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財經

俄烏戰爭告訴我們,房產數據會「說謊」

2022-04-04財經

大家好,我是天哥,下班了,睡覺前繼續跟大家嘮嘮房地產那些事兒,從近期的俄烏戰爭說起吧。

一、西方經濟學家說:俄羅斯會因為這場戰爭而破產!

【俄烏戰爭前瞻:戰爭的盡頭是帝國的墳墓】一文中說「現代戰爭已經告別了人多勢眾、地面肉搏的傳統模式。更重要的,拼的是裝備和戰略,而這背後,說來說去都是錢。現代近距離巡航導彈,以美軍最常用的戰斧導彈為例,成本價109萬美元,而遠距離的戰術彈道導彈,一枚3千萬美金起步。一輪飽和攻擊下來,幾億美金灰飛煙滅。可以說戰爭機器一旦開動,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在燒錢。

而錢,恰恰是俄國人最缺的。俄國2020年軍費開支全部也只有617億美元。如果這筆錢用來打阿富汗戰爭,那麽只夠打半年。俄國2020年全國GDP才1.48萬億美元,如果和中國各省比起來,那麽它甚至落後於廣東和江蘇,只能排第三。就目前的戰局看,維持前線十幾萬大軍的後勤補給每天需要至少20億美元,所以早在俄烏開展之前,西方媒體就預言俄羅斯抗不過一個月就會破產。此外,還有人認為以俄羅斯一年的軍費開支,根本打不起這場戰爭,戰爭最終會因為俄羅斯的貧窮而結束。

二、俄羅斯:啥玩意兒?GDP是什麽東西?

然而,一個月已經過去了,俄羅斯還在剛。事實證明了,俄羅斯的經濟實力可能並不像GDP數據顯示的那麽弱。這裏面到底什麽地方出了問題?

對,沒錯,GDP是西方國家炮製出來的一個騙局。

這裏有一個明顯的誤區, 用軍火的外銷市場價作為戰爭開支的衡量標準,本身就是一件相當愚蠢的事情。 與平日常規的國防開支不同,一旦戰爭機器開動起來,關鍵看的是軍事裝備和能源供給。而俄羅斯在這兩點上,無疑都能夠做到完全自給自足。從俄羅斯的進口各項占比中可以看到,機械和工具一項占比高達71.1%。而與民生最密切相關的藥品、服裝、各類食品在俄羅斯進口中都占比較小,有些甚至可以小到忽略不計。這樣一個能夠自給自足的俄羅斯,基本民生並不會因為制裁而受到太大影響,從而導致戰爭難以為繼。

GDP這個騙局其實是當年美國為了對付蘇聯泡制出來的。蘇聯的經濟體系是一套實體經濟體系,這套經濟體系中貨幣的作用很小,大宗交易都是以物易物。蘇聯和華約國家建立了一個叫做經互會的組織,全稱叫經濟互助委員會,然後所有的大宗交易全部透過這個經互會體系來進行以物易物的實體交易。蘇聯和華約國家的貨幣,是一種小額交易時候才使用的憑證,所以他的社會貨幣總量非常小,不管是每年的發行量還是在流通中的貨幣量,都遠遠小於西方國家。蘇聯全盛時期每年生產的產品總量巨大,已經是世界第一了。當時北約國家采取的經濟指標叫GNP,按照GNP指標來研究蘇聯,它其實相當的恐怖。

三、中國也是GDP騙局的受害者

中國是毫無疑問的世界工廠,生產了世界上大部份的產品,理論上講我們的工人每年創造的價值,是全世界最多,為什麽我們的GDP才第二?世界的經濟學家提出了很多說法來解釋這點,其中比較得到中國人認可的一個提法叫附加值,美國現在GDP還比我們高,那是因為美國生產的東西附加值更高呀!

我們建造了世界上三分之二的高速鐵路,按理說,光是這上萬公裏的高鐵的建造,就能把GDP刷到天上去,結果呢?

為什麽?因為GDP是他媽的一個騙局啊!

最著名的一個例子就是,1000塊錢在10個人流通了一圈,創造了大量GDP的同時,連個毛線資源都沒有生產出來,反而消耗了很多資源。

瑞典有個經濟學家叫古斯塔夫·卡塞爾,他幹了什麽呢?這位古斯塔夫·卡塞爾先生,提出了一個概念就PPP,購買力平價指數。這個概念簡單來說,就是透過選取一些產品,對比它們的物價,用得出來的數據對其他經濟指標進行換算。他提出的PPP概念,可以把現代經濟學那些建立在「虛構的紙片」上的數據,一定程度的還原到實物財富上。

那麽,使用PPP換算之後的GDP是什麽樣子的呢?鏘鏘鏘鏘!中國,在2014年的購買力平價GDP是176320億美元,美國是174162億美元。沒錯,我們已經在2014年超過了美國。像GDP這樣的謊言,西方說了一個又一個!比如所謂的「民主」。

現在大家知道為什麽美國舉全國之力圍剿華為了吧。怕是過不了多久,「附加值」的說法也掩蓋不了GDP的謊言了。

四、房地產市場分析中經常參照的數據是否也在「說謊」?

很多房產界的大V在分析市場走向的時候,通常會羅列出一堆數據,比如像「道哥」這樣的很有名的頭條房產大佬。說實話我從來不看這些數據,這些數據有用嗎,有用也沒用,其實說的都是廢話。

在中國政治經濟學面前,一張紅表頭檔就可以鎖住所有的「流通性」,所謂的數據全部失效,那不就時在「說謊」嗎?

所以,要跟著政策走,不要迷信所謂的房產數據。要相信國家智囊團有高人。每次看數據都是在同比增長,但是你要摸摸自己的口袋,夠得著就夠,夠不著也不要加杠桿了,買得起買,買不起租,就這麽簡單。沒那麽玄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