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汽車

如何看待小鵬汽車從 P7 到 P7+ ?

2024-11-07汽車

何小鵬是目前為止唯一學到雷學精髓的人。

11 月 7 日小鵬 P7+釋出會最後十分鐘,何小鵬在公布價格之前,希望能給大家講一個故事,隨後背後大螢幕換上了「穿越風暴」的雷軍式 PPT,現場氛圍到達高潮。

台下的觀眾吶喊著等不了,希望何小鵬能直接公布價格。

每個人都有預感,P7+將是小鵬載入史冊的一次絕殺。

P7+Max 限定版 21.88 萬元,一輪歡呼聲湧來。緊接著 590km 和 700km 的 Pro、Max 版本陸續公布:18.68 萬元、19.88 萬元,所有人的情緒都被點燃了。

釋出會後半個小時,媒體們正在焦急等待何小鵬接受采訪時,小鵬 APP 鎖單入口已經被擠爆。

原本,小鵬內部按照平時 5 倍對 APP 擴容,而這一次隨著 P7+湧入的流量是他們想象中的 20 倍。

何小鵬和品牌行銷團隊會後慶祝 P7+爆單

小鵬 P7+接過了 MONA M03 的爆款定律,釋出會不到 24 小時,大定 3.2 萬輛創下小鵬歷史最高記錄。

這一幕在小米 SU7 也上演過,釋出 24 小時大定 8.8 萬輛。

小鵬 P7+和小米 SU7,在 2024 年一頭一尾成為了純電轎車裏的大小王。

從上半年「刮骨療傷」的小鵬,再到下半年兩次創造爆款的小鵬,有些東西已經永遠地改變了。

01、 爆款小鵬 P7+的三種刀法

找準核心使用者的訴求,集中所有資源給到使用者超出期待的產品,這是小鵬 P7+爆單的前提,但在此原則之上,還講究刀法的精準、速度、深度。

比如,刀法找到了, 下刀太淺 就不行。

往常在各類汽車釋出會經常能看到對標 Model Y/3 的參數與指標,這一次小鵬 P7+放棄了對標特斯拉 Model Y。何小鵬解釋,所謂對標無非是比某款車型大一點、強一點、快一點、便宜一點,但做不到顛覆性創新。

這就是刀太淺。

何小鵬希望打造的爆款車型要下準刀、狠刀、快刀。

在他看來,小鵬 P7+的誕生最大的不同就是,P7+是依據小鵬的技術、時間節奏,在自己的圖譜裏創造的新產品。

具體來說,小鵬 P7+的刀法體現在三方面。

第一刀是準刀 :定位家庭用車,把空間和舒適度做到最優解。

P7+並不是一開始就定位家庭用車。早在 2022 年 P7 誕生兩年後,小鵬內部就開始為第二款 P7 尋找空白市場。

如果按照最早準備的方案,P7+將會對標 Model S ,但當時市場上純電轎車大多以運動、操控見長。因此,小鵬內部預判 2 年後的市場家庭轎車不會那麽擁擠,便為 P7+預埋好了家庭定位。

家庭最在意的是空間,P7+的典型特征就是,下足功夫 拓展車的「長寬高」

過去 20 萬級別的轎車對後排空間釋放得不夠徹底,小鵬 P7+就把空間作為最大的賣點,突出後排使用空間。P7+後排乘坐空間 994mm,前後排都接近雙一米空間。

對比一下同為 C 級轎車的 SU7,同樣是 3m 軸距,小鵬 P7+的後排腿部空間要比 SU7 多出 10%—37%。

把空間壓縮到極致,是要動大手術的,其中涉及到電池包厚度。

為此,小鵬為 P7+研發了一塊全球最薄的 800V 平台電池包,厚度僅 109mm,將頭部空間最大化。因此小鵬 P7+後排頭部空間 973mm,遠超過了奧迪 A6L 與奔馳 E 級。

空間大了,座椅舒適性也沒落下,坐進 P7+裏甚至會有種 轎車版理想 的味道。

其核心不僅在於座椅面料舒適度,還在於把二排變成前排體驗的產品策略,所以 P7+後排座椅與前排一樣支持按摩、加熱功能,甚至還支持 10° 電動靠背調節。

第二刀是狠刀 ,將小鵬大部份正選技術都給到 P7+,精準發力。

P7+定位小鵬全球首款 AI 汽車,轉譯一下就是,小鵬把近幾年 階段性的智能化成果 都用到了 P7+身上。

一方面將 AI 融入進了汽車的續航能耗、底盤調教中,用意想不到的方式拉升了汽車的使用體驗,打破了消費者對於硬件不可 OTA 的認知。

比如用 AI 檢測來調節底盤,在影片演示中,P7+在辨識到道路坑窪時,自動開啟車身控制,減少車身起伏及車身俯仰。

如果這只是基本操作,那麽小鵬整大活的就是續航,目前 Pro 和 Max 版本續航為 602 km、710km,但經過 12 月初 OTA 後,P7+續航將會分別提升至 615km、725km ,百公裏電耗從 11.6/Wh,提升至 11.4/Wh。

算筆賬,如果按照小鵬每月一次 OTA 的更新節奏,在最理想的情況下,半年後小鵬 P7+的續航可以增至 680km、800km。

第三刀是快刀 ,產品和技術節奏互相打配合戰。

小鵬 P7+緊跟著小鵬 MONA M03 釋出是真正的「趁熱打鐵」。

截止 11 月份,M03 共累計銷售 6.2 萬輛,為小鵬 P7+打好了前哨戰。小鵬 P7+一位產品經理認為,在 M03 的品牌行銷、定位策略得到 正向反饋 後,P7+繼續跟上節奏,其實是更上一層樓。

M03 開啟預售後許多人排隊等待試駕

很明顯,小鵬 P7+被小鵬內部看作一次智駕大躍進。小鵬在 P7+正選純視覺鷹眼 AI 智駕,智駕的自信卷到了產品策略和細節中。

一個不太被人所註意的細節是,在其他人還在強調城區表現時,小鵬開始雕琢智駕系統裏的細節,把曾經需要在 D 檔才能開啟的智駕,變成了任意路況下都能開啟。

同時,純視覺方案也似乎表達了小鵬對於智駕感知方案切換自如的狀態,這次小鵬用 單像素 Lofic 架構 800 萬像素網絡攝影機取代了原來的激光雷達方案,但仍保持著小鵬應有的水準。

早在 P7+純視覺技術釋出會時,我們就試駕過這套純視覺,即便在廣州遇到了個別爭搶路權的網約車路霸,P7+仍然能非常主動、果斷的發起變道,進行博弈。

透過 P7+裏,清晰地看見,自信正在成為小鵬下半場的代名詞。

02、「雷學」的技巧,小鵬都學到了

如果從市場角度看 P7+爆火的原因,那麽其實 20 萬元的純電市場 一直缺乏一場真正的革命 ,直到 P7+和小米 SU7 闖入年輕人的視線。

回顧前兩年如果想買一輛 20 萬級別的純電轎車,可選的並不多,要麽是以比亞迪漢為代表的舒適型轎車,要麽是以特斯拉 Model3 為代表的操控型轎車。

小米 SU7 和小鵬 P7+的出現,給 20 萬級純電轎車市場帶來了多樣性,前者主打操控、有趣可玩的年輕人純電轎車,後者品價比更高,以空間舒適性打底,切入年輕家庭市場。

有人辣評,小鵬 P7+是小米 SU7 的 紅米版本 。但實際上都為年輕人造車,一個選擇了操控,另一個選擇了舒適度。

單純復制 SU7 成就不了 P7+,但掌握雷學的精髓,可以啟發小鵬。何小鵬確實掌握到了雷學的精髓,有這三個證據。

第一個證據,將小鵬 AI DAY 變成了小鵬科技日。

今年在小鵬 P7+釋出之前,小鵬特地舉辦了兩場活動,一場是為 P7+舉辦了技術釋出會,一場是將小鵬 AI DAY 變成了小鵬科技日。

雷軍釋出小米 SU7 之前,也提前 3 個月前舉辦過小米汽車技術釋出會,這樣以來能夠更詳盡地為使用者解析車企的技術以及發展規劃,為使用者建立品牌信任感、安全感,為接下來的汽車釋出會打下銷量基礎。

類似地,小鵬科技日上其實劇透了不少小鵬對於 AI 汽車的規劃,比如重新定義新勢力的全棧自研體系。

這次小鵬把車企全棧自研再次卷出了新高度。

過去,全棧自研一般指電氣架構、智駕自研。

而小鵬定義的全棧自研包括了 雲端大模型、車端模型、圖靈 AI 芯片、滄海底座 在內的四大模組。

一定程度上,小鵬還重塑了外界對於小鵬的 品牌認知

就像雷軍要在釋出會上要講述關於紐北 SU7 Ultra 的賽車夢一樣,在小鵬科技日上何小鵬同樣介紹了最具想象力的版圖——飛行汽車與 AI 機器人。

小鵬押註的這兩個板塊是兩個短期內無法看到收益, 長期承載想象空間 的物種。

機器人沒有亮相,一段機器人進場擰螺絲的影片已經驗證了小鵬 AI 機器人 Iron 全身有 62 個主動自由度,擠進了國內人形機器人第一梯隊。同時,飛行汽車也擁有兩個版本,分體式飛行汽車滿足城市內低空飛行,小鵬匯天高航速長航程飛行器滿足遠距通行,最高航速 360km+/h,續航超過 500km。

「看完飛行汽車和機器人,就覺得小鵬值得高看一眼」,這是大多數人對於小鵬的看法。

畢竟,在國內還沒有找到能邊做飛行器邊造汽車的企業,飛行汽車和機器人就像小鵬的「秘密宏圖」計劃一樣,將會成為開啟小鵬 AI 時代的重要組成部份。

第二個精髓,雷學的產品技巧,小鵬都學到了。

復習一下雷學,在小米 SU7 身上至少能看到精簡 SKU、增加限定版、增加色彩這三個特點。

2022 年,小鵬 P7 根據續航和車輛特性來劃分版本,數碼加字母的組合下來, 最多有 20 個版本 ,少了重點反而讓人眼花繚亂。

小米 SU7 是車企精簡 SKU 的樣板,小米 SU7 只有三個版本,標準版、Pro 版、Max 版覆蓋 20-30 萬區間。

目前來看,能抄好雷軍作業的只有小鵬。

從 MONA M03 開始小鵬就開始精簡 SKU,M03 只根據續航長短提供長續航版、超長續航版、超長續航 MAX 版。

這次釋出的 P7+更加精簡,只有 Pro 和 Max 兩個版本

版本變少了,但顏色變多了,還有了 限定版

P7+釋出了五款顏色,而且跟雷軍發創始版 SU7 類似,何小鵬也先釋出了 P7+限定版,除了不帶何小鵬親筆簽名,專屬配色、專屬標識、客製輪轂和座椅一個都沒拉下。

類似地,MONA M03 甚至支持超過 50 多款顏色 的官方改色服務。

第三個證據:在那些平時註意不到的細節裏,小鵬也學到了雷學精髓。

如果你註意到了小鵬釋出會的 PPT,就會知道小鵬把汽車原本復雜、繁瑣的產品細節變得更突出、更有故事性。

在講述 AI 飛行汽車時,用能賣嗎?怎麽飛?航線呢?安全嗎?逐一回答了投資者、媒體及消費者最關心的四個問題,邏輯合理簡單明了。

小鵬 P7+釋出會與小鵬科技日的節奏也都圍繞著故事性展開。

兩場釋出會舉辦地都在何小鵬母校華南理工大學,在母校釋出產品,何小鵬多了一份榮歸母校的自信,而他講的那個故事是關於一個稚嫩的大二學生為了打紅警,幫整棟宿舍樓連上網絡,開始認識世界。

何小鵬的起點是 1995 年打出的一行「Hello world」,這種精神恰似雷軍在年度演講提到自己在武大圖書館看完的那本【矽谷之火】,不同時空的兩個少年有相同對於夢想的執著,又在 2024 年具象化為兩輛年輕人的爆款純電轎車。

03、 接下來十年的小鵬:全球化、AI 化

小鵬的起勢,不僅是雷學學得到位,更是對長期規劃保持定力。

「當你穿越了暴風雨,你早已不再是原來那個人,」何小鵬在釋出會尾聲說的這句話,也對映了小鵬命運的起承轉合。

過去上半年小鵬的銷量並不如意, 交付量 5.2 萬輛 ,2024 年年度銷售目標完成不到兩成。彼時,蔚來超過 8 萬輛,理想銷量接近 19 萬輛,分別是小鵬的 1.5 倍、3.6 倍。

究其原因,上半年的小鵬還處於管理層換血的修復期,需要時間去重新調整策略,也需要創始人徹底親自下場統帥戰場。

下半年從 X9、Mona M03 開始,小鵬逐漸找到節奏,褪去了疲態切換為隨時戰鬥狀態,響應能力加強了不少。

從品牌行銷上就可見一斑,7 月末何小鵬轉發了小鵬 X9 在易車網續航榜單中奪冠的訊息,點名批評小鵬動力負責人「比智駕宣傳還保守的是你們續航的宣傳」。

不到一周,小鵬就立馬組織了一次光電直播挑戰,何小鵬親自上車直播,實測 G6 續航能力,最終經過一天測試,這輛小鵬 G6 用 90% 的電量跑了 608.5 公裏,平均電耗 13.2kWh/100km,甚至在直播最後出現了何小鵬推車的名場面。

這樣的光電測試很快就成為了小鵬的「手藝活兒」,10 月份 P7+預售後小鵬再次發起光電測試,這次測試結果小鵬 P7+最高續航達成率 超過 116% ,為小鵬立下了的「電池電量反向虛標」的標簽,也再現何小鵬推車。

至此一個 愛推車的老板 和一個 愛反向虛標的車企 ,成了小鵬的標簽。

或許,無數個短期的勝利堆疊正是通向長期主義的起點。

以十年為維度,小鵬在下半年釋放了最明顯的兩個訊號: 全球化、AI 化

能否做好兩點,也是小鵬穩定向前的地基。

全球化路線,就是面向多元的消費者開發產品及銷售體系。

一面,小鵬要出海就要面臨其他國家充電基礎設施不完備的現實。

另一面,想要將純電續航做到 800km 以上,就要換另一種方式,因此,小鵬將會下場增程市場,推出鯤鵬超級電動體系,全域 800V 高壓碳化矽平台,搭載了 5C 超充 AI 電池, 綜合續航可達 1400km ,12 分鐘可以從 10% 充電至 80%。

AI 化則是另一個小鵬的底色。

當整個行業都趨同於講述自己是第一梯隊時,小鵬不再用梯隊來定位自己,而是將這種自信內化到了戰略目標和產品細節上。

比如,P7+這次不再區別版本, 統一標配小鵬高階智駕 ,做到真正智駕平權。

從更長遠的計劃來看,小鵬智駕的目標是 2025 年實作百公裏接管一次,同時,小鵬還在面向 L4 研發全新 Ultra 車型,預計該車型將會達到 3000TOPS 算力,從而可以真正實作 Robotaxi。

沒有人能打敗趨勢,何小鵬的這句話似乎微妙地契合了當年雷軍說過的那句「站在風口上,豬也能飛起來」。

多年後,雷軍回憶時說到,當時很多人都誤解了這句話,他這句話的重點不在於風口,而在於那只 勤奮而愚笨的豬

在這一點上,小鵬與小米出奇地相似。

AI 是趨勢是風口,但放低姿態、埋頭苦幹的那頭豬既是小米也是小鵬,這恐怕才是雷學真正的精髓,也是小鵬學到的真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