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財經

北交大教授王元豐:「第五次工業革命」到來,智能化+綠色化是新質生產力特征!新質生產力為什麽是綠色的?

2024-07-24財經

2024年第二季度宏觀經濟形勢分析會暨【新質生產力】新書釋出會於7月21日在北京舉行。北京交通大學碳中和科技與戰略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發展戰略學研究會副理事長王元豐出席並演講。

以下為演講實錄:

王元豐:我報告的題目是【新質生產力、新經濟與新改革】。新質生產力是我們國家的熱詞,現在要理解為什麽國家在這個時候提出新質生產力?這其中要看到國家對一些重大判斷的論述都與科技創新相關。

為什麽此時提出發展新質生產力?可以回答:因為當前全球正在面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也可以說新的工業革命。

大家看一看人類歷史上幾次工業革命,無論是第一次工業革命、第二次工業革命、第三次工業革命,每次工業革命都是新質生產力爆發的時候。當前正在發生第四次工業革命,第四次工業革命是以ABCDE一些新的技術為代表,A是AI,B是Block chain,C是Cloud computing,D是Big data,E是Edge computing。所以,我們新的一輪科技革命風起雲湧,正在帶來新的產業變革,我認為是新一輪產業革命或工業革命。

美國思想家傑里米·裏夫金(Jeremy Rifkin)在其著作【第三次工業革命】中有一個重要的觀點,他認為每次工業革命都是由於所發生的能源革命帶動了交通革命,又發生了通訊系統革命,進而帶動整個產業、工業發生革命。歷次工業革命中,能源革命都起到非常重要的引領性作用。今年【可持續經濟發展導刊】邀我寫一篇文章關於新質生產力的文章,我的題目就是「能源革命促進新質生產力革命爆發」。

回過頭來再理解下剛才問的問題:為什麽這個時候提出要發展新質生產力?因為一方面我們有人工智能、大數據為代表的智能化革命,另一方面有可再生能源替代傳統化石能源帶來的能源革命。而這兩個革命加在一起就會定義我們新一輪科技革命、產業革命的底色,也就是我提出的概念,叫「第五次工業革命」。

新質生產力是綠色的,為什麽是綠色的?因為有一輪可再生能源革命在那裏。一方面我們有人工智能、大數據革命推動智能新質生產力革命,另一方面我們有可再生能源革命,所以新質生產力是綠色新質生產力革命。這兩個概念加在一起,智能化加上綠色化,我認為會驅動未來新的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也就是「第五次工業革命」。

「第五次工業革命」的特點就是智能化+綠色化。智能化+綠色化是新質生產力的特征,這是我講的第一個關鍵詞。

第二個關鍵詞,新質生產力將會帶來新的經濟。為什麽會帶來新的經濟?首先會帶來新的生產要素。大家知道可再生能源發展跟著一個大目標就是碳中和,要實作碳中和就要實作從「能源雙控」向「碳排放雙控」轉變。要控制二氧化碳,未來要在生產生活中消除它,那麽在生產過程中就要對二氧化碳排放精打細算。根據二氧化碳排放規劃計劃生產,這樣二氧化碳就成為一個新的生產要素。對應二氧化碳這個新質生產要素,就有碳市場、碳交易、國際上有碳邊境調節稅等各種各樣的制度安排來約束生產與貿易。因此,我們必須把二氧化碳在生產過程中作為一個生產要素管理好,所以也有人提出碳中和經濟。

新質生產力帶動的另一個生產要素就是數據。人工智能、大數據的發展使數據在生產中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以至於去年我們國家專門成立了國家數據局,要推動數據要素的流動,促進經濟發展。這張PPT是我在中國高層發展論壇上拍的螞蟻集團董事長井賢棟的一張PPT,他講數據要素流通的第一階段是數據孤島,像自家水井一樣,未來把數據要素聯結流動起來,像城市的自來水網,促進我們的經濟發展。新的生產要素促進經濟發展以後就會帶來新的經濟。此外,因為我是大學教授,是搞技術出身的,特別強調新質生產力帶來新方法!

帶來哪些新方法?帶來第一個新方法是大數據的新方法。大家知道,人類歷史上獲得知識有以下幾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由阿基米德、伽利略開創,透過實驗觀察獲得知識;第二階段是由牛頓、麥克斯維爾等透過建立數學公式,經過理論推導獲得知識;第三階段,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透過電腦模擬可以獲得知識,而現在透過大數據之間的關聯可以獲得知識,所以其被叫作第四科學範式。也就是說現在新質生產力來了,我們透過大數據能夠獲得一些以前看不到的知識。網上有一個案例,美國一個超市經常給一個高中女生寄備孕的東西。她爸爸很不高興,說你為什麽給我女兒寄這個,這個超市就是透過大數據、透過這個女孩的消費數據看到這個女孩懷孕了,所以大數據能夠獲得以前我們獲得不到的知識。

到目前,人工智能催生的第五科學範式,AI for Science。這一輪人工智能的發展給我們帶來了獲得知識的啟示。ChatGPT透過以前沒有的方法、人工智能的方法獲得新知識。新質生產力帶來新生產要素、新工具,就有了新的經濟。我們國家數碼經濟宏觀統計占到GDP比重已經達到40%多,核心數碼經濟產業也達到8%,所以新質生產力帶來了新的經濟。

對於新經濟,我們就需要看新經濟有哪些新特征,新經濟有哪些不一樣?新質生產力是由技術革命性突破、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產業深度轉型升級而催生的先進生產力質態,帶來新產業、新業態、新動能。以能源產業為例,過去大家用電、用能,我們都是消費者。過去用電都是電從遠方輸到樓宇、輸到家庭,未來很多用電則是由家庭、辦公樓、廠房的屋頂和墻面上的光伏產生,未來電「從遠方來」將轉變成電「從身邊來」,這說明產業結構、產業業態發生了變化。此外,生產關系也發生了變化,未來我們家的房屋、辦公室能夠發電,我們大家也是生產者。所以國際上造了一個詞,把Producer與consumer合在一起,產生了Prosumer這個新詞,代表新的生產關系。這是新質生產力帶來新經濟、帶來新業態,還帶來新的生產關系。

另外,新質生產力帶來新業態。最近重慶市原市長黃奇帆多次講了發展新質生產力就要發展生產性服務業。黃奇帆的主要觀點是什麽?過去中國人老覺得歐美產業空心化,80%都是服務業,可是你仔細看美國的服務業,70%是生產性服務業,美國生產性服務業占到其GDP的56%。中國服務業雖然占到50%多,但是生產性服務業只占18%~20%。因此未來發展新質生產力,發展生產性服務業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發展生產性服務業是不是就發展傳統的生產性服務業?比如設計、研發、批發、零售、倉儲物流。我認為不僅僅應局限在這些。由於資訊化的發展,當前工業化和資訊化融合,互聯網+制造業這樣的「兩化融合」,帶來了制造業與服務業的「兩業融合」,使制造業中服務的比例越來越高。這張表數碼顯示,越是先進的制造業服務中所占的比例越高。所以未來發展新質生產力不僅僅是發展生產,怎麽做好服務顯得非常重要。我2021年做了一個制造業、服務業的課題,我在網上查了很多數,查英文就是查不到Product service或Manufacture service。他們仿照資訊工業的說法「軟件即服務(Software-as-a-Service,SaaS)」,造出下面這些新概念:制造即服務:MaaS=Manufacturing-as-a-Service;智能制造即服務:SMaaS=Smart Manufacturing-as-a-Service;產品即服務:PaaS=Product-as-a-Service。最後到了任何事都是服務:XaaS=Anything-as-a-Service!

所有都可以是服務嗎?我給大家看看下面這個例子。這個汽車,過去完全是一個制造業的機械產品,現在的汽車是一排電池拖著一個電腦。特斯拉汽車或者一個電動汽車,它的行駛數據、執行數據完全可以掌握,還可以更好地做服務。付26000塊錢,你們家的汽車明天就可以增加自動泊車功能,有了資訊化,汽車可以不斷地收集數據,可以更好的做服務。所以產品就可以變成一個服務平台:Product -as-Service!如果一個企業有這麽多產品進入市場,就可以不斷地收集數據。去年我去了安徽的合力叉車,做叉車是比較傳統的制造業,可是這個叉車現在裝入了傳感器和資訊傳輸系統並在全國各地使用,企業就會能夠了解各地叉車的產能需求,就可以更好地進行資源調配。這種轉變使得企業融入了產業互聯網的生態,其性質也隨之發生了變化,企業從傳統的制造商變成了服務平台。所以這是一場跨領域、跨產業、跨產品、跨場景、跨學科的產業範式和產業生態變革。所以,發展生產性服務業不僅僅要看到它只是促進生產,還要看到其帶來新的業務模式。我也參加了兩業融合的一些調研,調研結果顯示,現在兩業融合發展生產性服務業會帶來了很多新的過去沒有的服務業,如綠色服務,數碼服務和文化服務等。發展新質生產力,要大力發展生產性服務業,更要重視未來服務業的質變,以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和技術進步。

而這種新的服務業發展,讓我們看到其對國家經濟發展、產業發展應該有更深的認識。大家看,總有人說我們國家還處於工業化中後期。我這篇文章在2012年根據社科院的工業化指數計算,到2022年中國工業化已經基本完成。工業化基本完成以後是不是要去工業化?我們要發展新型工業化!新型工業化就是要發展新型生產性服務業,使服務在工業上占更大比例。

另外,看經濟結構,這個丹尼爾·貝爾(Daniel Bell),很早在其【後工業社會來臨】中就預測後工業社會服務將會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現在看僅用三個產業的經濟劃分方式是否合適?農業,歐美國家百分之幾,制造業只占百分之十幾,服務業占到經濟絕大部份。我們所在的北京東城和朝陽區,服務業占90%以上,三個產業劃分還有沒有意義?所以必須對服務業有更深的認識,對服務業作為經濟統計要有更細的劃分,才能使我們對經濟有更好的認識。

最後,發展新質生產力要有新改革,今天這個主題也是針對三中全會【公報】進行學習。今年兩會之後我發表了一篇文章「發展新質生產力呼喚制度創新」,因為新質生產力發展必然會帶來新的生產關系,而新的生產關系調整需要進行制度變革。開展制度變革的第一個問題是科技創新治理刻不容緩。最近武漢蘿蔔快跑無人出租車出來了,大家提出很多問題,由此帶來的這些問題需不需要考慮科技創新治理?發展新質生產力不僅僅是提高競爭力、占領市場,造成很多人沒有工作崗位怎麽辦?我們國家對科技創新有不全面的看法,把科技創新看的太重要了、太正面了!科技是改善了我們的生活,但科技帶來的負面影響不容小覷。歐盟出台了全球第一個人工智能法案,G7、G20每一次開會都要討論人工智能治理,所以科技創新治理一定要提高到一個非常高的高度。

另外還要防止科技民粹主義!現在有人說無人出租車是資本來收割底層老百姓!因為送外賣、開出租是老百姓養家糊口最底層的工作,這些資本把這些工作收割了,未來老百姓吃飯怎麽辦?有人提出現在是新的盧德運動(Luddite Movement)。第一次工業革命出來的時候工人把紡織機給砸了,被稱為盧德運動,現在有城市出租車司機不讓網約車進,現在武漢司機也要求不讓無人出租車進。這種民粹主義要不要防止?科技要治理,同時也要防止新民粹主義。

此外,制度上一定要提前做好儲備。全民基本收入(Universal Basic Income,UBI)要不要考慮?這種話題幾年前大家覺得討論這個幹嘛,還早著呢!2017年百度李彥宏說:無人駕駛汽車,百度可以做到三年量產,五年商用,當時這一說法沒多少人在意,沒多少人覺得應該提前考慮其社會影響。但現在來了,我們的制度設計跟著上了嗎?以前比爾·蓋茨(Bill Gates)說要收機器人稅(Robot tax),大家覺得扯,收什麽機器人稅啊。現在無人出租車來了,有人建議對無人駕駛車要多收稅。這些制度設計我們之前考慮沒考慮?

再往下,我們對科技發展新質生產力要有系統性的改革,制度設計要有系統思維。比如,無人駕駛會帶來的影響涉及交通、保險、就業、汽車產業還有城市規劃,很多方面會受到沖擊。對於無人駕駛,不僅僅是一個交通運輸政策,必須進行系統性的政策設計。2019年,英國出台了【第四次工業革命監管白皮書】,提出對新工業革命系統性監管框架。我覺得很需要對於新質生產力也有這樣系統性的制度設計。

最後,做好新質生產力制定改革的抓手就是ESG。ESG在這次【三中全會公報】改革中沒提,但我覺得ESG是一項大的制度改革,對於產業經營和產業發展有重大影響。國際可持續發展準則理事會(ISSB)去年提出全球通用的ESG標準。今年年初我們國家三大證劵交易所推出了【上市公司可持續發展報告指引】。5月27日財政部推出了【企業可持續披露準則—基本準則(征求意見稿)】。什麽意思呢?未來不僅僅是上市公司,所有公司都要做ESG,這是不是很大的改變?企業執行不僅要關註環境影響,還要關註社會影響,並真正落實ESG。若要切實履行ESG,公司治理結構一定要改!ESG絕對不僅是為金融機構搞評級、搞投資,它是企業經營行為、經營方式的系統性變革,甚至帶來企業的範式轉變,我覺得ESG要跟新質生產力聯系起來。ESG是發展新質生產力一個很好的抓手。所以面對新質生產力的到來,我們要認識更深的歷史背景,要看到它對經濟帶來的新影響和新特點,要看到新質生產力對治理提出的新要求。

總之,我們要積極有為,借助這一輪改革東風,發展新質生產力,使我們國家在現代化建設上走的更遠、走的更好,謝謝大家!

新浪聲明:所有會議實錄均為現場速記整理,未經演講者審閱,新浪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