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財經

美國財長稱,即使美國經濟增速連續兩個季度為負,也不意味著衰退,目前美國經濟形勢如何?

2022-07-25財經

1 全球貿易順差與逆差

最近有一組數據在社交網絡上刷屏了,這組數據大致描述了這樣的事實—— 全球十大工業國除中國之外,全部出現貿易逆差。

德國5月逆差10.4億美元,這是1991年以來首次逆差;
法國5月逆差115億歐元,歷史新高;
英國5月逆差85億英鎊;
意大利5月逆差36億歐元;
西班牙5月逆差64億歐元;
美國5月逆差1043億美元;
日本5月逆差178億美元;
南韓5月逆差24.7億美元;
印度甚至創造了240億美元單月歷史新高;

連某些人瘋狂鼓吹的越南,那麽小的體量,也出現訂單月17.3億美元的逆差。

有逆差就有順差,那麽當前是哪些國家貿易順差呢?

主要就是資源出口國。

得益於國際能源價格大漲的影響,目前幾乎所有資源出口國——包括中東產油國、俄羅斯、澳洲、加拿大、巴西都是貿易順差。

當然,也有例外。

在全球幾乎所有工業國紛紛出現貿易逆差的時候,只有中國是唯一的例外。 中國5月貿易是順差,這個順差達到787.6億美元,同比竟然增長82%!不僅是5月,今年上半年我們進出口順差高達2.48萬億,這就是接近4000億美元!

為啥中國能夠獨立獨行成為全世界工業國的例外?

詭異的是,全世界媒體不管是境外媒體還是境內媒體只報道中國今年上半年進出口保持巨大的順差,至於原因就三緘其口。

為什麽?

現在我必須捅破境外媒體遮遮掩掩不願承認的窗戶紙——原因其實很簡單, 就是因為我們疫情控制得好,直接導致我們制造業生產效率與全球其它國家甩開越來越大的差距。

我們隨便列舉一組疫情爆發前後中國進出口的數據。

2019年出口17.2萬億,進口14.3萬億,順差2.9萬億;
2020年出口17.9萬億,進口14.2萬億,順差3.7萬億;
2021年出口21.7萬億,進口17.3萬億,順差4.3萬億;

從新冠疫情爆發開始的2020年,中國進出口順差就急劇擴大,2021年與疫情前的2019年相比,我們順差增加了48%,這如何解釋?

雖然我們堅定的推動產業升級計劃,但是短短兩年時間不足以讓中國制造業效率提高如此之快——2年時間順差就增加48%,不僅如此,到了2022年,我們順差還在進一步擴大。

光是上半年順差就高達2.48萬億,全年順差可以輕松達到5.3-5.5萬億元的水平,這就差不多是8000億美元以上—— 與2019年相比,順差硬生生翻了一倍。

斯裏蘭卡財政崩潰的事件最近在社交網絡上刷屏了,說實話,斯裏蘭卡這樣的小國但凡還有個幾十億美元的外匯儲備,國家也不可能出現這種情況,而幾十億美元對於中國而言幾天外貿就賺回來了!

所以,必須承認, 中國動態清零的防疫政策真是一個特別偉大高瞻遠矚的政策。

普通人很難想象,如果我們也效仿國外躺平,我們當下的經濟會是怎樣災難性結果(這個我們後面來談)。

按:這裏要講一個知識點,有些小白將中國巨額順差的原因解釋為出口退稅政策,甚至過去還以訛傳訛將中國出口退稅政策解讀為——中國政府用全民稅收去補貼國外。

這裏就必須說一句, 全世界所有國家出口商品都要執行退稅政策。

為什麽?

我們假設某個工廠是設定在A國,當地政府預設這個工廠的商品銷售就在本國,所以就會對企業商品征收增值稅與消費稅,結果這個商品實際銷售地是B國。

這就出現一個問題,這個商品在A國被征收增值稅與消費稅之後,到了B國還要被當地政府征收增值稅與消費稅,這就是二次納稅的問題,就會極大削弱這個商品在B國的競爭力。

不僅如此,對於工廠投資者而言,如果僅僅因為在A國設廠就要被二次征稅,那麽還不如直接將工廠轉移到B國,這就導致制造業外流,產業鏈、就業以及部份稅收(企業所得稅)全跑到國外去了。

以上就是全世界所有國家出口商品都要執行退稅的原因。

2 全球疫情

很久沒提新冠疫情了,現在我來給大家講一講國外疫情的情況。

對於國外疫情的情況,現在中國出境人數比較多,多多少少也能聽到一些訊息,比如我聽到的就是這樣一些對國外(當然是已開發國家)的描述:

國外已經與新冠共存了,新冠現在經過前進演化叠代,毒性已經小了很多,得了新冠就是得了感冒,在家裏靜養幾天就好了。

然後呢,國外如果有比賽、演唱會人都很多,也沒幾個人戴口罩,目測生活狀態已經恢復正常。

以上是不是事實?

是事實,不過是部份事實。 國外很多人經過三年疫情折騰已經徹底躺平了,對於青壯年沒有基礎病的人群而言,很多人確實感染新冠之後,在家靜養幾天就好了。

但是,以上絕對不是國外全部的事實!

開啟國外的社交媒體,新冠依然是很熱門的話題,每天的熱門話題很多都與新冠有關,新冠一直在影響著老外生活的方方面面。

比如美國著名恐怖小說作家史帝芬·金最近有條推文就成為熱門,他很沮喪地表示 「新冠贏了」 ,這條推文轉發上萬,很多人在評論區留言自己的感染新冠的感受。

如果新冠對大家的影響就是一場輕微的感冒,那麽史帝芬· 金為什麽對新冠病毒贏了會如此沮喪?

現在美國感染新冠的人群已經超過總人數的30%,這些感染新冠的人群難道僅僅是得了一次輕微的感冒嗎?

我們來看看美國媒體的報道。

報道一, 美國患有「長期新冠」癥狀人數「相當可怕」,發病率成人20% 兒童25%。

(來源:瀟湘晨報)

所謂的「長期新冠」癥狀就是過去感染過新冠病毒的成年人仍有至少一種 長期新冠癥狀——疲勞、呼吸短促、腦霧、胸痛和頭痛等 ,這些有長期新冠癥狀的患者坐在家裏,無法工作,無法照顧家人。

根據【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公布的統計數據,而在感染新冠人群中,具有長期新冠癥狀的成年人發病率是20%,兒童是25%。

如果你看到的是沒有出現長期新冠癥狀的80%的成年人,那麽可能就是一場感冒,如果恰好是發病的那20%,那就是一個痛苦而悲傷的故事。

兒童發病率還要高了一些,25%,4個兒童就有一個長期新冠癥狀,如果是中國,有幾個家庭敢於去賭自己的孩子不是這個25%?

所以目前已開發國家小學、初中輟學情況特別嚴重,我沒有查到美國的數據,倒是查到英國的數據, 目前英國小學、初中輟學率將近20%。

報道二, 新冠病毒成為美國45—54歲人群第一大死因,超過心臟病與癌癥。

(來源:光明網)

這是【美國醫學會雜誌】的統計數據,看到這個數據我也感到背脊發麻,過去我總是認為新冠只是對65歲以上有基礎病的老人威脅比較大,沒想到對於中年人也是健康殺手,甚至超過心臟病與癌癥!

在台灣,這一波疫情一直持續在死人,雖然民進黨當局拼命粉飾數據,台灣才2300萬人口,與上海差不多,但是最近兩個月公布出來的死亡人數已經超過7000人,死亡的人中什麽年齡段都有。

青年人、老年人、兒童,家屬在社交媒體上撕心裂肺地哭泣,但是不影響很多人照樣出去玩,最多提醒一下親友,要照顧好自己的小孩。

我都不敢想象這個數碼放到上海會是什麽情況。

台灣目前還是沈淪在BA.2病毒中,而最新的BA.5已經開始掃蕩全球,首當其沖的就是歐洲。

目前德國、法國、意大利每天都有十幾萬感染,這些國家人口與我們浙江省差不多,十幾萬例啊,持續1個月就是將近10%的人被感染,放到中國浙江不知道會引發多大的恐慌。

BA.5的癥狀是 高燒不退,頭痛欲裂,難以入睡。 這種情況下患者就醫的需求就特別強烈,但是這些老牌已開發國家醫療系統已經不堪重負,意大利甚至已經開始向軍方求助,希望軍隊支援足夠的救護車,但是患者不但很難叫到救護車,而且就算是喊到救護車到了醫院門口還要排隊很久。

新冠流行了三年,已開發國家感染新冠的人群已經超過總人口的1/3,這麽大比例的人口感染新冠,你說對經濟,對工作,對生產沒有影響,打死我也不會相信。

我與海外工作的朋友交流,聽得最多的抱怨都是專案行程不停被延誤,反正不停有人請病假,此起彼伏,專案落地(竣工)時間一再拖延,遲遲無法交付。

現在大家明白,為啥新冠之後中國對外貿易順差大振幅增加?就是因為中國執行嚴格的動態清零政策,讓疫情對我們的生產經營活動的影響壓減到最小,同時國外受新冠影響太大太拉胯,導致 我們生產經營效率就領先國外一大截。

全球各國5月貿易差額圖

很明顯,目前全球就是兩級分化,工業制造國基本都是逆差,資源出口國基本都是順差,當然, 中國是工業制造國唯一的例外,如同黑夜中的星辰一樣璀璨耀眼 ——這就是我們嚴格執行動態清零政策帶來的巨大紅利。

3 假如我們選擇躺平?

假如,我是說假如,我們也執行國外的躺平政策,大家都在疫情的泥潭裏擺爛,會是什麽結果?

首先巨大的順差是不用想了,在國際大宗產品價格暴漲的情況下,我們進出口大概率會同德國一樣出現史無前例的逆差。

貿易逆差疊加美聯儲加息,那麽我們人民幣匯率也會暴跌。

從去年開始,歐元匯率跌了20%,韓元跌了20%,日元跌了25%,而人民幣呢?今年上半年大概跌了6%(去年是升值)——這主要還是因為疫情帶來的影響。

本來人民幣應該走升值周期,但是好巧不巧,6月份美國財政部長耶倫給我們打了一個電話, 懇請我們采取手段不讓人民幣升值 (這是金燦榮老師透露的資訊,人民幣再升值相當於出口商品更貴,對於美國通脹就是火上澆油)。

我們也考慮到全球主要工業國匯率都貶值20%以上——相當於它們出口的商品已經是8折甩賣了,如果人民幣再繼續升值,對我們出口就帶來一定的壓力。所以,人民幣匯率目前就在6.7左右浮動。

所以, 如果我們不是執行動態清零政策,選擇躺平,那麽人民幣匯率也有很大可能暴跌20%,那就很慘了。

匯率暴跌,相當於進口商品更貴,國際大宗產品價格本來就暴漲,如果人民幣匯率再大跌20%,相當於進口的石油、天然氣、鐵礦石價格就要再上漲20%。

這樣一來,國內通脹就壓不住了,蹭蹭蹭通脹指數一下子從目前2%會跑到5%以上。

全球通脹行星圖

通脹指數5%以上是什麽概念?

中國在2010年就經歷過通脹指數5%,當時國內是民怨沸騰群情洶湧,在巨大的通脹壓力之下,國家不得不采取貨幣緊縮的政策來控制通脹。

現在因為我們有清零政策的紅利,有全球獨一無二的巨額貿易順差的底氣,所以我們可以直接無視美聯儲的加息周期(無懼美聯儲加息導致國際熱錢流出),在國內實施量化寬松政策。

即便如此,我們很多人還感到日子不好過。大家想一想,如果現在中國通脹指數也爆表,逼迫央行不得不進行貨幣緊縮政策,現在的日子會是什麽情況?

絕對是雪上加霜生不如死啊!

4 惡性迴圈

如果我們把國家簡單比喻成一個家庭,那麽對外貿易的進出口就代表著這個家庭的收入與支出, 貿易逆差就是入不敷出,貿易順差就是收入大於支出。

在貿易逆差的情況下,這個家庭(國家)就只能靠消耗儲蓄(外匯儲備)過日子。儲蓄(外匯儲備)花完了,就代表著這個家庭(國家)破產——斯裏蘭卡就是這樣的例子。

別以為斯裏蘭卡是孤例,在斯裏蘭卡後面還有老撾、巴基斯坦、尼泊爾等一大堆國家做排隊準備進入破產行列。

國家經濟相對家庭更復雜一些。

貿易逆差會導致本幣匯率貶值 ,這就意味著進口商品價格上漲,會進一步推升國內通脹指數,通脹擡頭會導致境外資金外流,從而讓本幣匯率進一步貶值,從而形成一種 惡性迴圈。

所以,任何國家在本幣匯率持續貶值,外匯儲備不斷減少的時候都會 想盡一切辦法去保外匯。

我們以印度為例。

去年印度外匯儲備大致是6200億美元,全世界第三,僅次於中國、日本,在地球村這個大班級算是底子比較厚的。

但是從去年開始,國際大宗產品價格上漲,印度就漸漸頂不住了,在陸續出現貿易逆差之後,印度的外匯儲備就降到今年5月的5800億美元,結果6月又出現240億美元貿易逆差的巨大缺口。

在這種情況下,7月印度央行宣布,進出口貿易用盧比結算,這是欲效仿俄羅斯穩定盧比匯率策略,為了穩定盧比匯率保外匯儲備的冒險一搏。

但是,印度的進出口貿易用盧比結算只是提供一個盧比結算的渠道,與俄羅斯對「不友好國家」強制用盧布結算還是有本質區別的。

印度這個國家工業品不值一提,出口主要以農產品與礦產為主,呃,還有一個大頭就是仿制藥。

說起來都難以置信, 印度有1/3人口處於饑餓狀態,聯合國編制的饑餓指數印度比北韓還高,但是卻並不妨礙印度是全球最大的大米出口國 ——真是勒緊褲腰帶也要出口創匯啊。

正因為印度出口以資源型產品為主,所以印度才認為自己可以學習俄羅斯,用盧比結算進出口貿易。

但是印度這個盧比匯率極其不穩定,很難想象印度在國外進口商品時,外國貿易商願意接受盧比支付。相反,在印度出口資源型產品時,因為盧比匯率一直貶值,用盧比支付反而有可觀的套利空間。

所以印度用盧比結算進出口貿易,初衷是好的,希望減少外匯消耗,但是結果卻未必好——搞不好出現最差情況,印度出口換一堆自己印的盧比回來,而進口卻依然要消耗寶貴外匯,真出現這種情況,那才是畫虎不成反類犬。

按:印度最近從俄羅斯進口石油,雙方即使約定用貨幣互換的方式結算(去美元化), 但是最後雙方本幣錨定的貨幣匯率還是人民幣。

5 美國經濟高通脹

全世界只有一個國家不大擔心貿易逆差,這個國家就是美國。 原因無他,就是因為美國他家是開銀行的,貿易逆差直接印美元就解決了。

美國雖然不大擔心貿易逆差,但是高通脹卻很要命。 因為高通脹太消耗居民購買力了,高通脹不解決,美國經濟就很容易陷入衰退。

新冠疫情之後,因為美國政府拼命給居民發錢,所以居民儲蓄一度創出新高,正是因為美國居民雄厚的儲蓄數據,所以一直到2021年市場對美國經濟都很是樂觀。

當時嘗試遵循這樣的邏輯,疫情之後,居民儲蓄轉化為消費,從而帶動美國經濟強勁增長。

但是2021年之後,通脹猶如斜刺裏殺出的一匹黑馬,迅速將美國居民儲蓄消耗幹凈。

美國居民存款變化(2020年——2022年)(來源:TRADING ECONOMICS)

今年1、2季度,美國經濟都是負增長,與此同時,美國居民儲蓄已經快要見底,而美國6月通脹指數達到9.1%,創出40年歷史新高。

也就是說, 美國經濟還沒來得及復蘇,通脹還在節節攀升,而老百姓口袋裏的錢已經快要花光了。

怎麽辦?

必須迅速解決高通脹的問題。

導致美國高通脹有兩個原因,一個是 供應鏈出了問題 (還是新冠疫情的沖擊),一個是 國際大宗產品價格上漲。

對於供應鏈問題,美國是無力解決,最近席卷全球的BA.5搞不好還會讓美國供應鏈問題進一步惡化,所以美國現在只能在國際大宗產品價格上做文章。

現在一方面拜登親自出訪中東產油國,希望讓中東產油國增產;另一方面美聯儲不得不采取更加激進的手段來抑制通脹。

目前市場預測美聯儲在7月可能會直接加息100個基點——6月份美聯儲一次性加息75個基點已經創下了近30年最為激進的加息記錄,如果7月份美聯儲加息100個基點,將再次重新整理這個記錄。

美聯儲加息意味著美元匯率走強,美元匯率走強意味著美國進口商品變得更便宜,這就是美聯儲加息抑制通脹的邏輯,但是邏輯是邏輯,邏輯要變成實實在在的效果卻要看劑量——正所謂撇開劑量談效果都是耍流氓。

那麽理論上美聯儲要加息多少才能達到控制通脹的效果呢?

我們來比較兩組數據。

去年美聯儲貨幣政策轉向之後,美聯儲加息1.5%,美元指數從90左右上升到107,差不多升值20%,但是通脹指數還是上升到6月的9.1%。

上個世紀美聯儲有一個猛人叫做保羅·沃爾克 ,為了控制當時高達十幾個百分點的通脹,這個猛人曾經一口氣將利率提高到20%!

現在美國通脹指數已經逼近10%,如果僅靠美聯儲加息來控制,其利率至少也要加到10%以上!

但是美國經濟目前已經連續2個月負增長,這種情況下將聯邦利率加到10%,經濟將直接崩掉。 所以,如果僅靠美聯儲加息來控制通脹是肯定不行的。

現在拜登中東之行的沒有取得實質性的成果,俄烏戰爭遲遲沒有結束,國際能源價格也很難大振幅下降,拜登當局要控制通脹難度不是一般般大。

與全球其它國家或者被貿易逆差,或者被高通脹搞得焦頭爛額相比, 中國算是最為從容的,我們既不用擔心貿易逆差,也不用擔心通脹,很有點風景這邊獨好的味道。

目前雖然疫情在中國呈現多地散發形勢,但是我們的防疫策略和方法已經達到新高度。

安徽泗縣1800余例,從6月26日起17天就社會面清零了,各地零星出現的疫情也都在有效控制中。深圳的粵海街道出了高風險,但是基於常態化檢測,只將一棟樓劃為了高風險地區,最近國家再次更新了新冠防疫指導標準, 力求在防疫和經濟發展中找到一個最佳平衡點。

所以全球真正能把防疫(就是人命)和經濟發展兼顧的大國只有中國了,下半年的經濟復蘇是可預期的。

還是那句話,全球經濟已經變成一個比爛的格局:

美國經濟很糟糕吧?但是歐洲經濟更差,所以,美國還能趴在歐洲身上吸一管血續命。

歐洲經濟很糟糕吧?但是與日本相比好像還好那麽一丟丟。

日本經濟很差了吧?但是環視亞洲,只要裝著看不見中國,基本也是一枝獨秀的形象,至少怎麽也比印度強多了。

印度感覺很拉胯吧?但是印度還手握580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讓老撾、巴基斯坦、緬甸、印尼等國家看著流口水。

東南亞一票國家日子很難過了吧?但是與斯裏蘭卡相比還是好得不要太多……

然而全世界所有國家加起來也沒法與中國相比,同樣是制造業大國,同樣是高度依賴能源與農產品進口,中國怎麽就偏偏實作全球最大的貿易順差呢?一年8000億美元啊! 這是足以左右局勢的決定性金融力量。

看看我們砸300億美元買空客飛機就在國際上掀起怎樣的波瀾!

8000億美元是300億美元的26倍多!

所以,只要我們下半年實作經濟快速復蘇,相信未來我們在這個百年未見的大變局中會更有作為。

這裏是@貓哥的視界,更多深度內容,請關註 公眾號 (轉載聯系) :貓哥的視界、貓哥的世界 ;嗶哩嗶哩 :花貓哥哥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