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和KPMG對接完IT內控審計細節,
和四大打交道的感觸: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
永遠年輕是因為很少有審計民工超過3年,永遠熱淚盈眶是因為他們天天加班到淩晨,眼睛裏都是血絲和眼淚。
當初LSY下台的時候,我就在鼓吹一件事情:中國要建立健全和中國經濟地位相符的國際金融資本市場。
簡單講,就是把A股建設成為世界第二大的股市。
之後運作了包括修訂【證券法】在內的幾件大事。
一是減少對市場的行政幹預;
二是完善監管,尤其是對中介的監管;
三是給出海的優質企業鋪路,搞科創板,改革創業板,引導中概股回國上市(實在不方便的也可以去港股)。
那麽問題來了,四大在國記憶體在的價值是什麽?
國內優質企業出海上市(主要是美股)的需要,因為通常四大審計了,海外資本市場才接納你上市,但如果資本市場改革的目標是吸引優質企業回來,那麽,四大還有存在的必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