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財經

配偶短線交易收益近60萬,中科曙光院士董事長被立案

2024-04-21財經

(編輯/呂棟)

4月19日晚間,中科曙光公告披露,該公司董事長李國傑於4月19日收到了【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立案告知書】,因李國傑涉嫌短線交易中科曙光股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等法律法規,決定對其立案。

中科曙光表示,本次事項系對李國傑個人的調查,不會對該公司董事會運作及公司日常經營活動產生重大影響,李國傑將積極配合中國證監會的調查工作。

當天中科曙光收跌逾4%,截至發稿市值654億元。

中科曙光公告截圖

一周前,中科曙光曾披露過上述短線交易的相關事項。

4月12日,中科曙光釋出名為【關於董事親屬短線交易及致歉的公告】稱,該公司在近日收到李國傑出具的【關於親屬短線交易的情況說明及致歉函】,獲悉李國傑的配偶張蒂華於2023年3月3日至2024年3月14日期間透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買賣中科曙光股票。根據相關規定,上述交易構成短線交易。

公告提到,經中科曙光核查,張蒂華自2023年3月3日起持有該公司股票,並於2023年3月3日至2024年3月14日期間累計買入中科曙光334.33萬股(141筆),累計成交金額合計1.54億元;累計賣出中科曙光334.26萬股(91筆),累計成交金額合計1.54億元;扣除交易傭金、印花稅等稅費後累計收益58.98萬元。

截至4月12日,張蒂華尚持有中科曙光股票700股。

中科曙光稱,在獲悉該事項後,該公司高度重視,並及時核查相關情況,李國傑及其配偶張蒂華均對上述違規行為深表歉意並積極配合核查。

根據【證券法】相關規定,「上市公司、股票在國務院批準的其他全國性證券交易場所交易的公司持有百分之五以上股份的股東、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將其持有的該公司的股票或者其他具有股權性質的證券在買入後六個月內賣出,或者在賣出後六個月內又買入,由此所得收益歸該公司所有」。

中科曙光稱,「前款所稱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自然人股東持有的股票或者其他具有股權性質的證券,包括其配偶、父母、子女持有的及利用他人賬戶持有的股票或者其他具有股權性質的證券」。按照上述規定,張蒂華上述交易構成短線交易,所獲收益及後續收益應歸該公司所有。截至公告披露日,張蒂華已將本次短線交易所得收益58.98萬元全額上交至中科曙光。

對於張蒂華進行短線交易的動機,中科曙光稱,張蒂華未能正確理解短線交易的相關法律、法規規定,不存在主觀故意違規情況。其交易期間未征詢李國傑意見,亦未告知上述交易行為,系個人根據證券市場已公開的資訊並基於個人判斷而獨立作出的投資行為,李國傑不知悉其證券賬戶交易情況,不存在因獲悉內幕資訊而交易該公司股票的情形,亦不存在利用內幕資訊謀求利益的目的。

彼時中科曙光表示,張蒂華已認識到本次違規交易的嚴重性,對因本次短線交易行為給市場和投資者帶來的不良影響向廣大投資者致以誠摯的歉意。李國傑對於未能對其親屬及時盡到督促義務、未能及時發現其親屬買賣該公司股票深表自責。

4月11日,上交所亦下發關於中科曙光董事親屬短線交易事項的監管工作函,就該公司董事親屬短線交易事項明確監管要求。

李國傑出生於1943年,1985年獲美國普渡大學獲電腦專業博士學位,1995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同年建立曙光資訊工業有限公司並擔任董事長。2006年3月至2010年12月任天津曙光電腦產業有限公司(中科曙光前身)董事長,2011年1月起任中科曙光董事長。他還曾任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研究員、所長,國家智能電腦研究開發中心主任,中國科學院大學電腦與控制學院院長。

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刊登的資訊提到,李國傑在國內率先倡導並領導計算所研制成功龍芯通用處理器芯片,為改變中國電腦核心技術受制於人的局面做出了重要貢獻。

中科曙光披露,2023年李國傑從該公司獲得的稅前報酬總額為24萬元,不持有該公司股票。

根據公開資料,中科曙光主要從事高端電腦、儲存、安全、數據中心產品的研發及制造,同時大力發展數碼基礎設施建設、智能計算等業務。4月17日晚間,該公司釋出2023年財報,實作營收143.53億元,同比增長10.34%;實作凈利潤18.36億元,同比增長1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