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財經

大家心目中的大女主劇應該是什麽樣的?

2024-01-18財經

首先,想看這個拍成電視劇↓

北有花木蘭代父出征,南有冼夫人威震嶺南。不過,花木蘭只是民間傳說中的人物,冼夫人卻是歷史上實實在在的巾幗英雄。

「一代英風裙釵宿將,千秋懿範巾幗賢良」。有勇有謀,心懷天下,情在奉國,深識正理,恩威並用,以儒治域,妥妥的大女主啊!

最近看過的劇,【古相思曲】讓我看到了一個以女性為中心的、價值觀很正的大女主塑造。(我真的好愛陸鳶!)

  • 正視苦難
  • 塑造女性不是忽略女性的苦難,在風雨中搏擊才是真實的,但這不意味向苦難低頭與順從。在苦難中的覺醒需要代價,堅持自己思維的獨立性很難。陸鳶為了百姓「手執鳳牌,終登鳳位」,卻在史書上留下「妖後」的罵名,這本質是身份性的悲涼,不是爽文,不意味不能成就,而是成就過程中戰勝苦難。

  • 金剛怒目
  • 在性格第一重境界是有原則,當有金剛怒目之威,令邪祟不敢侵。陸鳶會武,足以懾人護己,她更有自己獨立的思考,不是誰說一兩句話就能改變她的原則的,這是底線。可以逍遙不羈,不被任何世俗規束,也可以盡己之責,為天下為萬民,但唯獨不能因為別人一兩句話就改變自己的原則,更不能做別人的附庸。

  • 菩薩低眉
  • 樂以天下,悲以天下。宮鬥劇的女主看起來爽,最終落點無非是為了身邊的人、最後勝利了。這種劇的內核跟最後功成名就的男頻相似。但是歷史權謀不是,總有那麽幾個孤勇的人站出來告訴別人,百姓,不是肉食者的芻狗。

    【古相思曲】男主消失的時間點,每次都恰好是在陸鳶人生的重大時刻:18歲,狼煙乍起,她要從山野裏,去往陌生的都城,碰一碰這「世道」。21歲,新帝失智,她在滂沱裏走入深宮,她所愛的平凡市井與她再無關聯。26歲,弟弟被害,遺孤相托,群狼環伺,愛人死在懷中。36歲,丞相叛國,敵國虎視眈眈,幼帝根基尚淺,「妖後」之名四下而起。

    每個時間點,無不是讓人覺得茫然又絕望,哪怕是選擇了放棄,都不會有人太過苛責她。可當男主再次見到她時,她都沒有過一次屈服的姿態,她是潛伏在江都裏的利刃,是從容機敏的掌宮,是運籌帷幄的皇後,是無畏非議的「妖後」。

    劇裏沒有展現這一路的雨雪風霜,烈焰刀槍,咽的淚與血,她也從沒有提起過半分,就如同她自己說的:「謀事不謀名,說辭不重要」。在當下滅門之仇都不會阻礙男女主在一起的古風劇裏,女主卻知道有太多比「你我之事」更重要的。哪怕是面對那個闊別了十年的愛人,她也只是折柳撒露,願他永遠平安,然後大步邁進自己的良夜裏。

    真正愛社會的人,擁有信仰的人,能容天下不平之事,卻永不動搖自己的堅定,讓人能找到一種安全感的人。陸鳶寬宥了天下和歷史對她的不公,卻給這世界留下了一寸溫柔,總有人能記得她,愛人聚少離多,卻刻骨銘心用一生為她正名。不經想起覺醒年代裏辜鴻銘先生說的「溫良」,是一種同情和人類智慧的力量,是沒有歇斯底裏卻讓人敬佩的力量。

  • 群像動人
  • 「大女主」「大男主」不必靠削弱其他角色來襯托。

    如【古相思曲】的倚華,雖然是一個與陸時互相成就的角色,但單憑她在陸時慘死時,護住王室血脈這個劇情,已經將她立住了。她是陸鳶的左膀右臂,替她布置、傳遞訊息,而非是一個女主的行動自由、卻沒有自我意識的影分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