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只有兩種混動,一種是豐田,一種是其他
嗯,敢套用這種句式的,一般很 不一般 。
關於各家的混動系統,大概的原理、特點、適用場景,之前寫過幾篇。
可以參考。
混合動力的前世今生:對發動機的究極利用
混合動力車的駕駛體驗是怎樣的?
混合動力到底值不值得買?
這篇不太說技術了,稍稍說點別的
這個 「不一般」 可以有兩種。
第一種:是硬實力的純領先
完全在理念上和工程實作上都領先。
領先幾個代際、領先幾個技術叠代周期、領先到後面的都根本構不成正面競爭。
領先到,那種老大和老二老三老四們,打心底裏都不會起戒備心的程度。
這,算第一種。
第二種:有特質到,沒有競爭
關鍵是特質,特例獨行、單獨開辟一條賽道。
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走陽光大道,但是自己越能相對滋潤愜意的活下去。
獨特到,友商都覺得插一腳沒意義或者不劃算的程度。
這算第二種
這兩種,從長期看呢
可能又有另外一番景象
第一種:做老大很難的、很苦的、很難持久的
尤其是做技術、資本、人力多重集中度極高的汽車產業(
可能沒有之一?
)的老大。
更難。
因為,不可避免的會遇到一個難題:
就是,無法永遠那麽領先。
在基礎科學沒有突破的情況下,工程上很難永遠保持代際級的領先。
尤其現在如此科技平權的情況下。
是個苦行業,苦到
多則三五年,少則半年。可能就有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了
第二種:卻可能可以生生造一個生態出來
尤其是有實際效用的,會逐漸從少數派的核心使用者逐漸擴充套件到大眾使用者。
核心使用者有很強的對這種產品的信任,且願意主動傳播。實際效用是產品
破圈
以後,能夠成為大眾產品的前提。
尤其現在縮衣節食的時節,實用最重要。
是個下限保底,上限可能很高的行業,高到
生生從第二、三、第十七八號正常曲線,變成主要的現金奶牛。二、對於曾經的豐田的混動,真大爺
豐田的混動牛A到,就是「接近」生生造出了一個生態,然後代際領騷了好多年。
PS:
為什麽說是「接近」,我們放到第五Part說。
曾經精英人士、影視明星(好萊塢影星級別的噢)、成功企業家(微軟那種級別的噢)們,最引以為豪的不是開著超跑去公開露面的場合,也是不是現在流行的特斯拉。
而是一台豐田普銳斯。
對的,一台外形不囂張、不動感、不時尚。效能不炸裂、不運動的。
貌似普普通通的普銳斯。
背後:
其實也有天時地利人和。經濟危機、石油危機、全球暖化。
使得節能、環保、實用的車成為了掌上明珠。
然後,機會是給有準備的人的。
豐田能夠接近生造混動這個風,然後乘風起航。
也有一定賭的成分在裏面,但如果沒有在市場上真正成功前就投入巨大的資源去開發混動系統。
估摸著,接不住後面這麽大的市場的。
這個THS,雖然現在已經發展到第五代了。
偶爾回去看它的結構和工作邏輯的時候,還是會不斷的砸吧砸吧嘴,喊著大爺就是大爺
這是怎麽樣的一群天才工程師們想出來的啊
導致, 真就有那麽幾個代際高處不勝寒。
四、對於混動:就是實用、好用
對於混動:私以為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會是極具實際價值。
而且是大規模大面積的具備。
有實際價值就會有需求、有需求就會有商品。所以,混動大概會還會在。
甚至在相對近的一段未來,可能反而會成為主流。
實際價值在哪
在於,純電車本身和相關的基礎設施沒有完善的過渡期內,
混動車是,切換成本最低、最無痛、最成熟,
同時,又能夠達到環保、純電驅動、甚至大部份時間內不用加油體驗
的,最好選擇
混動到現在細分技術路線已經很多,基本涵蓋了絕大部份的用車和場景。
大部份時間城市裏跑,偶爾出趟遠門又不想租車的,可以選插混或者增程式。
跑高速多的可以選能夠發動機能夠直接接入驅動的混動形式。
啥用車場景都涉及的,沒想好但就是想買一台混動的,就想無腦入的,可以選THS。
按第五代THS為例:
無基礎設施(充電樁)負擔,能實作油耗降低30%-40%,續航輕松超1000公裏,無論嚴寒酷暑,續航不打折,無焦慮
可靠、經濟,甚至動力性都能更好一點
挺實用的吧
所以,混動會如何發展,呢?
前面說到過渡期,會覺得混動可能是一個臨時性的產品。
但是吧,考慮到車這個物件呢。是要去到世界的任何角落的,是會給任何人開的。
純電車本身可能再過幾年(10年內?)
而基礎設施可能得幾十年來完善吧?甚至一些極端環境和偏遠地區可能永遠都不會真正意義上的完善。
所以,只要還想環保、只要還想經濟、只要還想與未來純電為主流的交通社會順暢對接。
混動會長期大規模的純在下去,甚至還會有第二春
五、對於現在及今後的豐田混動
靈魂一問,
你大爺還會是你大爺嗎?
我的看法是:會的。但是領先優勢可能沒那麽大,甚至可能只能保持一定細分領域的優勢。
比如說可靠性、比如說規模化後帶來的成本優勢、比如說綜合效能最優。
豐田絕對不是那種一年經驗用十年的企業。
成體系的能力和體系前進演化的能力是極強的。
THS
從第一代:1.5L的發動機,搞出3.57L/100km的油耗,節油第一。
第二代:透過巧妙的行星排給MG2減速增扭,提升相對薄弱的動力性,油耗還降低到了2.82L/100km的水平
第三代:提升功率、提升容量、卻繼續縮小體積
第四代:匹配TNGA、熱效率去到40%,也增加的平行軸的方案。
現在的智電第五代:含電量提高、智能化提高、含電量降低
這中間:
精打細算、基本沒犯錯的叠代過來。
有結構的最佳化、有技術的叠代和套用、有重新選型搭配的系統最優。
讓混動這個原本以低油耗為第一性原理的技術路線,變成各方面體驗都在水準以上的成熟產品。
如果說
最知道其中艱辛的
最知道該動哪不該動哪的
混動應該怎麽造的
在大力真的會出奇跡的現在
老大哥,該加碼就加碼吧
續一杯
第二Part說到的,「接近」生生造出一個生態。
如果原本混動的市場被開啟以後,能有一種合適的方式讓所有玩家迅速入場。
也是現在的主流真就已經是混動了,不會有馬一龍什麽事。
但是,這都是後視鏡視角。
放在當時誰又知道呢?
太多的要權衡,向前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