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他們已經沒有別的東西可以攻擊了,這個和日韓一樣。
如果想挑一輛汽車的刺,像什麽動力不足,空調不涼,剎車不靈,車窗不緊,都是拿來攻擊的好手段。早期的國產汽車,這些也是被攻擊的重點。
像外形高仿某品牌,就更是常見理由了。
對日本媒體最近幾年對於比亞迪的報道,基本可以認為是國內廠商攻擊比亞迪的同一版本。
比亞迪早期的車標,也確實像寶馬,這也是這車給我留下最深印象。
而只要在谷歌搜尋比亞迪,蹦出來的總是「BYD什麽時候撤出日本」,「比亞迪便宜的理由是什麽」。
這種心理暗示,是日本和南韓企業界,攻擊中國產品常用的手段。
日本和南韓的媒體攻擊中國食品安全,但日本和南韓的食品廠商,又源源不斷地從遼寧,山東拉泡菜、拉面、海鮮之類的回國,然後再貼上本國標簽賣高價。
如果競爭對手拿技術戰說事,等於自掘墳墓,自討沒趣了。
高速公路跑十八個油,讓方程式豹一飛沖天,比亞迪所有行銷部門給方程式豹做的廣告策劃,比不了姚師傅十八個油,外加一個幾十塊錢扳手。
拿日本車和比亞迪秦L拼油耗的更可笑,跑完之後把自己充值的影片給下架了。
其