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財經

從特色經濟指標看臨港:做優做強特色經濟,更好地試制度測壓力探新路

2024-08-06財經

臨港新片區自5年前設立之初開始,開放、創新即是這片改革開放新高地發展的基點和關鍵詞。在主動承擔國家重大戰略任務的同時,臨港始終積極探索體現自身特色、反映建設成效、區別傳統模式的高質素發展新路,因地制宜塑造新質生產力,更好代表國家深度參與國際市場競爭與合作。

站在掛牌成立5周年這一重要時間節點上,能體現臨港特色的業態經濟指標如何?透過這個維度的數據,我們可以把脈臨港新片區近五年來的發展和活力。

澎湃新聞從臨港新片區管委會方面了解到,五年來,新片區經濟總量持續做大,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9.8%;產業能階接連躍升,規上工業產值規模連續突破千億、兩千億、三千億、四千億大關,已占全市十分之一以上份額;大宗貿易優勢鞏固,限額以上商品銷售額保持年均26.5%的高速增長,2023年達6600億余元,再創歷史新高。

可以說,經過這幾年的沈澱和積累,新片區無論是在經濟體量還是產業規模方面,都已具備了向更高水平開放、更寬領域改革、更深層次創新進發的雄厚物質基礎。

於地方發展而言,5年時間僅僅是一個開始,臨港新片區目前仍處於成長階段。不過,得益於前期積累的有利發展條件,新片區正在快速成長。

統計監測顯示,今年上半年,臨港新片區新引進國內人才2.37萬人,同比增長41.9%;落地總部型機構9家,累計已達29家;國際金融資產交易平台、再保險國際交易中心、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和股權投資集聚區服務中心等一批功能性平台相繼投入執行,成為承擔打造特殊經濟功能任務的重要載體。

同時,借助洋山特殊綜合保稅區優勢,臨港新型國際貿易增勢明顯,離岸轉手買賣、服務貿易等新業態加速集聚成勢,上半年交易額、進出口總額同比分別增長156.2%、14.3%,復蘇勢頭強勁。

這一勢頭同樣反映在高端航運領域,洋山港上半年完成國際中轉和集拼箱量243.7萬標箱,同比增長28.6%;國際航行船舶保稅油、保稅LNG加註量98.27萬噸、24.33萬立方米,同比增幅均超過140%。

此外,作為臨港高質素發展的「源頭活水」,其新興經濟和科技創新表現也相當搶眼。以跨境收支規模為例,今年上半年累計首破900億美元,凸顯金融要素雙向流動性顯著增強。在科創數碼領域,截至6月末,經認定的市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達到473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26家;不含未披露的科創企業融資額約165億元,較去年同期翻了兩番;數碼經濟核心產業營收207.41億元,同比增長61.6%。

臨港管委會方面強調,展望未來,新片區將肩負更為重大的使命責任,努力在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做優做強特色經濟,為國家更好地試制度、測壓力、探新路,率先形成具有鮮明開放創新特色的高質素發展新模式。

值得關註的是,2天前的7月24日,上海市委書記陳吉寧,市委副書記、市長龔正用一整天時間在中國(上海)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開展專題調研並出席座談會。

陳吉寧說,建設臨港新片區,是黨中央交給上海的重大戰略任務。要堅持以落實國家戰略為牽引,持續推進首創性改革、引領性開放,以開放促改革、以改革促發展,做深做足改革開放的大文章。

陳吉寧在講話中指出,臨港新片區要準確把握當前發展的階段性特征,不斷激發幹事創業的精神狀態,勇當敢打敢拼敢爭先的「小老虎」,以釘釘子精神把中央和市委交辦的各項改革開放先行先試任務落實好,把全市「五個中心」建設部署在臨港的功能承接好實作好放大好,打造全市經濟強勁活躍增長極。就當前工作重心,陳吉寧表示,要從形態發展轉到招商引資、招才引智、產業培育、厚植優勢、打造特色上來。

另外,在此前7月17日臨港新片區召開的三季度工作會議上,上海市委常委、臨港新片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陳金山指出,三季度是全年經濟社會發展承上啟下的關鍵期,要重點做好三方面工作。其中即重點提及,聚焦開放創新,重點工作要更有顯示度。

陳金山指出,加快建設國際數碼經濟產業園;補齊高等級航運服務業短板,打造引領全球數碼化、綠色化航運轉型重要樞紐;加快發展新興金融,加強股權投資聚集區和融資租賃業務發展聚集區的建設;聚焦AI創新港和大飛機產業園發展優勢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