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牛一龍
編輯 / 黃大路
設計 / 趙昊然
來源 / Financial Times,Wall Street Journal
全球半導體生產器材光刻機制造巨頭、知名的荷蘭芯片器材制造商阿斯麥(ASML)4月17日釋出的財報顯示,2024第一季度凈預訂量(包括客戶下單但尚未交付的訂單)環比下降61%——從2023年第四季度的92億歐元降至36億歐元,這遠遠低於市場期待的預訂量——50億歐元以上。
投資者對此預期不好的後果是,美股市場上ASML股價當日在紐約下跌7.09%,並拖累歐美芯片股齊跌。
其中,AMD股價下跌近6%,輝達下跌超3%,高通跌超2%,芯片技術公司Arm下跌近12%。
也許現在明白,20天的前3月27日,來訪中國的荷蘭首相呂特(Mark Rutte)謙卑或為ASML:「脫鉤斷鏈」不是荷蘭政府的政策選項,因為任何損害中國發展利益的行動也會傷及自身。荷方珍視同中國的友好關系,願同中方持續深化夥伴關系。
此前,阿斯麥批評荷蘭當局對外籍員工享有的稅收優惠采取限制措施,以及荷蘭社會對移民日益增長的敵意,正在考慮將其2.3萬名員工遷往法國。
當下正是中法建交60周年的新蜜月期。此前對華強硬的呂特在任期即將結束時造訪中國示好,其中一大因素是因為ASML的近半壁市場在這裏,中國或能在法國和ASML之間發揮不可替代的斡旋作用。
他們在清理汽車等硬件庫存
財報顯示,ASML第一季度凈銷售額降至53億歐元,低於2023年同期的67億歐元和2023年第四季度的72億歐元;凈利潤較2023年同期下降37%,為12億歐元;新增訂單量從2023年第四季度的92億歐元降至36億歐元,遠低於路透社分析師調查所預期的54億歐元。
美國【華爾街日報】從這份財報窺見,芯片制造商們目前並不急於為下一波增長做準備。
報道稱,新冠疫情期間,消費者大量購買消費電子產品,芯片銷售經歷繁榮期,此後芯片銷售在2023年出現下滑。這導致除中國以外所有地方的芯片制造商都對訂購機器很謹慎。
ASML預測,收入或將持續下降,預計第二季度營收為57億歐元至62億歐元,同比將有所下降。
分析認為,ASML業績不及預期,表明英特爾、三星等芯片制造商在應對人工智能(AI)相關需求浪潮中並不急於升級器材。
美國彭博社援引多位機構分析師的話——EUV光刻機訂單水平「極低」,表明三星和英特爾等ASML主要客戶沒有增加對高端器材的投資。投資者原本預計部份廠商將在第一季度預訂EUV光刻機。
瑞穗證券的一位分析師認為,三星等廠商正推遲新訂單,轉而清理用於智能電話和汽車等的硬件庫存。
這導致2024年ASML公司的盈利和收入情況變得「脆弱」。花旗一份研究報告中將2024年一季度半導體股的業績和預期視為「更為平淡」,「無法重現2023年的人工智能成績」。
2024年是一個過渡年
阿斯麥公司行政總裁彼得·溫寧克(Peter Wennink)在一份聲明中稱,「我們對2024年全年的展望保持不變,預計下半年將比上半年更強勁,這與該行業從低迷中持續復蘇相一致。我們認為2024年是一個過渡年。」
財報顯示,2024年一季度,阿斯麥來自中國大陸的營收占比高達49%,約20億歐元。而該公司以往的最大市場中國台灣和南韓占比則保持在低位,分別只有6%和19%。
阿斯麥財務長羅傑·達森(Roger Dassen)稱,,中國客戶約占公司積壓訂單的20%,「中國的需求很強勁。他們正在產能增加。」
「目前,沒有什麽能阻止我們為中國客戶已經購買的產品提供服務」,溫寧克稱。
彭博社分析稱,阿斯麥是歐洲市值最高的科技公司,而它現在已經儼然成為美國政府用以遏制中國芯片產業發展的靶子。
美國的一些高官已要求荷蘭政府下令,禁止阿斯麥為在現有銷售禁令實施前中國采購的受限制晶片制造器材提供服務和維修。
美國近期頻頻施壓荷蘭和日本等盟國進一步限制中國獲得半導體技術的企圖受挫,荷、日兩國都在抵制這些額外限制措施,同時觀望誰將在美國11月總統大選中勝出。
風景這邊看好
2023年整個半導體行業陷入低迷,2024年的中國市場正在復蘇,為行業整體復蘇開了一個好頭。
據Wind數據,已有19家電子產業鏈公司披露了一季報預告。其中,有11家預計實作增長,3家扭虧,1家續盈,1家略減,1家續虧,還有2家不確定。
例如,駿成科技主營液晶專顯產品,一季度凈利潤增長振幅為64.0%~90.0%,公司在報告期內汽車電子套用領域、消費電子套用領域營業收入實作快速增長。
據21世紀經濟報道此前統計,A股多家儲存芯片企業自2023年四季度以來業績就進一步回升向好,毛利率迅速提升。
助推儲存芯片業績復蘇的一大動力就是伺服器市場需求的上升。不僅是儲存芯片,上遊材料、半導體環節也受益於此。
從硬件上,AI伺服器產業鏈可分成計算(CPU、AI加速芯片)、儲存(CPU記憶體、GPU視訊記憶體、硬碟)、配套模組(PCB、散熱系統)等。
由於AI大模型叠代速度越來越快,廠商對智能算力投入大幅增加,支持儲存和訓練的高端AI伺服器的需求激增,未來國內伺服器出貨量將迅速攀升,AI伺服器產業鏈將充分受益於需求提升。
消費電子作為半導體行業最廣泛的套用市場之一,其冷暖更深刻影響著產業鏈公司。從目前已披露業績的公司表現來看,同樣對映出回暖趨勢。
蘋果、華為等知名企業供應商表示,一季度消費類電子及新能源市場持續復蘇向好,國際及國內大客戶均有重要新專案量產交付,報告期營業收入同比增長。
一季度產業連結串列現出一些積極因素,但從各方反饋來看,業界對2024年半導體行業的復蘇勢態偏謹慎。「仍然面臨宏觀經濟、地緣政治、同業競爭和老產品庫存的挑戰。」中芯國際聯席CEO趙海軍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