法配合實施「三就地原則」,被迫暫時停工。
馬來西亞,是半導體重鎮,意法半導體、瑞薩電子、英飛淩都在馬來西亞設有封裝廠,但是因為疫情原因,這些工廠在停工復工之間來回橫跳,嚴重影響到了全球汽車芯片市場。
泰國截止今年為止,貨幣泰銖已經貶值了11%,進出口貿易受到了重創。
由此可見,東南亞的制造業與中國相比,韌性不足,難以抵禦突如其來的風險。
也有一位做鞋的老板也跟我說,東南亞自己早就搬過去了,結果老老實實賣廠賣器材又回來了,雖然當地工人的薪金確實很低,但是對於我們中小企業來說,東南亞的隱性成本,需要付出高昂的時間和管理成本。
在疫情當道之下,全球制造業的底層邏輯早就變了。
在一般情況下,有哪些因素會影響制造業發展?
在新冠疫情爆發之前,全球的制造業遵循的是
效率與收益優先
的原則。
現在拼的是什麽?
是以水、電、路、網絡、金融體系為主的技術設施、低端制造業拼的是人力成本、高端制造業拼的是創新,拼的是人才。
中國的制造業發展,最初是以低端制造業起步,靠的是廉價的人力成本。
隨著制造業的發展,這個時候就靠的不僅僅是勞動力的數量,更要靠勞動力素質。
再往後發展,產業升級,靠的是高等教育培養出來的創新型人才。
僅僅從人才這個層面,我們就能看出,制造業的發展往往是與人才的成長是同步的。
東南亞國家能夠提供廉價勞動力,但能不能提供高素質勞動人才,一切都是未知數。
另一方面,中國的制造業發展必然離不開基礎設施,暢通的水路運輸,發達的鐵路網、公路網,以及完整而且具有聚集性的產業鏈,還有發達的網絡系統,再加上成體系的金融系統。
這些都是提升制造業效率的必要基礎。
但是在疫情之下,全球制造業的第一要務是安全。
安全的生產,安全的運輸、安全的交付,這才是當前這種情況下效益的最大化,而安全來源於什麽?
不會經常像印度那樣發生打砸搶燒的暴動,工廠不會輕易發生集體感染,最好是整個國家疫情治理能力足夠強,這其實考驗的是什麽?
是國家對社會的治理能力。只有治理的好,人民安居樂業,才能更好的發展生產力,顯然,放眼全世界,能做到這個的國家,屈指可數,但絕對不包括東南亞國家。這一點才是中國制造在疫情之下的絕對優勢。
對這個觀點最明顯的佐證,就是海關在2020和2021年連續雙位數增長的進出口統計數據。
在全球經濟下行的情況下,盡管我們的制造業依然處於一個緩慢的產業升級的道路,但制造業的穩定性是其它國家所難以比擬的,這也得益於互聯網的高速發展。
互聯網的發展,對於制造業是好是壞,這個問題爭論了很久。
但我(單仁資訊)一直說,互聯網是工具,怎麽運用它創造價值,這是企業家需要考慮的地方。
過去制造業的開端,都是從勞動密集型起步,因為廉價的勞動力是發展制造業為數不多的優勢。
很多國家都是透過勞動密集型產業完成工業化的原始積累,然後再一步一步實作工業化前進,英國當年是這麽來的,美國也是這麽來的,德國是這麽來的,中國也是如此。
但是,現在這一條路越來越難走了。
隨著大數據、人工智能、機器人的發展,那麽以紡織業為代表的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將會轉變成為資本和知識密集型產業。
而處於工業化初期的國家所擁有的基礎勞動力,去和機器人,和互聯網為代表的數碼工業去競爭,顯然處於下風,一個柔性生產就足夠提升整個工廠的運作和庫存使用率。
這是一道工業發展初期的「數碼鴻溝」。
這也意味著,後發的國家,或者是後發的制造業企業很難再去憑借人口獲得優勢,差距會越拉越大。
當大家都在使用數碼工具和自動化器材生產,用全網行銷布局全網通路的時候,勞動力低廉的優勢也就不復存在了。
制造業的發展的客觀條件是環境,政策環境,基礎設施環境,還有穩定的社會環境,其次那才是低廉的勞動力。
非洲的勞動力十分充裕,但沒有人會認為非洲會成為一個制造業發達的地方。
所以當討論制造業轉移的時候,我們首先要考慮的是環境,尤其是在疫情之下,良好的環境才能有更高效的生產。
可以預見,未來很長的一段時間內,中國的制造業還將繼續一騎絕塵。
當然,也不可否認,在疫情之下的繁榮,我們的制造業也在出現著兩大難題。
第一是低端產業裏生產制造的利潤正在被拉平,第二是兩級分化的態勢逐漸在加深,先進的制造業企業被鼓勵,高耗能,高排放的企業要停電限產。
有質素的發展,會是未來制造業的一個主旋律。
對於產業升級所需要的技術壁壘、專利壁壘、生態壁壘、市場細分,還需要我們的企業家讓商業向前走一步,從產品到客戶,從生產到營運,從集約化到數碼化,不要在倒逼中出局。
文章來源:單仁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